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二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教育事業也在不斷變革,為了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全面性人才,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學科,同樣必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120-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education career also in constant chang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re literacy system, aimed at enhanc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society needs,as our native language subject,Chinese must als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anguage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各個教育階段的重要工作內容,只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適應當前及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學創新教學方法,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以后更好地學習和成長打下基礎。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能使單調的文字變得生動形象,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挖掘課文內涵,發現文字之美,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則會推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究,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效率。相比傳統教學,信息化教學更具開放性,能對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更能激引起學生共鳴,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而且信息化教學課堂的氛圍要更加輕松、活躍,更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推動語文學科教學改革。
(二)滿足培養核心素養的需求
核心素養是學生未來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具體到語文學科,其核心素養包括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都對學生提出了針對性的要求,其中包含的語文知識也涉獵甚廣,如果單靠傳統教學模式是根本實現不了的。而信息化教學利用了多媒體信息技術,能搜集眾多教學資源,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可以根據學生需求進行拓展和延伸,能滿足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各方面的要求,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與落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現狀
(一)信息化教學流于形式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但還有教師的信息化教學只是改變了教學形式,其本質并沒有改變,這些教師只是將原來的板書教學內容搬到了多媒體設備上,按部就班展開教學,卻沒有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也不懂得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信息化教學流于形式,對教學改革和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并沒有太大幫助。
(二)核心素養的培養存在阻礙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各個教育階段的共同目標,本質是改變教師單方面傳授的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信息化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的一種創新。但目前來說,信息化教學效果還不是很理想,在信息化教學中依然存在師主生次的現象,依然有些教師占據著教學活動的絕對主語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積極性就很難得到提升,而且有些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還不熟練,導致教學內容脫節不連貫、多媒體教學資料不扣主題等,反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給核心素養的培養造成一定阻礙。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與效果研究
(一)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
語文教學的基本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和積累,掌握漢字的特點和規律,并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合理運用,并逐漸形成聽、說、讀、寫四方面基本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語文學科中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方面的素養。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課為例,課文講述的是父親對兒子無言的愛,這種情感在父親穿過月臺買橘子時體現得更加強烈,為了讓學生感受這種情感,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名家朗讀的視頻。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更能感受課文中傳達出來的父愛,而且通過學習朗讀還可以強化學生的語感,對文字、語氣有更深的了解,然后教師再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時,學生就會有更深的理解,這樣一來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
(二)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較強的綜合性學科,除了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能力,教師要做的就是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文字之美,并通過文字擁有審美和鑒賞的能力。以《岳陽樓記》為例,在講解課文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精美的岳陽樓景觀,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紀錄片,讓學生直面不同角度的優美的風景畫面,然后再與文章中的描述互相印證,學生就會有更深刻的印象,腦海中也更有畫面感,也更加感慨語言文字之博大精深。
四、結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應重視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但教師還應注意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可以互相促進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綜合考慮,根據側重內容選擇合適的信息化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春仙.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思考[J]. 華夏教師,2019(01).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