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肖亮
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監督工作、反腐敗工作納入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作出頂層設計,把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上升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任務作出部署安排,為做好新時代紀檢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紀檢機關要在學懂弄通做實四中全會精神上下功夫,不斷摸索有形有效的監督方法,推進正風肅紀反腐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于攻堅破難的關鍵時期,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面臨的任務以及干部員工的思想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給監督工作增加了難度。本文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進行了研究,就推進監督全覆蓋、深化穿透式監督提出了一些思路。
關鍵詞:新形勢;國有企業;紀檢監督;途徑探析
監督是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權力正確運行的保障,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中居于基礎性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與制約,在教育、監督、制度、懲治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夯實了基礎。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紀檢機關明確職責定位,緊緊圍繞監督執紀問責,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全面提高履職能力,創新監督方式,加強監督協同,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體系,聚焦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等方面開展全面監督,為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環境。
1 當前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中的難點問題
雖然,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與黨中央要求相比,與企業改革發展目標相比,與職工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還存在一些難點問題。主要表現在:
1.1 思想認識上對監督的理解把握存在一定偏差
有的同志習慣性地認為監督就是紀委的事,紀委的職責就是監督,誤將不同層面、不同類型、不同形式的監督混為一談,監督成了一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在實踐中發現,有的單位雖然召開了專題會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但很少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專題研究監督工作。特別是隨著企業大力開展對標找差、創建一流等活動,指標壓力進一步增大,各級領導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工作中,無形中放松了對分管領域的監管。
1.2 政治監督還沒有做到具體化常態化
有的單位把政治監督當成一句口號,習慣掛在嘴邊,打著政治監督的牌子,卻降低政治監督的標準,使政治監督不自覺地就打了折扣。有的把政治監督混同于一般的業務監督和日常檢查,不善于從政治的高度認真思考、分析問題,不善于從政治的立場上發現和糾正偏差。有的對政治監督辦法不多,在開展政治監督的時候找不準切入點,影響了政治監督的效果。
1.3 不敢監督、不愿監督的問題依然存在
有的單位對同級黨委的監督寬松軟,對“一把手”的監督顧慮重重,在主觀上缺乏監督的勇氣和擔當。有的蜻蜓點水、避重就輕,雖然開展了同級監督,但浮在面上,造勢作秀,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監督“關鍵少數”上;有的認為單位體量小,人員相對熟悉,低頭不見抬頭見,礙于情面怕得罪人,以“熟人社會監督難”為由不愿開展監督。
1.4 監督的手段還不夠多
有的單位開展監督仍然習慣于聽匯報、查資料等傳統方式,對信息化監督手段運用較少。少數單位開展監督還熱衷于搞單打獨斗、包打天下,不注重發揮專業部門作用,不善于整合各方面的監督力量。有的單位雖然開展了監督檢查,但是檢查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對關鍵領域、重要環節、重點人群還沒有做到監督全覆蓋,監督制約的辦法不多,監督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還不夠健全。
1.5 監督的本領“恐慌”問題突出
有的紀檢干部還存在憑經驗干事的傳統觀念,認為自己是老紀檢,監督工作可以勝任,不注重學習新知識,發現問題能力欠缺,把握政策能力不足,對如何履行監督職責不熟悉,對抓經常性教育不熟悉,對結合實際開展監督的方法不熟悉,業務能力水平還不能適應當前工作需要。
2 新形勢下做好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的途徑
針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面臨的難點問題,作者提出以下建議:
2.1 強化監督意識
國有企業紀檢機關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履行監督的第一職責,進一步將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貴在堅持的監督理念層層傳導下去,督促各級黨員干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堅守“監督的再監督”,督促各職能部門加強對本系統人財物的監管,切實做到監督常在,形成常態。要建立下屬單位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清單,加強檢查督促,將監督責任落實情況與紀委書記業績掛鉤,切實增強基層紀委書記履行監督職責的主動性。
2.2 突出政治監督
要把加強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的監督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牢牢把握踐行“兩個維護”首要任務開展監督。要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在內容上“聚焦再聚焦”,找準監督的切入點。聚焦疫情防控、打贏“脫貧攻堅戰”、“長江大保護”和“六穩六保”等重點工作跟進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各項措施全面落實落地。要嚴肅政治問責,對“四個意識”不強、“兩個維護”不堅決、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不力的,堅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2.3 做實同級監督
要健全和完善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督促黨委書記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要加強對“三重一大”決策和執行情況的監督,對同級黨委重大決策形成和執行過程關鍵環節全程參與,督促認真履行民主程序。要加強選人用人工作的監督,紀委書記要參與重要人事的醞釀研究,同時把好干部選拔任用“廉政意見回復”關。要加強民主生活會監督,確保民主生活會開出“辣味”,對查找出的問題督促逐項落實整改。要做好巡視整改監督“后半篇”文章,緊盯巡視反饋問題以釘釘子精神督促責任單位全部整改到位,并按照“當下改、長久立”的要求不斷完善制度,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2.4 加強日常監督
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積極探索“互聯網+督查”方式,建立數據收集分析平臺,為監督工作提供科技支撐。要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點人群開展廉潔風險辨識與控制,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糾正。要構建組織、紀檢、巡察、審計、財務、民主監督等“六位一體”的大監督格局,實現“六項監督”一體推進、同向發力,深化監督會商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督合力。要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項整治“回頭看”,持續推進“違規經商辦企業”、“小金庫”專項治理,不斷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2.5 提高監督本領
要堅持以會代訓,以案代訓,聚焦日常監督、執紀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等方面的短板開展研討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啟發思維,進一步提高紀檢干部精準發現問題的能力。要嚴格按照權限和程序開展工作,精準處置問題線索,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進一步提高監督執紀工作質效。要推進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常態化,堅持“一案一總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建議”,把每年查處的違規違紀案件作為深化監督、創新監督、做實做細監督的有效載體,根據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建議,督促案發單位補齊制度短板、堵塞監管漏洞,切實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效應。
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紀檢機關要立足職能職責,聚焦監督重點,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摸索,常做常新,把監督工作進一步做細做實,為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張力劍.新時期國有企業紀檢工作現狀及對策探討 ?[J]中外企業家,2019,(32):202-203.
[2]李文華.淺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N]企業家日報,2019-07-11(003).
[3]朱偉娜.新時期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科學化的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8,23(36):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