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艷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7-079-01
摘 要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執紀審查人員使命光榮,任務艱巨,特別是伴隨著深化改革所帶來的一系列新變化,執紀審查工作面臨著新的困難和挑戰。在此情況下,如何提高執紀審查成效,以執紀提高震懾力,是各級紀律檢查機構和執紀審查人員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通過實踐認為,可以從強化執紀審查人員的“四種心態”入手,提高執紀審查成效。
關鍵詞 執紀審查 強化 四種心態
一、強化“鳴不平”的使者心態,用心對待每一次舉報問題
舉報是下情上達的一個重要渠道,既反映基層組織或基層黨員干部的不良情況,也反映基層群眾的情緒和愿望??梢哉f,每一次舉報都體現著基層群眾對紀律檢查機構的信任和期待。隨著各行各業舉報途徑越來越公開化、越來越多樣化,基層群眾運用舉報方式開展監督的意識越來越強,舉報信件也隨之增多,這意味著基層群眾對紀律檢查機構的信任度和期待度持續增高。作為執紀審查人員,是這份信任和期待的具體承擔者,是替基層群眾喊冤抱不平的光榮使者,應從舉報信開始,積極回應,用心對待。對待舉報信,執紀審查人員務必要有足夠的耐心,逐字逐句,反復研讀,將所反映的問題梳理清楚,將文字背后所體現的情緒體會到位,特別是對于實名舉報,要在與舉報人見面過程中,誠懇熱情,深度交流,多傾聽、多詢問,一方面使舉報人充分感受到執紀審查人員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另一方面應把所反映問題細節、要點了解清楚,使問題線索更為清晰、具體,更加具有可查性。
二、強化“不言棄”的執著心態,全力尋找相關證據材料
隨著反“四風”、反腐敗力度持續加大,一些違規違紀行為往往不會浮在表面、輕而易見,而是變得越來越曲折、越來越隱蔽,執紀審查經常面臨查無可查或苦無證據的困局。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執紀審查人員便以“查無實據”無奈了之,而實際上,這往往是最考驗執紀審查人員心理素質和業務能力的關鍵時候,是違規違紀人員同規矩、紀律,同執紀審查人員暗中博弈的關鍵時刻。因此,絕不能被一些假象迷惑,絕不能輕言放棄,要帶著質疑的態度,帶著攻堅克難的勇氣,或改變一個思路,或改進一個方式,繼續想方設法推進審查工作。比如,目前一些基層單位在業務招待上還有超標準的問題,但是在后期費用處理上往往采用各種變通方式千方百計加以掩蓋。對此,執紀審查人員如果單獨查看一、兩個單獨的財務憑證是無法發現的,只能橫下一條心進行“大海老針”,即從大量財務憑證中逐筆列明報銷票據上的消費日期、消費場所、消費額度、消費人員等,然后進行數據統計,從中找到矛盾之處,最后帶著這些矛盾找相關人員談話質詢,往往會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獲得想要的證據。
三、強化“無所懼”的輕松心態,嚴肅深入開展執紀談話
在執紀談話中,執紀審查人員的態度比技巧更為重要。當被談話人的職級高于談話人時,有的執紀審查人員覺得自己的職級較低,態度上就顯得比較拘謹,甚至謙卑,難以將談話的語氣從“客氣”轉為“質問”,突出表現是當被談話人在言語上稍微強硬一點的時候,就不敢再追問下去了。究其原因,一是執紀審查人員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依然視對方為上級、自己為下級,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怕得罪人,怕自己的“不客氣”“不給面子”影響自己今后的利益。這樣的談話不但影響審查質量,而且會減弱執紀工作的嚴肅性、震懾力。轉變這種局面的途徑,一方面是針對審查對象合理安排談話人員,確保職級相當,另一方面要建立、落實執紀審查責任制,督促執紀人員樹立忘記職級、忘記年齡、忘記利益,履職盡責的強烈執紀意識,以一種無所畏懼、無欲則剛的正確心態開展談話,達到義正言辭、深入徹底,談清問題、講明責任的談話目的。
四、強化“辦鐵案”的嚴謹心態,準確落實違規違紀問題
鐵案就是堅韌不摧,無懈可擊,在任何情況下都經得起推敲、檢驗。辦鐵案既是對被舉報人負責,也是對組織負責、對自己負責。作為執紀審查人員只有在“辦鐵案”的心態指引下,才能將執紀審查工作做得嚴謹細致、深入到位。辦鐵案意味著要認真做好三件事:一是在現場審查過程中,務必以問題為導向提取書證、言證,做到取證規范、證據確鑿且相互印證;二是撰寫審查報告務必以所提取的證據為唯一依據,將證據所反映的每個事實一一呈現,做到每個字句有來源、每個事實有出處,絕不能想當然地 “拔高”或“降低”,更不能主觀臆造;三是在做審查結論過程中,要反復梳理違規違紀事實,做到邏輯合理、經過清楚、后果明確;要仔細查找違規違紀事實所適用的黨規黨紀條款,然后逐字逐句對照,使違規違紀事實與黨規黨紀條款切實吻合,經得起拿捏、推敲。
“四種心態”直接決定執紀審查質量。各級紀律檢查機構應在對執紀審查人員日常教育引導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培養、強化;各級執紀審查人員應從建功立業、實現自身價值角度,自覺強化“四種心態”,定期檢驗,及時整改,守正篤實,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以優良作風、優異成績詮釋紀律檢查人員的忠誠、干凈、擔當,為全面從嚴治黨作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