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曉武
【摘要】初中物理是學生初中時期較為難以理解的一科,該科目的內容比較空洞,且教學范圍廣泛。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不可采取單一的正向思維,應當適當的使用逆向思維進行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推動學生不斷創新思考。本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應用逆向思維的實踐進行分析,主要內容如下。
【關鍵詞】初中物理? 逆向思維;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074-01
逆向思維主要就是和正向教學思維相反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限制,從其他的角度和立場思考并分析問題。逆向思維的應用可以為人們解決日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其他角度思考,進一步創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育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師需要重視逆向思維的運用,引導學生在不斷思考中穩定發展。
一、應用逆向思維教學的必要性
由于初中物理知識比較籠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出現無法理解的狀況,導致學生效率下降,學習效果較差。傳統的教育教學多指導學生應用正向思維思考問題,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制約,過于死板,無法應用簡單便捷的方式解決難題,致使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為難點。因此,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合理的應用逆向思維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使學生的腦海里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及時明確物理規律,通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解決相關難題。逆向思維相當于發散思考,學生通過相反角度對問題進行剖析,包括問題的結果、過程以及條件等,引導學生靈活的創造全新的思維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具有較高的啟發性,是提高物理學習效率的重要內容。所以,初中物理教師需要積極應用逆向思維進行教學,改進學生的思維、思考方式,加深學生對初中物理的理解。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逆向思維的應用
(一)在課堂導入環節融入逆向思維
課堂導入是各個學科必不可少的內容,該環節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所以,初中物理教師需要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物理教師可以依托教材內容聯合逆向思維進行課堂導入,提出存在認知沖突或是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同學都產生濃厚的好奇心,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比如,教師在講解《浮力》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軟件為學生展現水面上漂行的游船、空中飛翔的汽艇以及死海上不會下沉的土著人,學生通過強烈的視聽覺刺激集中注意力聽講,教師這時可以提出問題,“死海為什么淹不死人?天鵝為什么可以漂在水上?船為什么不下沉呢?”這時,有的同學會回答“是有浮力的存在。”教師反問“如果浮力消失了呢?”同學們紛紛驚訝的回答“天鵝不能游泳了,會被淹死。”“船也不能在水面上行駛了。”教師及時追問“那我們生活中出現浮力的現象有哪些呢?”教師此時乘勝追擊,引入浮力的相關課程,學生均集中注意力聽講,紛紛激活大腦進行深度思考,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新課學習。因此,課題導入中逆向思維的應用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初中生的發散思維,促進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二)將逆向思維融入到新課程教學中
應用逆向思維在新知識的教學中可以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知識內容。初中物理教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就是物理規律和概念,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形成發展是從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實踐的認知關系。以往的物理教育教學中,教師多應用從左到右的定向思維方式,極度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導致逆向思維難以被學生接受。所以,教師在授課物理概念時可以通過逆向思維的應用加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將空洞的知識內容實踐化。比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時,可以應用逆向思維舉例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自行車騎行時主要是由于牽引力而前進,那誰知道是誰施加的牽引力呢?學生們都無法回答甚至難以理解這種問題。那么,教師可以通過逆向思維進行提問:為什么下雨時騎車或是開車容易打滑呢?若是車的后輪胎有人推動還會出現打滑的現象嗎?學生通過反向思考清晰的意識到摩擦力,且顯著提升了個人思考能力。因此,物理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思維定勢進行引導,使其逐漸轉變為逆向思維,懂得反向思考,促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物理規律和概念,幫助學生綜合學習水平穩步上升。
(三)在物理實踐中應用逆向思維
物理科目中實踐也是知識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多數物理規律經過實驗后可得出。所以,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重視物理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在物理實驗中懂得逆向思考,進而促進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光的折射》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反問學生“光到底能不能折射?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出現光的折射?”教師及時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制定實驗計劃,積極實踐。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后,需要小組進行探究總結,結合個人意見和想法,選出小組最終結果。該過程需要教師全程監督并引導學生逆向思維思考,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總結
為了保證初中物理科目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轉變思維方式,提升個人綜合水平,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新課學習以及實驗教學中積極融入到逆向思維,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將籠統的物理知識內容通過實踐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袁欣. 逆向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4):P.131-131.
[2]崔麗娟. 翻轉課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 創新教育研究, 2020, 008(002):P.243-246.
[3]郭衛明. 試論"逆向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 教師, 2020, 000(002):66-67.
[4]池小鵬. 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和實踐研究[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9(6):0166-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