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偉權
【摘要】政治是初中教學體系的基礎學科,需要學生記憶和理解的知識點較多,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要摒棄以往的固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運用和貫徹減負理念,激發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針對減負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教育同仁以些許參考。
【關鍵詞】初中階段 ? 政治學科 ? 減負理念 ? 具體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109-01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人們對孩子教育更加重視,但是在應試思維的影響下,初中孩子的學習壓力較大、課業負擔較重,不符合初中生的成長規律,同時還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政治是初中教育的基礎學科,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要秉承新課改精神,將減負理念融入到教學中,緩解學生的學習緊張情緒,減輕其教學負擔,進而以快樂、輕松、愉悅的心態面對政治學習。
一、提升課堂效率
政治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概念性,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存在學習困難,如果學生在課堂內無法掌握知識,需要花費課下時間進行知識鞏固,無形中增加了學習負擔,因此,想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教師要注重提升課堂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例如在學習“誠信做人到永遠”這一節內容中,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關于誠信的教學情境,通過實際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誠信”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知識的獲取,提升課堂效率,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生活實例,要求學生通過情景演繹的方式進行展示。學生在演繹情境中,可以更好的感受誠信的重要性,并且認識到誠信對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在生活中做一個誠信的人。
二、規范學習習慣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但是以往受到應試思維的影響,教師和家長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學習效率較低,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知識獲取。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率,不占用學生課余時間,起到減負作用。
例如在學習“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這一知識點中,其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形成珍愛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意識,通過合理合法途徑解決矛盾沖突、遠離暴力、敬畏生命,成為一名知法、懂法以及守法的社會公民。首先,教師在課堂之前,要引導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預習,通過預習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而在課堂中可以針對性聽講;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在課堂時間內掌握知識,教師要為學生規劃教學難點和重點內容,即:維護生命健康權不僅是每個人的權利,更是每個人的義務,在明確難點后要求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知識探究,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將其反饋給教師,做到“課堂問題、課堂解決”;最后,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知識總結,通過總結促使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例如在完成“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這一內容后,學生根據課堂內容進行知識總結,使用思維導圖完成知識體系構建,在降低學習強度的同時,還可以深化知識理解。
三、應用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其已經在教育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并且取得顯著的應用效果,成為現代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直觀以及形象的展示給學生,尤其對于一些較為難懂抽象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同時,信息技術還有較強的趣味性、鮮活性以及時尚感,能夠緩解學生由于上課而產生的緊張情緒,進而充滿興趣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教師在應用減負理念中,要結合初中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應用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價值,讓學生體會到政治學習的快樂,從以往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
例如在學習“嚴也是一種愛”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其教學目標為:掌握父母與子女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說明矛盾產生的實質和直接原因,掌握逆反心理的危害以及具體表現,正確認知以及了解自己,理解以及體諒家長。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為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可在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將父母與子女的主要矛盾以短視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引發學生的心理以及情感共鳴,進而更好的理解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一部分知識以微課的形式分享給學生,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觀看和學習,不僅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時間,還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政治學習變得更加輕松。
四、優化作業布置
受到應視思維的影響,一些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后,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但是通過教學實踐表明,作業量過大不僅難以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出現抵觸情緒,為學生增加學習負擔。因此,在減負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優化作業布置,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起到減負的作用。教師在設計作業中要遵循以下兩點原則:首先,層次性原則,作業不能“一刀切”,要兼顧學生的差異性,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自由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這種作業形式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促使其更好的鞏固知識,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的提升與拓展;其次,實踐性原則,初中政治知識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布置作業中要結合學科特點,為學生布置具有一定實踐性的作業,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嚴也是一種愛”這一內容中,教師布置與家長溝通的家庭作業,在這一實踐性作業中,學生可以更好的體會父母對自己的嚴厲和愛護,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獲得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減負成為了各個學科改革的重要內容,初中政治也要迎合新課改要求,秉承減負理念進行教學創新,發揮政治學科的育人價值,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建華.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貫徹減負理念[J].甘肅教育,2019(13):89.
[2]葉平.以不變應萬變——談談思維導圖在初中政治復習課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24):66-67.
[3]陸素芬.新課程改革下增減負策略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16(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