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軍
摘? 要:寫作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寫作并不是孤立的,它與聽說讀等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要想寫好作文,就需要學生有較高的語文綜合能力。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結合語文教學的其他方面,從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入手,逐漸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能力,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以不斷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開展;策略
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然而,許多初中生由于語文基礎知識不牢固,寫作素材匱乏,導致寫作時語言和內容都千篇一律。不僅如此,許多初中生在寫作時難以對主題產生新的見解,寫作思維僵化,導致作文思想陳舊、缺乏新意。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當前初中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研究,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以促使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一、從日積月累中夯實寫作基礎
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它需要深厚的語文功底作鋪墊。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從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做起,從課內教學和課外閱讀中下功夫。一方面,引導學生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中學習獨具匠心的遣詞造句和表達手法,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積累豐富的詞匯量和寫作素材,以防學生的作文過于空洞。這樣,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雙管齊下,學生的寫作積累就能從日積月累中不斷豐富,學生的寫作基礎也將日益牢固。
例如,為了讓學生能夠積累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我帶領學生在教室內設立了閱讀角,廣泛地涉獵了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識。學生在課下就可以挑選感興趣的讀本,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我再鼓勵學生逐漸拓展自己的閱讀范圍,盡可能多地涉獵更多的文學、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一方面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從中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當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把遇到的好素材和好詞句記錄下來,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
二、從形式多樣的練筆中培養語感
手藝人常說:“三天不練手生。”長時間地懈怠會讓手藝人失去手感。而寫作也是一樣。寫作的首要能力是良好的語感,它就和手藝人的手感一樣。空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卻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這些素材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到用時也不難以盡顯其才。只有不斷地練習,學生的良好語感才能逐漸形成,才能在寫作時變得越來越順暢。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為了避免學生寫作時感到枯燥乏味,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筆來增添寫作訓練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從大量的寫作訓練中形成良好的語感。
例如,生活是學生寫作靈感的主要來源。我在訓練學生寫作時,就將寫作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從身邊的趣事見聞中尋找寫作靈感,通過寫日記、周記和讀書筆記等形式來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在寫日記時,我不要求學生的篇幅有多長,但是要求學生的文筆一定要好,在寫時要字斟句酌,要思考如何把平淡的事情寫得有滋有味。在寫了好作文之后,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傳閱,互相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這樣也能學習他人的優秀作品中的優點,拓寬學生的寫作思維。
三、從點評時事中拓展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種可貴的學習品質。魯迅先生曾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初中生在寫作文時,就要敢于大膽創新,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初中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評論時事的能力,然而,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創新思維的訓練被大大忽視了,導致學生的思維僵化,難以對某一事件提出新穎、有見地的見解。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訓練,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會”“個人演講”“辯論會”等形式多樣的思辨活動,促使學生的思維越來越發散,對問題的看法也越來越深刻,從而在寫作中能夠提出有見地的觀點,使得作文有新意,有深度。
例如,“家國情懷”“生命的意義”這些話題都是初中語文考試中的熱點話題。于是,在教學中,我就有意識地搜集一些當下的熱點話題,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語文主題活動。以“家國情懷”為例,學生可以在課前搜集一些凸顯“家國情懷”主題的熱點事件、歷史故事、名人名言等素材。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或辯論會,讓學生就“家國情懷”這一主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后,我再組織學生結合課堂教學中產生的感悟寫一篇作文。這樣一來,通過前期準備,學生的寫作素材豐富了;通過課堂討論,學生的思維開闊了,感悟增強了,再進行寫作,學生的作文質量就明顯提高了。
總而言之,針對當前初中生普遍寫作能力差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和培養,以促使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寫作素材得以逐漸豐富,寫作思維得以逐漸發散,從而寫出有新意、有深度的好作文,促使初中生的寫作水平得以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曹二平.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的實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
[2]李晉.層遞式教學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