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席釕姿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7-144-02
摘 要 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尤其是果蔬、肉制品等商品,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證食品安全的一種途徑就需要冷鏈物流系統的支持,國內雖對冷鏈物流需求量逐年增加。但冷鏈物流技術、設備支持、人才管理等方面仍然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對此,針對冷鏈物流配送系統各環節常見問題,提出了引進先進設備、加強行業標準的規范、完善人才培養等建議。
關鍵詞 冷鏈物流 標準規范 人才培養
我國冷鏈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市場潛力很大,冷鏈物流在食品保存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自己的核心系統。但是,從整體上說,我國冷鏈系統仍處于低發展階段,無法滿足廣大居民對食品的需求,政府與企業主體應對此投以更多地關注。
一、我國冷鏈物流特點和發展現狀
(一)我國冷鏈物流的特點
第一,高成本特點。冷鏈運輸商品對溫度與時效有較高的要求,在運輸途中要保證商品在可控濕度與溫度范圍內,這些都是冷鏈運輸成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不僅如此,冷鏈運輸需要配置需要一定的保險設備、溫控設備、儲存與運輸設備等,且設備成本很高,這些均決定了冷鏈物流高成本性特征。
第二,時效性特點。冷鏈物流所配送產品的生命周期比較短,商品品質與銷售周期隨著運輸時間與溫度有關。經銷商或銷售方為保證商品的銷售質量,會限制冷鏈運輸的時間,也就是要在規定時間內將商品運輸到目的地。
第三,復雜性特點。商品在冷鏈運輸流通中,應遵循“3T”原則。不同商品對溫度與儲藏時間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冷鏈運輸在運輸途中要保證??梢哉f,不同種類的商品有其規定的儲藏時間與溫度控制要求,運輸者在運輸途中還應監督與跟蹤檢查商品安全質量,這就彰顯出冷鏈物流運輸過程的復雜性。
第四,貨物性質的特殊性。選擇冷鏈物流運輸的商品一般為醫藥產品、加工食品、鮮活食品等,通常保存時間短、易腐蝕,會因溫度或包裝等導致貨物品質下降。對此,選擇冷鏈運輸隊的貨物具有特殊性。
(二)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第一,缺乏龍頭企業。一個行業的活力是需要龍頭企業的正面帶頭的,調動市場活力,如家電市場,有蘇寧和國美家電的領軍,形成行業標準,同市場內的其他企業會以此為標榜,按照行業標準做事,進而在該市場內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適者生存”,則不適合的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對于我國冷鏈運輸市場來說,企業發展勢力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仍然缺少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與行業標準。并且,市場內一些小型冷鏈物流企業,存在一些惡意的競爭,導致行業風氣與物流效率有所影響,同時也抑制了行業與企業的良性發展。
第二,物流運作效率較低。因設備、技術、資金等條件限制,冷鏈物流沒有實現全網覆蓋,再加上專業人員的缺乏,冷鏈物流難以保障貨物在儲藏或者運輸途中的安全性與質量。根據冷鏈物流調查顯示,以果蔬為例,中外冷鏈物流在預存保鮮率、損耗率、運輸率等方面的差異性,詳見表1。果蔬商品的需求量較大,在冷鏈運輸途中損耗率較大,則會直接造成冷鏈運輸與商品銷售放的經濟損失[1]。
第三,設備技術水平發展不均。全國冷藏車市場保有量為21.27萬臺,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些差距,并且我國冷鏈物流的分布較不均勻,多數集中在東部地區等發達城市,但是果蔬產出地卻在偏遠農村,這就暴露了冷鏈物流運輸路程長、冷庫分布不合理問題,導致果蔬等商品損耗率較大。
二、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對策
(一)引進先進設備
針對我國冷鏈運輸設備與技術的發展現狀,應該著力發展冷鏈運輸設備等基礎建設。針對運輸配送中心、批發中心或集散中心的冷鏈物流運輸的關鍵節點進行設備與建設維護,在保證能支持冷鏈物流產業現代化發展的設備建設基礎上,同時推進冷鏈運輸車輛地研發,以及其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從根本上保證我國冷鏈運輸的流通率、運輸量、降低商品運輸損耗率,從整體上推動冷鏈運輸設備的更新換代,改善冷鏈處理的核心問題。與此同時,改革冷鏈物流與信息技術之間的有效對接。冷鏈運輸企業緊跟時代潮流,要不斷提升標識技術與自動識別技術的準確性與嚴密性,做好數據的跟蹤與記錄,保證共享信息的時效性與真實性[2]。對此,雖然在短時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但是從長遠發展角度,一是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二是避免了冷鏈運輸所帶來的隱患,給企業與消費者均帶來了益處。
(二)加強行業標準的規范
行業標準是塑造企業行為,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的基礎保障。冷鏈運輸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經營環節問題,難免會出現不規范行為現象,如車程數據不準確、車輛維修與清理不及時、運輸途中未開制冷機等,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業標準不規范導致的,對員工或企業主體沒有產生行業約束,導致安全檢查或監督不到位。對此,加強行業標準的科學性、完整性與規范性,以及評價、服務體系的整體性,是推動企業實現規范管理的關鍵,進而保證企業獲得較好的信譽與聲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
(三)完善人才培養
人才是企業的生命,是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對此,企業在強化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還要吸納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通過績效獎勵機制調動企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定期組織人員參加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能力,讓企業員工能做到“人盡其責”,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從而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獲得自己職業生涯的光明前景。
(四)強化政府支持
政府給予當地冷鏈運輸企業一定的政策引導,是促進該行業企業能夠順利運轉的保護傘,從發達國家的冷鏈運輸產業發展現狀來看,都是在政府支持下得以順利發展的。結合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情況,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很多基礎設施和行業標準還未建立健全。但是,行業的整體發展前景總是與政府支持程度有關,政府在這里起到主導作用,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推動冷鏈物流企業的高速度、高質量發展,但是因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以及官方文件的落實,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冷鏈物流行業缺乏規范的行業引導。對此,政府就應該擔任宏觀引導的角色,通過出臺一些行業政策,如減免經營所得稅、地區合作等,從源頭上保證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動力,保護與支持該新興行業的發展[3]。
(五)加強宏觀管理
冷鏈物流行業乃至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引導。在我國,該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設備、技術、規范標準等還不成熟,政府應基于國家層面扶持行業發展。通過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刺激產業發揮發展,尤其是設備制造方面,應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從技術與管理上發展壯大;政府的宏觀管理,為企業實施多步驟發展提供了保障。
(六)發展綜合性冷鏈
現階段,我國冷鏈物流產業尚未形成專業分工的局面,導致冷鏈物流的運輸量與流通率較低,但是選擇冷鏈物流的商品對配送環節有較高的要求。對此,發展綜合性的冷鏈物流,是冷鏈物流行業在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通過整合上下游冷鏈物流環節,如運輸、配送等環節之間的有效銜接,避免“斷鏈”問題,是促進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的又一前提。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非常可觀,縮減商品從生產到消費點的過程時間,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但是對于尚且存在的一些現狀,還應從多方面改革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大苗,苗佩,楊相政.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果菜,2019,39(06):16-19.
[2]郝楊.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現狀以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7(02):54+66.
[3]畢國通.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7(2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