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菊英
摘要:在幼兒園科學區活動開展過程中,不管是集體教學活動,還是區域活動的開展,活動材料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運用得當,不僅能滿足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時也能促進幼兒動手動腦以及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然而,從現實科學活動材料運用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缺陷。針對這樣的情況,文章將主要圍繞著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的現狀展開相關研究,積極尋找如何將材料合理運用到科學區活動的開展中的實施策略,供相關幼教工作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現狀;策略研究
一、當前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投放的現狀
(一)科學區設置比例較低
科學區活動是供幼兒自由進行探索,了解科學、感受自然的主要區角,是否設置科學區角,直接影響到幼兒科學區活動的開展。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要求,為了幼兒全面均衡發展,與各領域相關的活動區角都是需要設置的,而對于科學區而言,因科學領域的特點,對區角的需求更為迫切,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幼兒園設置科學區整體數量相對較少,設置比例也均低于園所班級總數的70%,設置科學區情況不容樂觀。
(二)科學區材料總體不夠豐富
游戲材料的投放與幼兒游戲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系,給幼兒投放多種多樣的游戲材料,幼兒在解決問題時能夠表現出更多的發散性思維。因此,活動區材料投放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越來越發達,使用科學技術來制作的產品越來越多,幼兒在平常生活中也接觸到這類高科技,受到兒童的歡迎和喜愛,例如VR眼鏡、3D眼鏡等。還有許多的跟物理、化學相關的實驗材料以及模型等。
但是通過研究發現,如今很多幼兒園科學區中所投放的材料的種類都比較的原始和單一,主要都為一些基本配備的材料,不能引起孩子興趣,更談不上探索、創造發展了,但具有探索性的材料在操作中比較繁瑣,很多幼兒教師對幼兒能否合理應用這些材料存在一些顧慮,這也是幼兒園科學活動材料引進的問題之一。例如傳統的萬花筒、陀螺等基礎材料,基本跟十幾年前投放的材料并無差別?,F如今在市面上有多個玩教具公司、幼兒教育公司等都有出售和創設很多新的科學區材料,但是在幼兒園中卻很少能夠看到。由此可見,在幼兒園科學區中的活動材料總體的豐富性還是不夠。
二、幼兒園科學活動材料的有效運用
(一)材料具有趣味性,激起幼兒參與熱情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以來,我們通過廣泛開展區域活動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而區域活動以自主游戲為主,因此教師要努力通過環境創設,特別是材料的有效投放來調動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積極性。在區域游戲中,特別是科學區的游戲中,投放趣味性強的游戲材料,可以有效增強科學活動的趣味性,激起幼兒參與的熱情。
如在進行大班科學區域活動“紙的吸水性”的進行中,教師一開始投放了一些衛生紙、牛皮紙等,孩子們嘗試了一兩次就結束了。他們感到這些材料沒有意思,于是紛紛跑到其他區域去玩游戲了。根據這一情況,教師靈機一動,把科學活動與美工活動進行整合,讓孩子們把各種紙都折成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如小船、小花等,然后比賽,看誰的作品在水上漂的時間最長。此時科學區里的游戲活動馬上就成了手工游戲與水上比賽,孩子們興趣非常濃厚,一個個地睜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小花、小船有沒有因為吸滿水而沉下去。
(二)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
投放的材料應符合該年齡幼兒的特點,能夠引發幼兒產生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介入相應的材料,過高或過低估計幼兒的水平而投放的材料,都不可能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因為材料的難度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探究的積極性。而材料過于簡單,幼兒就會失去探索的積極性,如果材料過難,幼兒就會陷入不知所措的狀態,無法進行探索。我們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由地探究和發現,努力讓幼兒體驗“跳一跳夠得著”。如:在幼兒園大班的“沉浮”實驗中,假如教師只是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觀察哪些物體會沉在水底,哪些物體會浮在水面。那么這一年齡層的幼兒很快就知道答案,無需思考,無需深入探究,幼兒操作中難以充分發揮認知和思考的潛能。假如教師為幼兒提供幾種相同材質,比如彈珠和有蓋子的玻璃瓶、小鐵球和空心鐵罐等大小不同的實心物體和空心物體,讓幼兒在觀察中發現相同材質的東西,小的沉下去,大的卻浮在水面上。由此引發了幼兒的認知沖突,激發幼兒探索積極性,在觀察、比較中孩子發現了實心和空心的秘密;然后,可以讓孩子嘗試如何去改變物體的沉與浮。在操作之后獲得經驗:可以借助罐子將沉下去的物體浮在水面上,就像輪船的原理一樣;也可在瓶子里加入適量的水,瓶子就會出現不同的沉浮現象。由此可見,只有了解了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難度適當的材料,才能促進幼兒發展。真正地做到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讓投放的材料體現出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三)重視多樣化材料的應用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孩子們的年紀相對來說比較小,對新鮮事物都會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應用材料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多樣化材料的應用,避免單一的使用材料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還需要合理的將材料與數學教學結合,培養幼兒計算能力,發揮材料應用的優勢。除此之外,還應該帶領幼兒到幼兒園操場尋找可利用材料,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思維能力設置活動,促使幼兒能夠動腦思考。同時還需要將成人使用的數學工具拿來讓幼兒認識,拓展幼兒的認知,全方面提高幼兒園幼兒的綜合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材料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幼兒天生好奇,對生活中的未知領域總是充滿興趣和探索欲望。作為老師我們要做好幼兒科學探索的支持者,為幼兒創建良好的科學環境和準備適宜的活動材料,積極探究科學類材料的運用策略,讓幼兒在探索科學無窮奧秘的征程中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 張燕君.幼兒園科學區角材料的投放[J].散文百家(下),2015,(8):146-146,45.
[2]?? 嚴經球.淺談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的投放[J].好家長,2016,(033).
[3]?? 柳姣.淺談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的投放[J].好家長,2018,000(022):P.96-96.
[4]?? 馬瑾.大班科學區角活動環境與材料支持性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9,(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