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
摘 要:現階段教育系統不斷改革,學生的學習模式已經與以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互聯網技術的發達促使教育也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對于初中小學的教育應該融入新的教育方法,在數學教學方面也應該有很大的改變。就在當代的教育形勢下,探討數學思想在實際問題中的運用,滲透數學新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想;教學方法;數學方法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數學思想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在初中數學中,對以后的思想引導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數學本領的提升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數學思想貫穿數學始終,如果一開始學生能利用數學思想去解決題目,那么對于數學的學習將變得不那么困難。所以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數學思想的滲透,老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對于數學思想的滲透作用有很大的提升。有數據顯示,學生的數學成績與老師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在初中數學老師的影響下,對初中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影響是非常大的。那么教育者本身就應該對于教材有一個完備的解讀,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怎樣才能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效率更高的學習過程。本文就幾個方面探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一、探討數學思想的學習方法和作用
在研究數學學習方法與學習思想滲透之前,就要首先考慮到數學思想的內涵,了解為什么學習思想如此重要。下面就對數學思想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想的作用進行探討。
1.對于數學思想的介紹
數學思想是一種在理性上認識的思想,宏觀上具有抽象的一面,在數學思想中有關圖像概念的理解,以及數學題目與圖像相結合的方法。例如,數學統計的思想,數學的分類思想,數學的轉化,分類轉化的思想。這些數學問題通過抽象的思想進行概念化。數學思想可以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進行解答數學題時,數學思想就可以體現出來,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就可以看到數學思想的身影,數學思想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但是數學思想也不能被具體化,它應該是被理解的抽象畫卻具體實用的一種思想。
2.個別數學思想的介紹
例如,分類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分類思想在數學難題中,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分類別,然后根據不同的方法解決。轉化思想也是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思想,這種思想不僅可以使問題進行簡化,也可以使遇到的數學難題很快解決。化歸思想和轉化思想相似,就是將一些困難的問題轉化為容易理解的問題,學生在學習數學思想的同時可以解決很多會遇到的數學難題,萬變不離其宗,所遇到的數學問題可能會因為某個數學思想很簡便地解決。還有其他數學思想的學習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以及數形結合的思想等。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研究
1.深入探討教材
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前,老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探討,還應該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教材里面編入的都是一些經典的題型,并融入了大量的學習思想與學習方法,所以老師吃透教材,從例題中舉一反三,不失為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的一個好辦法。老師熟練掌握教材里面的例題以及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自然地融入課堂里。學生如果對課本中的習題有所掌握,就可以熟練學習,進而融入對數學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思想的吸收。
2.加強學生對于思維的訓練
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思維能力可以進行后天的鍛煉,學生進行大量的數學培訓,由此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可以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符號的認知,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符號的敏感性。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遺忘的問題,可以通過思考這個數學問題的定義是什么,并且引導學生聯想數學思想,對數學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中的一些場景,一些生活中的奧數題目,讓這些初中生去解讀,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且加強訓練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聯想能力,加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索和解決能力。
3.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課堂的形式需要有某些方面的更新,這對學生的積極性有很強的引導,多樣的課堂,如問答的形式或是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在課堂上不僅只進行輸入,還要進行相應的輸出,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敏。引導學生思考,會有很多種形式,游戲的形式更能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在游戲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進行相關的設置,融入數學思想,巧妙地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總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思想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運用數學學習方法以及引入數學思想,就會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效率。本文介紹了幾種有關數學的學習方法,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的引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課前也應該重視對于教材的理解,吃透教材更有助于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陶秀麗.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J].2016(34).
[2]王志清.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J].科學中國人,2015.
[3]邵玉榮.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J].科學技術創新,2013(1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