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啟宏 于海燕
[摘要] 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更好地服務于患者以及醫療,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公立醫院改革對醫院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醫院提供了更加科學的網絡建設平臺,在醫院信息系統平臺中,通過對患者的信息采集、存儲等,進行集中管理,同時生成患者的電子病歷,連載于醫院的信息平臺,將不同系統的信息進行統一集成、整合,供醫護人員查看、編輯等工作。提供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務平臺,使該院信息化建設邁向新的發展軌跡,提供了新的醫院管理方向,可提升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從而降低醫療差錯,且有效合理控制醫療成本,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該院醫療、教學等提供了優質的信息服務。
[關鍵詞] 醫院管理;信息化建設;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7(b)-0116-03
Talking abou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Hospital Management
LIAO Qi-hong, YU Hai-yan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At this stag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dical technology,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patients and medical ca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value in hospital management.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and provides hospitals with a more scientific network construction platform. I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centralized management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storage of patient inform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patients information is generated.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re serialized o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platform, which integrates and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systems for the viewing and editing of medical staff. To provide a safe, fast and effective service platform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towards a new development trajectory, it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which can improve medical quality and work efficiency, thereby reducing medical errors, and effectively and reasonably control medical costs, alleviating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medical services and teaching in the hospital.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深化醫療改革對于醫院這個醫療行業的主體而言是通過自身的革新來不斷適應政策的變化[1]。主要措施為推動信息化建設,開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強醫院管理,而信息化手段還可以幫助醫院通過整合資源,優化管理流程,實現降成本增效率的效果[2]。實現信息系統匯總、分析得到的各類數據對醫院的最高領導層所做的決策起到了輔助作用,這將使得醫院在醫療市場中掌握先機和主動[3]。加強信息化建設,院內各部門共享平臺,進行統一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服務質量,降低患者的就診時間,真正做到以服務患者為中心,方便群眾就醫,提高醫院競爭力,促進社會和諧[4]。
1? 醫院管理中信息化建設必要性及意義
1.1? 提升醫院管理水平
醫院通過信息化的方法,優化服務系統,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管理,降低醫療差錯等狀況的發生,提升整體的醫療效果,做到優化就醫流程,為患者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實現自動化辦公[5]。同時醫院領導層也是要借助于計算機信息系統獲取實時的數據和決策依據。由此可見,醫院通過信息化管理,真正提升效益和管理水平,可持續發展。
1.2? 醫院信息化是實現遠程醫療的基礎
