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隨著信息化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各類課程中的優勢日益明顯,學生通過課前觀看微視頻課程與課中教師引導學習相結合,提高了教學效果。在高校體育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逐漸成熟的情況下,加入傳統體育教學分析方法,為進一步深化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了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技戰術分析 翻轉課堂 大學體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7-0026-03
本文將乒乓球運動中的技戰術數據分析法引入到大學體育乒乓球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兩個大學體育乒乓球翻轉課堂普通班級分別設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為期36學時的教學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技戰術分析法指導教學,通過數據得出結論。發現在大學體育乒乓球翻轉課堂教學中運用技戰術分析法,能夠起到良好的指導教學作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本次研究分別以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的35名大學體育乒乓球課程選項學生和藥學院的35名大學體育乒乓球課程選項學生,作為本次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研究對象,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時間同為36學時,教學課程為《大學體育4--乒乓球》,教學地點為甘肅中醫藥大學和平校區體育館。
(二)方法
1.技戰術分析法
運動技術是指運用自身的身體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合理”表現在遵循人體運動學規律,符合生物力學原理與方法。“有效”表現在能充分發揮人體潛能并使其轉化到運動成績上去[1]310。本次研究對實驗組研究對象運用技戰術分析法,將實驗組乒乓球教學比賽過程中將比賽分為發搶段、接發段和相持段三段,統計指標為每段的技術使用率、成功率和得分率,運用三段分析法對統計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
2.觀察法
觀察實驗組學生參加的5次教學比賽,記錄統計實驗組學生三段技戰術使用數據,對教學比賽三段數據制表分析,得出結論。
3.問卷調查法
設計技戰術分析乒乓球翻轉課堂的興趣調查問卷向實驗組發放,共發放2次,間隔時間為24學時。第一節課發放1次,發放問卷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為100%。第十三節課發放1次,發放問卷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為100%。
(1)問卷的信度檢驗。在第一節課進行第1次問卷發放,經過12節課(24學時)后,再次發放問卷測試,檢測結果呈現高度相關。
(2)問卷有效度評價。問卷設計參考了甘肅中醫藥大學體育健康學院的副高級以上職稱的體育專業課程教師的意見,參與問卷有效度評定的專家為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8人,確保了問卷的有效性,評價結果見表2,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有效性。
(3)教學實驗法。分別將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的35名大學體育乒乓球課程選項學生和藥學院的35名大學體育乒乓球課程選項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用技戰術分析法指導實驗組的教學,對照組按照教學大綱進行常規大學體育乒乓球翻轉課堂模式教學。
在實驗組的教學比賽內容中加入技戰術數據統計分析,對教學比賽過程進行錄像,并對發搶段、接發段和相持段的數據進行統計,將錄像視頻與統計結果做進翻轉課堂微視頻課程中,在實驗組的翻轉課堂微課程中呈現。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組的技戰術數據統計結果,分析學生在日常課程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中提出練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改進措施,指導同學們的日常課程練習,最后將學生課程實踐考核成績通過對比分析后呈現。
A.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目標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過體育教學活動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和標準,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最終歸宿。本實驗的教學目標是在大學體育乒乓球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通過引入技戰術分析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運動技能,提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2]。
B.實踐考核評分標準: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打亂分組,兩個組平均交叉分配后進行教學比賽實踐考核,評分標準如下:
打循環賽成績評定:
定量評定方法:根據學生數量,循環賽名次前1/3的學生計45—35分;中間 1/3的學生計35—25分;后1/3的學生計25—15分。
比賽成績評定:
定量評定方法:根據學生數量,團體賽名次前1/3的學生計45—35分;中間 1/3的學生計35—25分;后1/3的學生計25—15分。
評分標準(10分):
10分:動作正確、協調、弧線穩定、節奏感強、發力集中、步法移動到位、熟練自如。
8分:動作基本正確、協調、弧線基本穩定、節奏感較強、步法基本到位、結合技術比較熟練。
6分:動作尚正確、協調、弧線尚穩定、節奏感一般、步法尚能到位。
1—5分:動作有較大錯誤,弧線不穩定,發力不集中,動作連貫性較差,步法移動不到位,技術運用不自如。
二、技戰術統計結果與分析
將實驗組每一輪教學比賽運用三段分析法進行記和分析。共統計比賽5輪(見表3),然后將通過整理數據尋找學生目前的優勢技術和劣勢技術,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調整練習計劃做到揚長補短。
根據技戰術統計數據結果可見,實驗組較擅長發搶段和接搶段,在這兩段的得分率高于相持段,整體相持段的能力弱于前兩段。
經過對實驗組的5輪比賽的技戰術分析數據得出,實驗組的同學較為擅長在發搶段和接搶段的得分,相持階段的得分率低。通過對實驗組比賽的數據統計,實驗組5輪比賽中平均每輪得分240分,發搶段100分,接發段95分,相持段45分。根據得分數據分析可見,實驗組的三段得分主要集中在發搶段和接發段,相持階段的得分最低。
通過對實驗組五輪教學比賽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得出實驗組學生發搶段、接發段的比賽水平較高,相持段比賽水平較低。以此為指導在實驗組的課堂練習中安排加強提升相持段能力的練習內容。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成績分析
在實驗中對實驗組的技戰術特點做了詳細分析,在實驗過程中能夠結合實驗組同學的技戰術特點調整練習內容,實現了有目的的教學。
本次教學實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參與學生每組各35人,教學課時為36學時,通過期末實踐技能考核得出成績,詳見表4。
通過數據我們看到引入技戰術分析法,調整翻轉課堂模式下乒乓球課程的練習內容,能夠更好地完成達標任務。通過數據我們看到P<0.05,說明實驗組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興趣調查問卷分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主觀學習興趣的提高能夠促進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體育課是實踐類課程,興趣的增加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提高競技水平。
實驗組在加入技戰術分析法指導練習之后,學生能夠依據錄像和技戰術分析數據指導練習,在上課的時候練習更加認真。通過指導練習與教學比賽的結合,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能夠讓學生在課程中找到樂趣,根據表5興趣調查問卷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
四、結語
本研究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下,引入了乒乓球技戰術分析法,對實驗組學生教學比賽按照三段法進行分析,用教學比賽中得出的數據指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大學體育乒乓球課程中進行分析研究。實驗表明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體育教學改革背景下,引入技戰術分析法進一步指導教學,能夠充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3]。并且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能夠通過對自身技戰術的數據分析指導自身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審定.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310.
[2]高云飛.體育教學中乒乓球運動技戰術分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7,19(8):120-123.
[3]張勝利,金想茹.翻轉課堂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4):169-184.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