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枝花
【內容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對于初中歷史學科來講,需要通過多項教學工作的落實和學習工作的落實,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素養就是初中歷史核心素養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史料實證素養在培育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進而在多想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引導同學們利用相關文獻以及實物資料進行簡單的實施考證。通過史料來感悟歷史,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歷史知識認知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提高初中歷史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史料實證 策略
俗話說得好,歷史就是過去的現在。歷史學科的學習和同學們生活距離較遠,為了進一步促進初中歷史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就需要運用史料實證的方法來引導同學們借助相關資料以及歷史實物來更加直觀、有效地感悟歷史進程。與此同時,運用史料實證的方法也可以很好地增強歷史教學內容的可信度,進一步增強同學們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所以,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講,需要通過一定方法的落實來提高同學們的史料實證素養,帶領他們打開歷史探究學習的大門,增強歷史學習的興趣。
一、實物展示,豐富學生史料認知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實物展示的形式來豐富教學素材,帶領同學們通過展示的歷史實物來更加深刻的認知這一段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是歷史的車輪往往會留下一些印記,這些留下來的歷史生物,可以很好地印證歷史發展的一些特點。所以在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有目的的收集一些歷史實物或歷史實物模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展示,在同學們積極主動觀察考究的過程中思考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進而結合本節課的歷史教學內容有效地進行分析論證。
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節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相關的較為常見的歷史實物或模型來為同學們進行展示。歷史實物或者歷史實物模型可以進一步拉近歷史學習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距離。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史料認知,增強他們的史料實證核心素養,教師可以收集一些毛主席紀念章或者一些開國大典的小紀念品。如果沒有這些真實的紀念品,一些實物模型也可以起到展示教育的作用。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更加直觀的感知新中國成立的特定歷史背景。通過教師的一邊展示一邊講解,有效地豐富了同學們對于這一階段歷史的感悟,進而通過學習形成較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就是要以飽滿的勁頭投身于學習活動之中,為國家做貢獻。通過實物的展示可以有效地提升同學們的史料實證素養,與此同時,也可以在課下引導同學們收集相關實物資料,進一步提升史料實證素養。
二、影像教學,探尋歷史發展過程
對于初中生歷史史料實證素養培育來講,初中歷史教學也需要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的歷史影像展示來豐富同學們對于特定時期歷史現象的認知。雖然很多階段的歷史同學們無法直接通過實物進行感受,但是在豐富生動的影像資料中,他們也可以有效直觀的獲取一定的信息。在影像教學的基礎之上,同學們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從教材中繼續探尋歷史發展的過程,逐漸形成歷史史料實證素養。
在學習《鴉片戰爭》這節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影像教學來有目的的培養學生歷史史料核心素養。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選取電影《鴉片戰爭》的一個片段帶領同學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鴉片戰爭發生的歷史背景以及當時清朝的腐朽統治。電影片段可以進去,同學們強烈震撼的視覺效應,引導同學們更加積極主動地來探尋清朝末年這段歷史發展的具體脈絡。與此同時,也可以更加形象生動地向同學們描述本節課的具體內容,增強歷史史料學習的可讀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史料實證核心素養。
三、研讀文獻,深入理解史料信息
歷史史料實證素養的形成離不開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研讀。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接觸歷史學習的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選擇一些有價值的短小精悍的材料來引導同學們研讀探究。還需要指導同學們逐字逐句地進行深度理解,尤其是對于一些文言文中較難理解的內容需要詳細講解。這樣同學們在研究歷史文件的過程中,才能夠進一步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得出科學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歷史史料實證素養,提升對于歷史學科學習的認知。
在學習《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研讀文獻的形式來引導同學們更加具體的了解清朝建立初期在社會經濟多方面的具體發展實施。教師可以展示四則歷史文獻材料,引導同學們通過研讀來得出一些結論。材料一:清軍入關之后,逐步建立起對于全國的統治……設置臺灣府、駐藏大臣和伊犁將軍……學生通過研究可以得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清朝初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安定可靠的政治前提。材料二:清朝初期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鼓勵農民開荒種糧。學生通過研究文獻可以得出統治者注意調整統治政策,注重休養生息。材料三:原產于南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作物在明朝引入中國之后,在清朝初年大規模廣泛種植推廣。同學們得出了清朝初期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材料四:明朝經濟為清朝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離不開廣大勞動人民辛勤勞作。同學們研究之后發現前期的基礎也對清朝初年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學們通過研讀歷史文獻能夠有針對性地總結特定歷史事實,獲得了一定的史料實證核心素養。
四、考察學習,增強學習直觀感受
歷史學習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語言文字的探究,在有條件的地方如果能夠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實地參觀教學學習,那么就可以更加高效率的提升,同學們對于特定歷史條件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發展的認知。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一階段的歷史發展具體過程。考察學習活動,需要教師提前進行周密的部署和規劃,既可以由教師帶領同學們進行參觀講解學習,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觀學習,增強直觀感受,培養史料實證核心素養。
在學習《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這一節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同學們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具體歷史事件,深度認知唐朝時期的文化,對于日本文化的影響,進一步總結玄奘西行的具體影響,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增強同學們對于這一階段歷史文化交流的認知,進一步形成較為扎實的史料實證核心素養。陜西地區的學生可以在教師周密部署安排之下,到陜西省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其他地區的學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機會到陜西省博物館進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能夠在老師或導游的解讀之下,認真觀看這一時期的歷史文物。在以唐三彩為代表的歷史文物學習參觀的過程中,深刻認知中外文化交流的頻率之大,友好交流促進了中國與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了雙邊社會協調發展。
史料實證素養的培育有利于促進中學生更加科學深度的學習歷史知識,增強他們對于歷史現象和問題的考證能力。進而在翔實的歷史資料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對于歷史知識的認知。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有必要認真研究史料實證素養培育的方法,帶領同學們在課堂內外參與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史料實證素養培育意識,進而通過不斷的練習和能力提升進一步提高初中歷史知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峰.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244.
[2]沈春華.統編初中歷史教科書圖片史料的“開發”策略———以《耕獲圖》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0(03):44-46.
[3]錢惠娟.初中歷史教學運用數據史料的實踐探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23):77-80.
[4]齊美玲.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22):46-47.
[5]謝雨君.基于史料實證素養的初中歷史探究學習有效實施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6]曾哲.課程標準下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史料教學探析[D].延邊大學,2019.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