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如今的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相關問題也漸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無論是在哪種狀態下,開展思政工作都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尤其是在高校這一具備鮮明特征的教育場所內,只有保證思政工作的質量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教育的全面性,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如今很多學生及教師都對思政工作的開展問題不夠重視,據此,本文分析了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對現實有所裨益。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8-0021-02
新時代存在著較為顯著的特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顛覆式的變化,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滿足,但是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卻再次與社會不平衡的發展狀態產生了矛盾。結合這些具體論斷,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也具備了鮮明的方向。據此,本文分析了相關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新時代高校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新時期的高校教育中,思政教育工作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促進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健康發展。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其思想道德體系的發展尚未完全未穩固,加之從緊張的高中生活中解脫出來進入到寬松的大學之中,需要適應生活、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此過程中其思想精神必然會出現一定的波動。而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以及獨立自主的生活,部分學生會出現思想上的危機,因此需要針對性的加強高校思政工作,將其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支撐,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擺脫思想危機的影響。其二,思想政治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組成要素之一,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新時期社會發展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而堅定的信念和先進的思想則是新時期人才必備的要素,而高校思政工作則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心念和理想的動力基礎,引導大學生更多的關注和了解當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進而形成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其三,思政工作有助于黨的政策、方針的貫徹落實,為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助力高校的持續發展。通過思政工作可以將黨的崇高理想、信念以及方針路線貫徹落實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使學生形成責任意識和歷史使命感。
二、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方法
(一)準確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新時代,對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應以黨委為基礎,只有加強黨的領導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所以各個高校的黨委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不僅僅要加強對思政工作的重視,同時還需要積極對學生、對教師進行領導,優化思政工作的整體格局,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對學生實施合理的價值引導,如此就能夠讓高校教師與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價值觀的政治因素與合理性,在這樣的氛圍的影響下,學生的身心發展將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
因此,準確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工作成效的基本條件,具體要點有二: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校應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因此,應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幫助學生夯實思想發展的基礎,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創造良好條件。二是踐行以人為本的原則。高校思政工作歸根結底是引導學生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須始終圍繞學生開展,以服務學生、關照學生的原則促進其思想水平、政治覺悟、文化素養、道德品質等方面素質的提升。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知現今中國以及世界的發展趨勢,意識到自身承擔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將個人理想追求和國家民族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身的力量。
(二)合理開展思政教育
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思政教育,從我國高校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如今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無論是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還是重研究生培養、輕本科生培養都完全的包括在其中,導致教師、學生、學生家長普遍重視功利主義,忽視了學生真正的發展,也沒有關注學生的思想問題,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就是因為高校未能合理開展思政教育,思政教育質量不高。針對這種情況,高校應明確思政教育的深刻意義,加強對本科教育的重視,同時應對立德樹人的具體要求進行貫徹落實,需要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上開展思政教育,讓學生們明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學生對政治問題的關注程度,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除此之外,在思政教育的開展過程中,還必須要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結合實際情況能夠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學校教職人員也就是輔導員,可以說輔導員與學生的聯系較為密切,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管理、對學生進行引導、對學生進行啟發、對學生進行幫助、為學生提供服務,所以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應以輔導員為主。毫無疑問,通過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能保證思政教育的質量,因為在很多時候,部分輔導員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并不注意思政教育的開展問題,所以必須要加強隊伍建設,對輔導員進行培養,制定《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提升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在培訓輔導員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與道德修養水平之外,還必須要讓他們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重視,不斷增強其責任感與工作能力,讓他們能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實施思政教育。而對于專門負責思政教育的教師來說,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也決定著學校思政工作的開展,所以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尤其是對于新入職的教師來說,必須要對其進行師德教育,并對師德考核的方式進行制定,為思政教育的合理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合理營造育人環境
思政工作的開展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形式,合理營造育人環境就需要完全的包括在其中。學校政工組織與相關的學校領導、教師應加強校園文化硬件建設,通過開展不同的教育活動塑造學校育人文化,例如,可以開展相關的宣傳報道,劇本具體活動,如學生最喜歡教師的評選、大學生年度任務等等,可樹立先進典型,加強宣傳,對育人氛圍進行營造,同時應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領,同時還可以較好地對學生的愛國熱情進行激發。
再者,需要加強思政工作隊伍的建設,不僅僅要結合實際情況搞好理論層面的工作,同時也必須要保證思政工作隊伍的能力與水平,讓具備專業能力與先進思想意識的工作人員全身心的投入到高校思政工作當中,發揮思政工作的作用并詮釋其價值,合理營造育人環境。除此之外,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只有思政隊伍的建設具備合理性,才能夠真正對優質育人環境進行創設,所以對于高校來說,必須要樹立加強思政隊伍的理念,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在每個學院內都配備專職的組織人員;高校中的教師人數較多,在眾多教師中有少部分是學科的帶頭人,除此之外,無論是教學科研骨干還是管理人員都包括在其中。
(四)對高校思政工作關鍵環節進行精準把握
一方面,推動思政理論課的創新。高校思政理論課的教學目標是立德樹人,助力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健康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落實。而基于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應積極推動思政理論改革創新,在保障其思想性、理論性的基礎上,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和形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確立具體的課程路徑,激發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另一方面,則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因此必須加強各方的交流溝通,并與廣大師生進行親密的接觸,精準把握理論和現實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工作方式的創新。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這一具備鮮明特征的教育場所內,只有保證思政工作的質量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教育的全面性,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高校應明確思政教育的深刻意義,加強對本科教育的重視,同時應對立德樹人的具體要求進行貫徹落實,需要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上開展思政教育。再者,學校與相關的學校領導、教師應加強校園文化硬件建設,通過開展不同的教育活動塑造學校育人文化。
參考文獻:
[1]王國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進宿舍的模式及實踐[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四).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192-193.
[2]曾志剛,張麥秋,黎敏娜,王亮成.論新時代高職院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的幾個關鍵舉措[J].中外企業家,2018(8):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