【摘要】本文論述基于差異教育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辦法,建議班主任基于學生能力差異設定目標、基于學生需求差異進行個人指導、基于選擇差異進行班干部培養(yǎng)和基于形式差異進行活動設計,以提升班級管理的成效。
【關鍵詞】差異教育 教育理念 小學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3-0078-02
現(xiàn)代教育理念提倡根據(jù)學生個人特點實施有差異的教育,班主任也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差異化班級管理,使班級管理趨于多元、多向、獨特。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摸索,筆者總結經驗,歸納做法,認為在小學班級中實施差異性管理,應基于能力、需求、選擇、形式等方面的差異開展工作,以下詳述。
一、基于能力差異進行目標設定
由于思維發(fā)展水平不同,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也有所不同。班主任在設定班級目標前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能力差異,將目標細分為班級總體目標和學生個人目標。根據(jù)生情設計難度適宜的目標,可充分激發(fā)學生潛力,激勵學生努力實現(xiàn)理想。
(一)班級總體目標
班級的共同目標是班集體的發(fā)展規(guī)劃,其設計應當符合班級實際水平,以學生的差異性發(fā)展促成班級的整體發(fā)展。具體而言,總體目標的設定要言之有物、難度適中。筆者在擔任班主任時,考慮到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分主題、分階段地制訂了循序漸進的班級發(fā)展目標。例如,第一階段制訂“人人上課不遲到”的目標,要求學生按時到校,養(yǎng)成遵紀守時的良好習慣;第二階段制訂“作業(yè)認真寫、及時交”的目標,引導學生認真對待課堂作業(yè),端正學習態(tài)度;第三階段制訂“教室衛(wèi)生我負責”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責任心,并讓學生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整潔的個人習慣;第四階段制訂“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的目標,鼓勵學生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如此設計班級總體目標的用意在于,將每個階段的目標換成具體的要求,讓學生迅速理解要求,并按要求做,避免出現(xiàn)大而空的口號式目標,使班級目標形同虛設;同時,設定的目標均針對小學生學習生活,要求沒有過度拔高,避免出現(xiàn)學生無法達成而使目標成為一紙空文的情況。同樣這些目標也不至于過低過易,以免學生輕易達成,無法起到激勵和引導的作用。
(二)學生個人目標
班級目標的實現(xiàn),必然要以學生個人目標的達成為基礎。班主任引導學生設定個人目標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方向,以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奮斗熱情和潛在能力。筆者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嘗試在新學期召開主題班會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個人目標。首先請學生回憶假期里自己發(fā)展的技能、特長,將來希望這些技能、特長能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或當前有什么夢想,然后鼓勵學生在會上將這些心愿和夢想作為新學期個人目標分享給大家。在這一過程中,筆者會引導學生思考目標的可行性,并為學生提供改進建議。例如,一名學生在暑假學習了國學文化,新學期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背誦200首古詩詞。筆者問他:“以目前的速度,你每背熟一首詩要多長時間?”學生回答:“大概需要2天吧。”“那按照這樣的速度,背誦完200首古詩詞需要400天,那就是一年多的時間哦,這個目標是不是有點高了?老師建議你把數(shù)量降低到100首。”一名還沒學會游泳的學生決定新學期課余時間堅持去學習游泳,爭取在冬天之前學會蛙泳。筆者問他:“現(xiàn)在你學會游泳了嗎?”學生回答:“還沒有呢。”“那老師建議你先把目標設定為‘學會游泳吧。”隨后,筆者讓學生將自己的目標寫下來,貼在班級的夢想墻上,以便在新學期里隨時督促、激勵自己。如果學生感到目標過高可以隨時修改,這樣自主而靈活的個人目標設定,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個性、愛好及不足,并將個人發(fā)展與日常學習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習生活更有規(guī)劃,也更加充實。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目標促進了學生的自我激勵,更易實現(xiàn)個人目標與班級整體目標的同步達成。
二、基于需求差異的個人指導
每一名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個性氣質,即使是處于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群體,也會呈現(xiàn)出多樣性和差異性,班主任在進行個體的培養(yǎng)和指導時應當注重這一特點,從不同角度觀察、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日常習慣等信息,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認知傾向、情緒結構等個人需求,制訂基于需求差異的個人指導方案,進而將差異教育真正落實到班級管理中。筆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通過學生個人檔案、家長聯(lián)絡微信群等多種渠道,追蹤觀察學生的成長,記錄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變化,分析變化原因并以此為依據(jù)制訂個性化的指導方案。
