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浩
摘要:電能是社會發展所需的基礎能源之一,而供電企業是負責電能供應的主體,為了真正提升供電質量,變電檢修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確保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工作。只有通過檢修,才能排除系統中的隱患,因此需要進一步明確檢修要點,提升檢修效率與質量,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
關鍵詞:供電企業;變電檢修;發展趨勢;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不斷加快,供電企業在社會當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步體現出來,為了滿足社會日漸增加的用電需求,確保供電系統的穩定、長久運行,變電檢修是一個重要的核心工作環節。為了推動工作改革,必須要針對檢修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思考,為技術改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1我國目前變電維修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變電維修雖然在我國電力領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當前依然存在部分需要得到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是檢測方式的滯后性。國內的許多供電企業,多數采取傳統的計劃檢修制度,即是說相關檢修人員只需要定時針對變電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則進行調試修理,無問題則不處理。這樣的檢修方式并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對于資源的耗費也并不比狀態檢測少,隨著供電系統的運行時間越來越長,逐漸老舊,出現問題的頻率也更高,檢修的期限也要縮短,成本便更高,狀態檢修顯然更為適用,具有實用價值。但是狀態檢測手段需要依靠先進的感應設備,并且要安排實時進行檢測的看管人員,電力企業不愿付出這些成本,便無法全面落實狀態檢測,可見當前的檢測手段依然相對滯后。其二供電企業變電設備性能的滯后性。當前部分供電企業,許多都因主觀或是客觀原因而無法及時對內部變電設備進行更新,因此至今依然沿用以往的老舊變電設備。老舊的變電設備普遍體現出工藝落后、密封性差以及材料落后等問題。例如上世紀的異步電動機,便易于出現軸心位移、滾動軸承及風翅易斷等問題。其三是相關檢修人員的素質與專業能力有限。國內的變電技術引入較晚,培訓體系也缺乏完善性,因此許多相關檢修人員并未經過專業的培訓,不具備專業檢修知識與技術,這會一定程度影響變電檢修的成果。當前因信息技術在變電設備上的融入愈發廣泛,變電檢修人員不但需要有專業技術,也要掌握信息技術,這樣的人才顯然是少數存在。其四是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會使變電設備的壽命與性能受到很大影響。變電設備對于靜電有著很高敏的感度,因外界的氣候與環境影響,時而會出現受潮等問題,因此為保證變電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實際工作過程中,檢修相關人員普遍會穿著帶有絕緣性質的工作服裝。這樣的服裝會產生靜電,而檢修人員在實際對變電設備進行操作時,靜電與設備的相互接觸,會對系統整體穩定性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引發設備元件的損壞。特別是對于輻射,變電設備有著很高的敏感度。如果相關人員在變電設備周遭使用通訊工具,變電設備很可能會接收到其他不相關的通訊工具類型所發送的信號,干擾設備的信號接收。此外直流電也會對變電設備產生影響。嚴重的直流電壓會引發變電設備當中的電子元件,使其產生同路變化,進而引發繼電保護失靈等問題,引發變電系統的誤動作或是其他問題。
2供電企業變電檢修的發展趨勢
2.1? 變電設備檢修管理模式的轉變
變電設備檢修管理,是確保檢修工作正常推進的必要工作,隨著電力相關設備的制造工藝愈發先進科學,材料質量進一步提升,電力設備的功能性與實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國內的電力企業為了確保變電檢修的質量,也開始陸續從國外引進性能優秀的供電相關設備。這使得國內電力設備制造與服務領域發展得到了進一步推動,設備檢修的周期以及檢修的內容也要根據實際檢修需求去針對性的進行改動,這是必然的需求。
2.2? 狀態檢修的普及應用
廣泛的普及是體現技術優勢的第一步,在當前的時代,為了確保穩定供電,在高電壓負荷的供電環境下維持變電站的穩定運行,狀態檢修的普及,理應被電力企業盡快提上日程,狀態檢修方式注重利用信息技術以及感應技術,對于變電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態進行檢測,收集相關的數據,上傳到管理端,為管理人員提供系統檢修的依據,通過數據的實時變動,相關人員能夠更快發現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故障隱患,在故障初期甚至是尚未發生時及時排除風險。通過狀態檢修去發現設備問題,目前是最為高效且性價比最高的途徑,狀態檢修最為明確的兩個特征,其一是可以精準且及時的對設備狀態進行自主檢測。狀態檢修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的技術去監控變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情況,并且對于電容器、變壓器、電抗器、線路保護、重合閘等變電保護設備的運行參數進行收集,這樣能夠確保設備的參數變動能夠更早被發現,并且及時排除風險。簡而言之根據事先收集的數據去分析問題所在并進行檢修,能夠有效縮減檢修過程中需要付出的各方面成本。其二是狀態檢修體有利于縮減維修的成本支出,利用感應裝置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檢修人員不必定時定期檢修。避免了設備出現問題時所導致的損失以及員工工作量的增加,有利于企業的效益。
2.3? 提高檢修人員專業水平
人員能力水平是決定著檢修質量的關鍵要素,為了進一步強化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在引入先進變電設備的同時,也要注重相關檢修人員的水平提升,以及管理手段的革新,例如制定起與專業要求相符合的培訓及考核制度,并且要定期針對檢修人員開展培訓與考核,將能力考核結合績效以及檢修成本,真正引起注意,淘汰低技術水平不足的技術人員。除此之外為了確保管理決定有依據,應當利用全方位的監視系統收錄現場的作業情況,落實個人責任制,確保問題有交代,有人負責。這樣的人員培養與管理體系,有利于檢修工作的質量優化,有利于變電檢修的優勢體現,是變電檢修技術發展的必然需求。
結語:
變電檢修工作是當前我國供電體系當中必要的一個工作環節,為了提升變電檢修的質量,確保變電檢修工作符合當前的實際檢修需求,文章針對技術要點展開了探討,以望提供有利的意見。這是當前時代下的民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 靳凱倫,李碩,董艷娓.變電檢修工作現狀及發展趨勢探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2):127-128.
[2]?? 張崗.供電企業變電檢修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2014,31(04):142-143+145.
[3]?? 范善智.供電企業變電檢修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12):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