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8-073-01
摘 要 “互聯網+”已然成為近幾年來的一個高頻詞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的高速發展正深刻影響著我們所處的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工會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國有建筑企業工會作為與職工聯系最緊密的基層工會組織,必須要正確地把握“互聯網+工會”的特征,認識“互聯網+工會”的重要意義,拓寬“互聯網+工會”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工會線上線下工作的融合。
關鍵詞 互聯網 國有企業 建筑業 工會
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工作報告提出:“強化互聯網思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工會工作,促進互聯網和工會工作融合發展,構建網上工作平臺,打造工會工作升級版”。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工會”的發展方向,提出了目標[1]。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有建筑企業工會和所有的工會組織一樣,都必須認真思考如何適應并利用“互聯網+”來開展工會工作。
一、國有建筑企業工會推動“互聯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推動“互聯網+工會”是黨對工會的要求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打造網上網下相互促進、有機融合的群團工作新格局”的目標任務。《全國工會網上工作綱要(2017—2020年)》,明確要充分運用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網絡信息技術,推進互聯網在工會的廣泛應用和融合發展,構建“互聯網+”工會服務職工體系,打造方便快捷、務實高效的服務職工新通道,不斷提升運用網絡服務職工的能力水平,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有建筑企業工會組織必須主動擁抱互聯網,樹立互聯網思維,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展現更大作為[2]。
(二)推動“互聯網+工會”是服務職工的迫切需要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有建筑企業職工中占比最大的是在施工一線的管理人員和工人,在他們下班休息之余,通過手機就能瀏覽到海量的網絡信息,在網絡上傳播的不僅有工作和業務,還有職工的需求和心聲。職工群眾期盼他們發出的聲音能夠得到工會“娘家人”的回應,工會組織也應該發揮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深入職工群眾中去,和他們面對面、心貼心地交流。在網絡時代,交流的方式也在發生著急速的改變,指尖交流、視頻交流成了主流,工會也迫切需要改進傳統的工作方式方法,合理有效運用網絡手段更直接、高效、便捷地服務職工群眾,構建全時、全域、全方位服務職工的體系。
(三)推動“互聯網+工會”是工會自身建設的需要
在“互聯網+”時代,國有建筑企業工會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影響著社會每個角落的互聯網也在影響著工會的工作領域、工作對象,甚至工會組織本身的工作手段和運行機制。對于國有建筑企業工會來說,職工認為工會代表著守舊,每年都是“老三篇”,這讓工會組織長期遵循且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與新形勢、新現實、新需求已不再完全適應。過去的手段受到挑戰,新的手段還未掌握,從這一層面看,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提升工會網上工作水平刻不容緩。
二、國有建筑企業工會利用“互聯網+”開展工作的思路
(一)加強工會人才隊伍建設
工會干部是做好工會各項工作的基石,其能力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工會工作的整體水平。“互聯網+”對國有建筑企業職工隊伍深刻的影響,要求作為“娘家人”的國有建筑企業工會干部必須跟上網絡時代發展的步伐。各級工會組織必須圍繞“互聯網+工會”的工作要求,加強對工會干部在認知網絡、適應網絡、善用網絡、處置網絡輿情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工會干部運用網絡做好工會工作的能力,打造一支真懂網、善用網的工會干部隊伍,努力滿足職工群眾不斷增長的需求,提升工會工作的實效。
(二)建立工會網絡服務平臺
縱觀“互聯網+工會”工作現狀,經過幾年的探索、發展,地市級以上工會組織在運用互聯網服務職工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最基層的企業工會,特別是國有建筑企業工會在“互聯網+”的工作還處在一個非常滯后的狀態。建立工會網絡服務平臺這個“互聯網+工會”的重要載體,是國有建筑企業工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工會網絡服務平臺并不是簡單地把工會服務流程從線下辦到線上,而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優勢,變革工會服務模式,讓服務隨人走成為現實。國有建筑企業工會要從本行業、本單位實際和職工需求出發,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網絡服務平臺。例如“互聯網+建會入會”“互聯網+勞動競賽”“互聯網+技能培訓”“互聯網+宣傳教育”“互聯網+維權幫扶”“互聯網+服務職工”“互聯網+民主管理”等等。同時還要積極加強對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的融合,提供在線權威信息發布、辦事服務和互動交流等“一站式”服務平臺。
(三)推進工會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
要利用“互聯網+工會”達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目的,建立規范工會信息化的統一標準也很重要。按照“科學、前瞻、實用”的原則,研究制定國有建筑企業工會信息化標準體系,建立統一的工會服務職工工作標準,探索建立信息化標準工作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國有建筑企業工會信息化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三、結語
“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作為職工群眾的“娘家”,國有建筑企業工會組織必須要提高運用互聯網開展工作的能力,打造專業化的網絡工作隊伍,加速企業工會工作融入互聯網。從方便服務職工出發,本著以職工需求為導向的原則,貼近職工需求,加強與職工的互動交流,通過“互聯網+工會”的工作新模式,打開工會聯系服務職工群眾的新窗口,實現工會工作的新啟航。
參考文獻:
[1]韋佳.“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的創新實踐[J].城市公共交通,2018,240(06):21-22.
[2]田林鎖.淺析“互聯網+工會”工作新模式及其意義[J].現代企業文化,2017(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