遠程醫療技術實現新技術與醫療的有機融合,可通過遠程醫學教育、建立多媒體等的技術手段,使治療過程不受空間、時間等的限制[6]。醫學專家和患者間可實現面對面的溝通,對相應的疾病以及癥狀進行分析,有利于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時間和財力的節省,特別是我國各地區的醫療水平參差不齊,醫療技術骨干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農村和山區相對比較落后,遠程醫療則很好地解決這個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的問題。遠程醫療的優點還不止以上的這些,它還可以實現遠程醫學教育[7]。而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醫院信息化,所以說,醫院信息化是重要的支撐基礎。
2? 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
2.1? 就醫流程更便捷
醫院信息化建設中,不僅提升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對患者而言,實現患者共享就診信息,通過就診卡上的數字就可直接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通過系統就可進行醫囑的下達、處方打印等工作,便捷了患者排隊掛號等就診流程,節約了患者的就醫時間,加強對患者的相關告知(用藥、檢查、自費項目等),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患者也可直接通過自助機器進行掛號、檢查報告等的查看,附近配備志愿者為患者服務,到達相應的診室后,通過子系統上傳患者的信息,向相應的診室以及病房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8]。對于住院患者,患者住院期間產生的醫療費用,都是通過醫囑執行后后臺核算產生,保護患者的經濟效益。
2.2? 提升工作人員服務質量
信息化建設的實施,不僅是診療程序的相應簡化,而且使醫護人員、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保證患者治療期間的安全和健康。以往傳統的就診方式,首先需要進行掛號,然后由醫師診斷,再進行相應的檢查,各個環節和流程間無法有效銜接,這導致每個流程間患者的疾病信息無法共享,而患者就診中也浪費大量的時間。且部分病情較重患者因無法及時就診治療而病情加重。而醫院信息化管理的應用,在病史、護理書寫規范上,降低醫務人員反復書寫等工作,可直接通過住院信息平臺進行電子書寫,使醫務人員有更多的時間關心、照料患者的病情,提升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優化服務質量。另外,在醫生書寫的處方單或下發的檢查單中,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嚴格的核查,杜絕劑量、名稱等錯誤書寫,提升處方書寫質量[9]。實現就診、診斷及檢查期間相關信息的共享,在患者入院后只需利用系統錄入其信息即可,這保證各工作環節間的有效銜接,不僅提高院內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整體服務水平,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3? 提高工作人員素養
以信息化建設為基礎的醫院,工作人員均需要在計算機的輔助下進行相應的工作,且計算機也廣泛應用在醫院各科室。為了強化信息化建設在醫院中的應用,提高工作便利性,需要各工作人員的良好配合,所以提升其綜合素養和技能至關重要。因此,醫院應定期組織計算機及其他先進技術的培訓,增強其醫療專業知識,并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從而減少或避免在工作上出現差錯,導致風險事件發生。同時,也要強化對工作人員各設備的操作流程和技巧,使每位工作人員都能夠熟練操作醫療設備,減少對院內相關設備的損害。通過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使其在工作中能夠以患者為中心進行相應的工作,從而使患者得到優質服務。
2.4? 提升經濟效益
在醫院的經濟管理中,增收節支是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下,會出現數據不全、計費不及時、不準確等現象,無法從根源上控制醫療成本。醫院信息化建設實現全方面的成本核算,對門診、急診、住院收費系統中,分別進入相應的子系統中,確保在核算科室成本、效益等方面進行合理且有效的監控[10]。同時,醫院管理系統是較繁雜的系統,涉及各個領域,加強對科室內的物資、經費等管理,顯著降低成本以及資源的浪費,通過信息化系統進行相應藥品價格等的監控,確保院、科核算醫療成本、效益的清晰可見度。因此,在保障醫療服務的基礎上,做到用藥節約、耗材節約,在物資、成本管理中,對庫存量進行記錄、核算,避免不必要的流失,在物資等方面實現效益最大化。
2.5? 提升管理水平
醫院信息化管理中,各科室在面臨決策時,可通過科學調研,對信息化系統中的數據、流程等進行客觀分析,選擇條件進行篩查和判斷,最終作出最合理的決策。通過信息平臺建設管理,因有流程化、數據化的特點,為醫院內各科室提供了可行性方法,降低決策風險。質量管理用于持續改進產品、服務的發展戰略,它的全部活動過程是按照PDCA循環,在一輪循環中解決一部分問題,而沒有能夠解決問題將進入下一輪的循環。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往往也離不開PDCA循環,從而使其目標能夠得到不斷改進與完善。而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夠進一步實現PDCA在醫療行業中的應用。對科室主任、業務部門主管等戰術執行層以及醫生、護士等操作層所關心的信息也進行分析監控。
PCA系統的作用概括起來就是,強化安全與質量,讓管理更有效,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有效貫通:將醫院的戰略、計劃、目標、預算進行橫向(業務領域)與縱向(業務部門)貫通,將預算計劃值與執行結果貫通比較;將醫院的各類數據資源(HIS、LIS、HRP、EMR、PACS、病案系統及同行外部比較數據等)整合貫通。
(2)有效監督:通過與業務系統無縫銜接,即時監督醫院的整體質量與安全;通過業務過程中與預算、計劃、目標指標等的即時對比,有效控制業務過程按目標運行。
(3)有效管理:通過PDCA管理循環的良性驅動,促使醫院的醫療質量水平、運營管理能力、醫院整體績效不斷提高。
