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洪
摘要:在科技、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的出現成為了我國國家戰略之一,備受國家和黨的關注和重視。互聯網+ 是創新2.0下中國互聯網新的形態和業態,一方面是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應用,另一方面也是加入了各種的數據、計算和知識,也就造就了更多的創新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新常態”。在這個社會大背景之下使黨校教育迎來福音的同時也給其帶來了多個問題。黨校作為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和黨員干部進行培訓、教育的場所,必然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措施來深化教學改革的思路從而提高其教學質量,才能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以下就互聯網+ 背景下深化黨校教學改革思路作出討論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黨校教學;深化改革思路
2015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率先提出互聯網+ 這一模式,其在教育領域上使教學活動與互聯網相結合,互聯網為知識與信息的傳輸建立了橋梁,使老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進行互動和教學。互聯網+ 并不是簡單的將互聯網與教育行業疊加,而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技術來激發教育行業新生態的發展。黨校應當順應互聯網+ 這股浪潮,在掌握學員學習狀況的同時還要將其對于教學的反饋用來促進黨校教育工作的干戈,使參訓的學員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提高黨性修養從而能夠為黨建工作以及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做出有效貢獻。
1.??? 何為互聯網+
在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是指以互聯網為主將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運用到教育、工業、金融、交通、政務、農業等各個行業和領域當中,其在線化、數據化、移動化的特點使得互聯網與不同行業巧妙的組合在一起,使現代信息技術在互聯網平臺作用下更好的優化和利用起來。這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是國家重要的戰略之一,使大眾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 互聯網+下黨校教育工作現狀
2.1? 匱乏的資源
在當前的黨校教育當中普遍存在著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因為在我國有些偏遠的省市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有所落后,并且黨校與黨校之間缺乏一定的交流與合作使得共享平臺較少,甚至有些資源較為豐富的黨校因為知識產權和法律保護不完善而拒絕與其他黨校共享資源的行為存在,也就導致了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另外的一點就是當前黨校的師資力量相對也是比較匱乏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要求每年領導干部講課總課時要占總課時比例的20%,但是實際上因為各種原因,邀請專家到黨校來進行授課的機會并不是很多,并且當地的領導因為個人原因有時也難以來黨校進行授課或者講座。另外在黨校資深的專職教師數量也相對較少,并且老齡化較為嚴重,還身兼宣傳部、市委組織部等工作,導致其并不能夠有充足專業的教育經驗和領導能力。
2.2? 落后的教學方式
黨校與其他學校的不同之處在于,黨校培養的學生群體都是具有豐富的閱歷、較高的學歷的人,也就代表了其教學模式就要更偏向于體驗式、參與式的教學,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夠使其通過操作和實踐來對目前本身的實際工作有所幫助和啟發。然后現今的黨校教育模式普遍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傳輸而忽視實踐的重要性,一昧的以書本知識和調研的結果為主,教學方式較為落后,不能夠順應現在發展中的人才需求,從而降低了培訓的實效性。在教學模式上的老舊和單一使學員被動的在接受知識的灌輸而并不能主動的通過案例、結構、訪談、體驗等多重現代教學方式來進行學習。
2.3? 滯后的培訓需求評估
在當前黨校教育中對培訓需求的評估與分析是相對比較滯后的。主要體現在組織部和黨校教務部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培訓模式,不能夠很好的從多個途徑來分析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培訓需求。即使有的時候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到相應的結果,也沒能將結果進行一個有效的落實,由此也沒有辦法創新迎合學員需求的教育培訓課程。這樣的一個調查問卷的評估分析模式并不能夠促進部門之間的交流互動,結果對于改進教學也沒有任何意義和作用。
3.??? 互聯網+下深化黨校教學改革思路
3.1? 注重開發和整合網絡教學資源
在互聯網+ 這個大背景下深化黨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應當重視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和開發,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并且結合日常的教學來搭建全新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黨校應當借助互聯網技術整合來自各個方面的高質量教學資源并且進行諸如“慕課、微課”等具有代表性意義的移動客戶端學習軟件,迎合了當下學員的需求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從而積累知識經驗用于日常當中。黨校應當在師資方面貫徹互聯網+ 一方針引進專家學者、領導干部來進行線上講座和授課,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同時也要不斷的發展教育資源所涉及的范圍,使互聯網+的價值運用到最大化。
3.2? 優創教學方法與革新教學理念
在開發和整合網絡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黨校的教師應當對自己所運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在日常的學習過程當中,黨校教師應當以學院為主體,借助互聯網+ 背景下多媒體、視頻等信息技術產物來豐富其課堂教學內容以提高學員學習積極性。比如當前熱門的案例、訪談教學方法就充分的將現代信息與技術巧妙的融合在課堂當中,在這個過程里黨校也要借助互聯網+ 的優勢來構建3D模擬系統等在線學習方法,使學員能夠在真實的場景中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實踐與鞏固。互聯網+ 這一計劃能夠讓學員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產物更自由、自主、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學習、鞏固,也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讓教師在第一時間解決學員的疑難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
3.3? 鞏固教學管理,有效評估培訓需求
在互聯網+ 大背景下黨校應當對教學管理進行鞏固,并且對學員的培訓需求要進行有效的評估和分析,并且要將最終結果落實到教育工作當中。黨校可以通過網絡來優化學院網絡培訓檔案,教師可以隨時更新學員關于培訓方向、專題、成果等信息數據,可以直觀清晰的了解學員的需求并且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目標及方案。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 的優勢構建一個移動客戶端的評估軟件來讓學員進行教學培訓內容、方法等方面的評價,教師要根據其評價來優化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特點的學員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開展多元化的活動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讓學員能夠在實踐中將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貫徹,還能夠從中提升自己多方面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 作為一個新型的計劃其給黨校教育改革帶來的變化可謂是巨大的,為黨校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真正使黨校建立在網絡上,從而享受網絡所帶來的海量共享資源以及真實的模擬實踐體驗,另外還可以通過網絡對學員進行管理以及直觀的對其教學需求進行評估與分析。因此黨校應當重視互聯網+ 的重要性,積極科學的開展教育改革工作,填充師資力量,優化教育模式方法,鞏固教學管理和學員培訓需求評估,才能夠更好、更有效的促進黨校未來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一帆,寧金,韋武智“.互聯網+”視域下深化黨校教學改革的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6,39(6):115-118.
[2]?? 楊忠良.深化教學改革是新時期黨校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及基本思路[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305-306.
[3]?? 鄭文芳."互聯網+"背景下地方黨校教學反饋互動改革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9,(12):154,151.
[4]?? 梁立達."互聯網+"視域下深化黨校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2018,(6):16-17.
[5]?? 舒潔.淺談信息化在黨校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長江叢刊,2017,(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