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茹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7-080-02
摘 要 文章從堅持意識形態極端重要、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核心、堅持理論實踐相結合三個角度入手,分析了煤礦企業在新時代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方式原則;圍繞豐富理論體系、響應職工需求等方面,提出了煤礦企業在新時代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 煤礦企業 意識形態 文化建設
堅持黨對煤礦企業的絕對領導,著力做好煤礦企業的意識形態工作,是煤礦企業在新時代實現健康發展的必行之路。
一、煤礦企業在新時代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方式原則
(一)堅持意識形態極端重要的原則
意識形態源于社會的生產發展,又對社會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體系。馬克思強調,意識最初產生于人們的物質生活、社會交際中,即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具有決定性作用。在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當中,馬克思又對意識形態做出了進一步闡述,將其稱作“社會形態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認為其處在“上層建筑”的角色定位中,對階級利益、社會關系、社會制度具有重要維護作用,即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在我國,中國共產黨的優秀思想體系,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反腐倡廉精神等。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會議中提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基于此,煤礦企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作為黨領導下的基層生產組織,必須要對意識形態工作提起重視與支持,嚴格杜絕重生產而輕思想、輕黨建的情況發生[1]。
(二)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核心的原則
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大背景之下,廣大職工群眾既是煤礦企業生產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煤礦企業的主人。所以,在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路途中,煤礦企業相關人員必須要認識到職工群眾的首要性與核心性,在向職工群眾教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思想理論、路線要求等知識信息的同時,全面保障職工群眾在企業中當家做主的合法權利,積極分析職工群眾的現狀特點及實際需求。這樣一來,可在實現意識形態工作方式與職工群眾特點需求相匹配的基礎上,高效、持續地調動起職工群眾學習、參與、實踐與創新的主觀能動性,并在煤礦企業內部形成思想與行為雙方面的牢固凝聚力。
(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早在歷史時期,我國就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等觀點。在當下,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提出“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于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等言論。由此可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化理念。所以,在新時代下,煤礦企業在制定意識形態工作方案、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活動時,必須要全面摒棄“形式主義”“投機主義”現象,切實、深入地走到基層中去、走到群眾中去、走到勞動中去,以確保意識形態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目標與實踐相契合。
二、煤礦企業在新時代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方法策略
(一)豐富理論體系,夯實意識形態工作基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黨和政府在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同時,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下新內容、新內涵的創新與發展。所以,煤礦企業相關人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持續采集新發的政策戰略,以保證向廣大職工群體傳遞出具備時代性與實效性的理論知識,從基礎上保證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施價值與加強力度。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推進階段,社會整體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特點,煤礦企業相關人員在保留馬克思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等前代意識形態的基礎上,一方面要積極融入以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為代表的新理論、新知識,如“中國夢”目標、“一帶一路”倡議等。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特定時期下意識形態理論表現的動態輸出,如疫情背景下黨和政府的新論點、新要求、新政策等。這樣一來,煤礦企業職工群體的理論素養、認知視野可在意識形態工作中得到實時更新,進而推動企業思想文化建設全面做到緊跟時代[2]。
(二)響應職工需求,積極促進群體認同形成
在新時代下,煤礦企業職工群體的受教育程度、思想素質水平雖已實現了質化提升,但出于學習意識參差不齊、崗位門檻高低不一、職工年齡跨度較大等種種原因,職工群體內部還是存在較明顯的文化素養分層現象。在此背景下,煤礦企業相關人員在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時,就必須要重視并響應職工素養水平、需求特點的差異性,并實施出有針對、有價值的思想教育策略。
一般來講,學歷較高、年齡較輕的職工通常具有求變、求新的發展規劃與學習取向,并表現有強烈的自我表達欲與話語權意識。所以,在開展此類職工的意識形態工作時,應保證先進性與互動性,為職工提供出主動學習、自由交流的空間和機會。例如,煤礦企業相關人員可將近期的社會事件、方針政策作為話題核心,定期組織辯論比賽、沙龍會議等新型交流活動,并做好相關活動的立場引導與秩序主持,從而使年輕職工在深度思辨、群體討論中學習意識形態、體會意識形態;相比之下,文化程度較低、年齡較大的職工更傾向于關注文化信息的“實用性”,即其所受理論教育是否與自身的生活水平、工作質量相關。所以,煤礦企業相關人員也應做到知其所需、順其所想,將黨政新知、戰略政策與煤礦生產安全、生活最低保障、公共醫療服務等方面結合起來,使職工感受到黨和政府對基層群眾工作生活的關注與重視,引導職工樹立起更高水平的國家歸屬感與黨政信任感,進而促進意識形態建設的教育落實。在多層次、多角度的策略支持下,煤礦企業的群體認同機制將牢固形成,后續的意識形態工作、黨建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也會越夯越實、越走越順。
(三)堅持黨的領導,時刻站穩主流政治立場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煤礦企業在任何社會時期都應秉持的最基本理念。在新時期,由黨員干部、領導人員組成的煤礦企業意識形態工作隊伍應明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素養要求,自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觀,時刻站穩黨領導的主流政治立場,切實加強個人紀律管理力度,以便實施出與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相一致、與黨和政府戰略思想相契合的企業決策、教育舉措。只有做好這一點,作為煤礦企業中上層人員的意識形態工作隊伍才能為基層職工群眾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以免對職工群眾產生偏誤引導,或缺乏對職工群眾的教育說服力,致使意識形態工作流于形式、不得深入。在倡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基礎上,煤礦企業尤其是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內部還應建立起日?;?、實際化的紀律管理與責任管理制度,對相關人員的宣傳任務執行情況、基層服務落實水平、行為作風端正與否展開全面評估與深入調查,以便及時抓住貪污腐敗、瀆職謀私等負面現象的“小辮子”,在維護意識形態隊伍整體形象的同時,保障基層群眾、煤礦企業乃至社會、國家的利益不受侵害[3]。
(四)抵御思潮侵蝕,積極解決信息時代挑戰
在新時期下,互聯網既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推手,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挑戰來源。基于網絡環境的虛擬性,不法分子傳播負面文化信息、捏造虛假謠言的成本極低、速度極快,使得現代人所處的文化環境愈加復雜混亂。此時,便很容易發生職工群體因負面思潮侵襲而動搖立場、模糊思想的情況。面對這一局面,煤礦企業相關人員應做好網絡方面的宣傳教育與監督管理工作,在引導職工群體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的基礎上,運用好微信公眾平臺、微博互動社區等網絡工具,定期推送先進的思想文化與黨政知識,并在線上為職工群體答疑解惑,與職工群體動態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網絡信息對職工的危害性,為新時期下意識形態工作的順利落實做出保障。
三、結語
總而言之,煤礦企業在新時代所處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其意識形態工作也應做到持續加強、不斷創新,以此在內部形成有先進性、有凝聚力的職工群眾思想氛圍。
參考文獻:
[1]宗浩林.關于加強和改進國企意識形態工作的思考[J].現代企業,2019(06):84-85.
[2]夏保良.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思想基礎和輿論保障[J].人民公交,2019(04):48-55.
[3]畢曉莉.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工作研究[N].科學導報,2018-12-07(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