其特點如下:①強化了安全和質量。系統除了涵蓋衛生部對各級醫院的評審指標及相關業務主題進行分析外,還將承載眾多的管理思想:運用戴明的PDCA循環的質量管理理論提升醫療質量及安全管控水平、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平衡計分卡理論,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以及標桿分析法的使用,可以向同行同業的最高業務水平看齊,達到提升業務和管理水平的目標[11]。
②整合多種應用。醫院的工作均具較強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因此在進行工作的同時,不僅應重視關鍵內容,也應注意各個工作中的小環節。在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員可采用網絡技術整合院內的各種信息資源,使這些信息資源能夠在醫院的發展中發揮重要價值,從而使醫院內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提高[12]。信息系統的應用除了提供基于BI技術的數據監控、業務分析應用外,還集成了醫院戰略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多個專項應用,并且將計劃、監管和分析與具體業務系統(例如HIS與HRP)貫通,實現了醫院決策層(院長等)的管理理念迅速、有效反饋到執行層(部門主管、科室主任)和操作層(醫生、護士等)人員,并且能夠實施有效的監管,實現醫院運作的良性循環。在網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國內各醫院應重視彼此合作和交流,能夠充分認識信息互通對醫院發展的重要意義,利用信息互通進行相應的溝通和交流,同時提高醫院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通過多種方式對信息進行收集,保證各醫院間信息的共享,這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便利,同時促進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結語
隨著我國醫療體系的深入改革,對醫院管理的科學性要求逐漸升高。在醫院的管理中,建設信息化系統,可有效提升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提高醫療質量,不僅可以提升物資等資源的合理使用,降低醫療成本,又能優化醫務人員工作流程以及醫療服務,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簡便了患者的就醫流程。因此,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的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醫院帶來了直接經濟效益(減少藥品、物資、材料的流失,提供的增值收入)和間接經濟效益(內部人員的工作效率等)。因此,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的長期運營、發展中,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促使醫院能夠得以更加良好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柳,孫夢真.淺議信息化建設對醫院檔案管理發展的推動與作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6):151-152.
[2]? 趙然,楊川,王慧卿.醫院人事考勤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與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9,39(9):52-54.
[3]? 鄒娟,高波,黃定明,等.信息化建設在口腔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J].當代醫學,2016,22(10):11-12.
[4]? 孫超偉.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8):82-83.
[5]? 何西華,王龍,王均偉.推進散貨智能無人理貨系統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嵐山港務有限公司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探索和實踐[J].產業創新研究,2019(2):25-26.
[6]? 黃輝華,余昌胤,張年,等.基于扎根理論的醫院管理者視角下醫師多點執業現存問題及對策的質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1):91-96.
[7]? 王毅,劉洪偉,霍風霖.新形勢下北京市防汛抗旱及水旱災害防御信息化建設思考[J].中國防汛抗旱,2019,29(3):5-8.
[8]? 夏寧川,王體春,陳坤.醫療聯合體模式下實施分級診療的現狀調查及其對醫院管理的價值分析[J].重慶醫學,2019, 48(2):349-351.
[9]? 呂蘭婷,林夏,傅金瀾,等.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醫療質量及效率研究:基于某三甲醫院術前平均住院日分析[J].中國醫院,2019,23(8):25-27.
[10]? 李曉翠,張燕美,李雪薇.區辦市管醫院管理模式對區級三甲醫院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2):1542-1545.
[11]? 姚超,楊俊體,武新穎,等.基于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醫院信息化建設推進機制的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 16(7):99-101.
[12]? 劉鳳玲.地市級公立醫院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現狀及新醫改視角下的對策[J].微創醫學,2019,14(2):140-142.
(收稿日期:2020-04-17)
[作者簡介] 廖啟宏(1981-),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醫院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