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明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兩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從更有效的數學教學方式出發,讓生活化教學融入其中,讓孩子們從實際生活的角度認識數學,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樂在其中。
關鍵詞:數學;生活化教學;數學現象;興趣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學的應用早已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學不再僅僅被當做一個工具,而是成為了人們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的重要因素,人們對于數學的研究也已經上升到了思想層面,然而現實中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存在嚴重脫節的現象,不僅不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也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再加上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學對于教學形式及教學內容提出生活化的新要求,所以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十分必要。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重大。
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適應于社會發展的趨勢,不管是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是對于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數學教育教學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促進學生思考和全面發展。老師借助生活案例,幫助學生分析、探問題中存在的數學原理,這樣學生也容易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來,能幫助學生養成勤思考、會思考的學習習慣。其次,學生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運用其中的數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能一定程度上培養創新思維。最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能推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要求在完成基礎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前提下,還要完成情感與價值觀目標,而數學知識生活化不僅能促進知識的傳授,還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觀察生活的品質。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幾條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能讓學生較好的融入課堂。一堂好的數學課往往需要一個恰當的開頭,而以一個良好的生活化的場景展開課堂,常常給人以啟示,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性,進而使他們產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并主動進行探究。例如:在《字母表示數》這節課的教學中,可以這樣設計:編兒歌: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退。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然后,請學生編出無數只青蛙的情況的兒歌。于是,學生發現可以應用字母來表示青蛙的只數,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成功編出這樣一句兒歌:n只青蛙n張嘴,2n只眼睛4n條腿。老師借助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組織了一場續編兒歌的活動,從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能夠看出,學生們很喜歡這個活動。因為兒歌這種文學形式很容易被小學生所認同,其次編兒歌又帶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所以學生一個個躍躍欲試,爭著發表自己的觀點。當然,編兒歌只是生活化教學的一種形式,還有講故事、講相聲、猜謎語、唱歌、話劇表演等形式,由此可見,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能幫助學生有效地融入課堂。
(二)數學課堂中生活化的語言表達,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平時教師在學生的眼中難免顯得威嚴,如果再加上一些教條主義的說辭,學生肯定是不喜歡,也是難以接受的。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課堂上沒有摻入任何生活化語言,只有機械化的理論或抽象的公式等形式,許多學生根本提不起興趣,聽起課來參與度自然不高,就算聽了的學生,也是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相反,如果數學課堂中常常伴有生活化的語言,便能很好地解釋一些問題和現象,學生就會清楚老師具體講了哪些知識,理解為什么要這樣解決問題,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
(三)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模型轉化成熟悉的生活化模型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地掌握數學規律,我們很有必要把抽象的數學模型進行改造,變成簡單直觀的生活化模型。所以我們要把學生引入到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他們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例如:教學相遇問題時,有三種題型: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單純的老師口頭表述,很多學生不會明白,為了搞清楚三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可以組織學生搞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兩人一組,進行三種形式的表演,場地可以在教室和走廊自由選擇,經過大約8分鐘之后,學生交流自己表演后的情況。學生一個個興致勃勃、笑容滿面地開始了自己的表演。通過這次實際演練活動,更加深了學生對相遇問題三種情況的理解和認識。
(四)生活味十足的教學設計,能增添數學課堂的生機和樂趣。發展學生自主性的課程內容應以學生的生活為“底版”,課程知識一旦與學習者個體的“生活經驗”脫離,就會給學習者帶來生活上的迷惑和理智上的困境。我們應該堅決反對這樣的過程,讓生活味進入課堂。例如:在學習“人民幣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時,我們先讓學生共同研究幣值和數字之間的關系,探索學習內容,鞏固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親自購物,模擬一個課堂超市購物活動,通過選擇一種商品,認識這個商品的價格,并計算價格,進一步學會如何找贖,從而利用學到的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購物這一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收獲了知識,也快樂不已。
看來,生活化能給我們小學數學教學帶來諸多便利,那么就讓我們都睜開慧眼,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于教學,同時也多認真鉆研數學,讓數學多服務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參考文獻:
[1]龍喜平. 發展學生自主性的課程構建[J]. 當代教育論壇,2011,(8).
[2]數學與生活論文[M].? 優發表網,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