筆者擔任四年級班主任時,發(fā)現(xiàn)班里的學生小A和小B都不太合群,在集體活動中表現(xiàn)不積極。但經過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兩名學生雖然都性格內向,但小A沉穩(wěn)自信,只是不愿“多事”,而小B則自卑膽小,不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針對兩名學生的不同情況,筆者認為應該區(qū)別對待,內向性格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對小A而言,需要的是培養(yǎng)更強烈的責任感,而小B則需要幫助他克服自卑情緒,增強自信心。了解到小B非常喜愛植物,筆者任命他為花草專員,照顧班級生物角的幾盆花草。由于興趣使然,小B對這項任務一直盡心盡力,筆者也經常在班級公開表揚他。隨著時間的推移,小B越來越自信,逐漸敢于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性格變得樂觀開朗。而小A,筆者針對他喜好文學寫作的特點,請他牽頭組成班級文學社,合作創(chuàng)編文學作品集。在這一過程中,小A逐漸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文學社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單憑他一個人完全無法應對社內的所有事務,同時缺乏與他人交流商議也無法創(chuàng)編出令人滿意的作品。隨著文學社的不斷發(fā)展壯大,小A變得更加干練,團隊意識和責任心不斷增強,也愿意參與其他班級活動,走出了“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的消極狀態(tài)。
基于需求差異的個人發(fā)展指導,是新時代新型師生關系的體現(xiàn),班主任由傳統(tǒng)的“管理者”“領導者”轉變?yōu)椤皩υ捳摺薄耙龑д摺保ㄟ^了解學生需求、掌握學生心理特點的方式制訂具有獨特性、靈活性的教育方案,使學生在指導過程中體會到溫暖、感受到成功,引起共鳴,進而認可班主任的指導措施,并積極配合,實現(xiàn)富有個性的個人發(fā)展。
三、基于選擇差異的班干部培養(yǎng)
小學中高年級的班干部選拔和培養(yǎng)是班級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班干部的選拔培養(yǎng)同樣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有什么才能做什么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發(fā)展自身的特長、鍛煉自身的能力。筆者在班級管理中發(fā)現(xiàn),如果班干部的任命方式和人選保持長時間不變,容易導致學生思想分化,擔任班干部的學生與未擔任過班干部的學生會逐漸出現(xiàn)“陣營”對立,不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及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因此,筆者采取輪崗制的方式,請學生輪流擔任班干部職務,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鍛煉的機會,打破學生“管人”和“被管”的思想局限,確保班干部的“不固定性”,以此鼓勵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之中。此外,筆者嘗試實行“自主設崗”的方式,將班級事務細分為若干種類,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設自己擅長的崗位。利用不同學生能力的差異性,確保人人都有選擇擔任職務的機會和權利,體會被尊重和被需要的感受。在這樣的班干部培養(yǎng)理念下,學生紛紛開動腦筋,觀察班級管理需求,自創(chuàng)了很多管理崗位。例如,班級生物角的花草管理“花草專員”,教室門窗管理有“門窗管理員”,教室照明有“燈長”,班級桌椅排列有“桌椅校對員”,班級圖書角有“圖書館長”。經過班級管理的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責任心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均有提升。
四、基于形式差異的活動設計
班級活動是學生彰顯個性、發(fā)展自身特長的重要渠道,也是突出班級差異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班主任在進行班級活動設計時,應結合學生能力、個性、喜好等靈活選擇活動形式及活動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特點。例如,筆者組織愛好文學的學生成立文學社,鼓勵他們以班級刊物的形式發(fā)表作品,并將作品在班級中傳閱欣賞;組織愛好繪畫的學生組成繪畫組,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班級板報繪制、舉辦畫展、在班級刊物上發(fā)表畫作等;組織擅長舞蹈的學生成立舞蹈社團,鼓勵他們自行編排各種舞蹈,在學校活動、課余生活中傾情演出。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能夠提高技能、收獲快樂、體會成就感;學生在活動中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有利于他們相互取長補短、形成團隊意識;同時,學生在團隊活動中分享成果,學習溝通、選擇和取舍,也是學生差異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總而言之,在形式多變的班級活動中,學生能形成更加鮮明的個性特點,自身潛能獲得充分發(fā)展。
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基于學生能力差異設定目標、基于學生需求差異進行個人指導、基于選擇差異進行班干部培養(yǎng)、基于形式差異進行活動設計,能夠切實有效地開展班級管理,為小學生的差異化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鐘靜蘭(1979— ),女,廣西興業(yè)人,大學專科學歷,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班主任管理。
(責編 黃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