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推行學分制與彈性學制教學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學分制與彈性學制對于我國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從高職院校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的意義進行分析,結合當下我國高職院?,F狀,對該制度在我國高職院校實施和改革進行深入探索。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教育改革 學分制 彈性學制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07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lement the credit system and flexible education system, which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s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redit system and flexible edu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form of th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orm in education; credit system; flexible school system
教育是評判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基本,好的教育才能為國家培養更杰出的人才,針對不同的時代需求,就要實時的進行教學改革。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和社會不斷輸入技術型人才,更要順應時代的要求,對教學模式進行變更。我國現階段仍有部分高職院校采取的是學年制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固定且單一,學生學習內容有限,學習年限統一。[1]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不能更全面的發展,我們需要的是多功能、復合型人才,特別是2019年高職“百萬擴招”以來,高職院校的生源結構不再是單純的高中或職專畢業生,在崗及下崗職工、農民工等等構成多元學習對象,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教育,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體現教學的多樣性。
1學分制與彈性學制概述
西方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實施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學分制起源于選課制,選課制18世紀末首創于德國,1779年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首先把選課制引入了威廉和瑪麗學院。[2]后來在美國發展并且完善。不同西方國家采取的學分制也不同,像美國采取的就是“完全學分制”、德國實行的是“雙元制”。學分制體現了很好的教學彈性,它是以學分作為學生學習程度的一種體現,不同于學年制,它對學生在校學習年限有一定靈活性,學生修滿一定學分就可畢業,沒有規定的畢業年限。而彈性學制讓學生可以有選擇的選取自己喜歡的課程,不再是必修課占據大部分教學時間,相反,彈性學制更注重選修課,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學生學習就能化被動為主動,可以在不丟棄專業課的基礎上,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這兩種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高職院校的授課方式,更加強調學生個性化教育,多樣化發展,從而更順應社會的需要,為社會提供全能型的技術人才。
2高職院校推行學分制與彈性學制的意義
2.1 我國社會發展的必要需求
隨著習近平主席中國夢的提出,我國需要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去建設社會主義,單一的專業型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培養全面型技術人才就要從高校入手,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技術人才孵化的基地,面對社會的需要,就要及時做出調整,學分制和彈性學制針對學生能力的差異,讓學生自己對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行調整,建立選課系統,每學期開始前讓學生對自己本學期的課程自主進行選擇,可多選也可少選,只要達到畢業所修學分即可。高職院校作為企業與學生的橋梁,可以根據企業的要求開展不同專業課,例如英語專業,針對不同行業,可以設立不同專業英語,滿足不同行業需求,如化工專業英語、物流專業英語等。根據學生興趣,還可以設立多個小語種選修課,以英語為主,其他小語種為輔,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2.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傳統的教學模式教授固定的課程,無法體現學生之間的差異,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教學效率不高。而采取學分制與彈性教學,能夠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淡化班級概念,不再是固定的班級,每節課都是一個新環境和新同學,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喜歡的課程,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提高了課堂效率。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在不干擾學生專業課學習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興趣,結合實際,承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學校對人才的發掘,為更多優秀學生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同時,這種多元化教學,允許學生朝多種方向發展,雖然每個學生學習方式不同,但總的教學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3 提升高職學校就業率與就業質量
眾所周知,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入學人數越來越多,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大部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不高,我國畢業生就業難已經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許多學生畢業之后從事其他行業,更有甚者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風險,學分制與彈性學制的普及,最大程度的減小了這個問題的發生。學校針對社會需求開展不同專業課程,確保學生學習的多元性,保證學生學有所用,而不是一味的學習,學完之后到日后工作中毫無用處。提高所學內容的實用性,保證學生所選的每一門課程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都能夠派上用場。在面對當前社會學生工作競爭力大,就業率不高,就業質量差等諸多問題,學分制與彈性學制教學模式的推出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學習模式的推廣有助于我國教育體系制度的完善,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全面考慮學生日后的發展,以發展的眼光去教學,做到讓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感興趣,以后工作既是自己賺錢的方式,也是自己的興趣愛好。
3實施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的制度建設
3.1 建立完善的科學體系
學習除了以學生為主體,更重要的是要有優秀的教師團隊,為了更好的推行學分制,學校應該建設一支多元化的教師團隊,除了當堂授課外,學校可以引進線上授課,讓學生學習其他優秀高校的課程,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己艘部梢圆扇【€上考核的方式,老師給定平時成績,學分綜合學生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對于一些剛入學的學生,難免會出現對所學專業認識不足,不知道課程該如何選擇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建立“導師制”,一個導師帶領多個學生,讓學生們逐漸對自己的專業有所認知,日后在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課程,導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有引導性的讓學生挑選適合他的課程,“導師制”的建立避免了學生避重就輕,盲目選擇課程,從而更好的開展學分制。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平均學分績點”的引入,績點高的學生可以拿到獎學金,獎學金設置不同等級,學生通過績點排名進行競爭,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對學習好的同學的一種鼓勵。采取“校企聯合”的制度,以專業實習作為選修課,針對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鼓勵學生去企業實習,在企業中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不僅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運用,還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課程比例的合理調整
學分制與彈性學制除了要有完善的科學體制,還有有合理的課程分配,既不能一味的追求學生興趣而開展眾多選修課,造成大部分選修課只有少數學生上課,對教學資源是一種浪費,也不能不注重選修,設置缺乏靈活性,大部分的必修課,讓學生沒有選擇性。去除必修的專業課和基礎文化課,要給學生留30%-40%比例的選修課程,讓學生合理的安排時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茖W合理的分配課程,保障了學生以本專業所學為主體,既保證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性,讓學生不產生抵觸心理,也保證了專業體系的完整性,避免學生學習過多選修課,對本專業所學不深入。這也是體現了高職院校培養專業實用型人才的目標。
3.3 完整的教務管理制度
學生學習的多元化也會對教務管理帶來一定挑戰,教務管理必須結合現代化管理技術,完善學分錄入系統,選課系統等。除了這些,也要引入評教系統,老師決定學生學分,學生也可以對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提出建議,評教系統也督促老師推陳出新,不斷進行教學內容的變更,符合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并且緊跟社會的發展,順應時代的需要,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技術型人才。在教務管理內容上,也要從“大眾化”向“個性化發展”,強調個性化教育,有針對性的進行管理。為了增加大家的競爭壓力,高職院校可以加入考級制度,鼓勵學生去考各種專業證書,專業證書可以取代部分專業課程直接獲得學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證書也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認可,考取多個證書,也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結語
學分制與彈性學制教學是迎合市場需求的產物,是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為導向,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該制度的實施不僅促進學生日后學習興趣,而且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在專業技能方面打下了堅實的理論知識。縱觀我國重點本科高校,大都采用學分制為主要教學體制,雖然高職院校與之相比在師資力量、資金投入中有些不足,但這并不能成為不改革的理由,[3]只有推陳出新,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體系,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的需求,為國家,為社會源源不斷的提供復合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常虹.論高職院校外語教學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4):27-28.
[2] 高潔如.關于職業院校實施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的思考.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2(03).
[3] 劉峻.新時代高職學分制與彈性學制革新的全域性評述.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