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涵
摘 ? 要: 優良家風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團結的要素,也是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石。弘揚優良家風與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契合性。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應積極探索將弘揚優良家風融入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做優良家風的研究者、實踐者、傳播者,為貫徹落實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凝聚強大正能量。
關鍵詞: 輔導員 ? 優良家風 ? 價值觀 ? 思政教育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1](201)。家風作為家庭的主旋律,是一個家庭乃至整個家族的行為規范和價值準則。家風一旦形成,每個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到影響,同時優良的家風還具有延續性和繼承性,對家庭成員的子孫后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程中,孕育和積淀了以忠誠、孝順、勤儉、崇廉、尚禮、重學、敦厚、和睦、仁愛、公義等為價值取向的優良家風,為中華傳統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新時代應當傳承弘揚的優良家風核心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盵2]總書記認為:“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盵3](177)良好的家風能夠貫穿一個人的一生,予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并指引個人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做出正確的選擇。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搞好了,整個社會才能風清氣正。
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應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優良家風,充分發揮育人價值,是很重要的切入點。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更應努力成為優良家風的研究者、實踐者和傳播者,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優良家風這一載體,進一步得以傳承和發揚。
一、輔導員是優良家風的研究者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輔導員隊伍理論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大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高低。新的歷史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些新的機遇和挑戰,客觀上呼喚高校輔導員隊伍朝著專業化的方向邁進。輔導員在工作中應主動思考研究,把握黨的教育方針和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和規律,逐步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以家風教育而言,輔導員要將優良家風落實到對學生的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應當對優良家風的資源有深入、系統的了解。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有重視家庭的傳統,優良的家風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資源,著名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誡子書》《曾國藩家書》及“周公誡子”“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典故都是優良家風的體現,在一些流傳下來的地方志、家譜等文獻中有很多關于家風家訓的記載,內容豐富、價值深遠,蘊含了古人對于思想道德、倫理規范、行為操守等方面的基本原則,是新時代重要的育人資源。另一方面,受中國古代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制約,傳統的家風家訓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不科學、不合理、不全面的弊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在弘揚優良家風的過程中,還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既重視傳承又重視創新,使優良家風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在高校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的過程中,輔導員要承擔研究者的角色,對傳統家風家訓文化,站在新時代的立場上開展深入研究,對其加以整理,進行甄別,精選其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合的內容,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優化家風文化的資源。傳統家風中的一些封建教條思想,如愚忠觀、尊卑思想、貞節觀等已不符合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加以摒棄,如誠信做人、奉獻社會、矢志報國等精神,是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育人價值的,應當大力弘揚。高校輔導員在弘揚優良家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學習,加強研究,不能將傳統家風當做教條固化,在結合時代特點的基礎上有所取舍,讓優良的家風緊跟時代的步伐,使之更好地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
二、輔導員是優良家風的實踐者
司馬光在《居家雜儀》中曾囑告家人:“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御群子弟及家眾?!盵4](107)強調一個家族的家長、長輩在教育家人、后輩中的示范作用。家風教育既是言傳,又是身教,周恩來對家族中的晚輩一向視如己出,對他們的要求非常嚴格,并定下了“十條家規”,要求晚輩不能以公謀私,不能搞特殊化,周恩來更是從自身做起,始終將自己作為人民的勤務員,不為個人謀半點私利,晚輩在他的要求下嚴格遵守“十條家規”,不越雷池半步[5]。從上述事例可見,家族中的長輩能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是優良家風能否得以傳承和弘揚的重要因素,只有先“正己”才能后“教人”。
學生進入大學階段之后,自然地弱化了與原生家庭的關聯,高校教師的師表作用對于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至關重要??梢哉f對大學生而言,老師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校園學習生活中的“家長”角色。教師的價值觀念、言行舉止都會對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產生影響。
在大學階段,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是輔導員。輔導員除了對學生在學習上的關心督促之外,還會在生活和思想上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輔導員見證了學生在大學中的成長與進步,與學生建立起了較為深厚的感情。在學生的心目中,輔導員的形象通常是較為“高大上”的,因為輔導員知道的事情總是比學生多,無論是學習上、生活中還是思想上,但凡大事小情,學生第一個求助的對象往往都是輔導員,可以說,一個認真負責、被學生認可的輔導員,也是所帶學生心目中的“大家長”。輔導員在弘揚優良家風的過程中,應自律和自行,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輔導員應當身體力行,將優良家風貫穿自身的行動實踐中,發揚“三省吾身”“過勿憚改”“慎獨慎行”的精神,以優良的家風規范思想言行,涵養教育初心,培養職業道德感,為學生起到榜樣和模范的作用。
三、輔導員是優良家風的傳播者
新時代大學生以“95后”“00后”為主,大多是獨生子女,且多成長于優渥的環境中,被家中長輩圍著轉,在溺愛、嬌慣的環境中長大,再加上互聯網時代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使很多大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特點,在大學集體生活中,許多矛盾沖突因之而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大家”與“小家”之分,一個輔導員所帶的年級、班級是廣義上的“家”,輔導員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弘揚優良家風,培育桃李棟梁,是輔導員作為“家長”應盡的責任。但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優良的家風不是冰冷的教條,弘揚優良家風更是一項繁復、系統的任務,需要長期不懈地加以堅持。高校輔導員不僅要做弘揚優良家風的研究者、實踐者,更要成為優良家風的傳播者。
高校輔導員作為優良家風傳播者的角色,應著力于推動兩方面工作:一是豐富家風教育的內容、創新家風教育的形式,增強優良家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暢通家校聯系,形成家校聯動,營造全員育人的家風教育氛圍。
優良家風的資源是豐富的,家風教育內容應該是豐富的。高校輔導員應充分把握自身的工作性質,以“第二課堂”等形式為載體豐富家風教育的內容??梢岳冒鄷?、黨團活動、社團文化節等方式,開展家風知識的宣講、競賽;可以利用假期社會實踐,讓學生切身感受地方優良家風文化的魅力;可以將革命偉人的紅色家訓融入家風教育中,用紅色文化資源推進家風育人。在新時代弘揚優良家風,還應符合新時代對于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新要求,大學生在什么地方,思想教育工作就開展到什么地方。輔導員在開展家風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載體作用,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QQ、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助推優良家風的傳播,使學生既能在線下,又能在線上接受優良家風潛移默化的滋養。
優良家風的傳播,還需借助家校共育合力。高校雖然是育人的主陣地,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任何一方面責任的缺位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都是不完整的。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家庭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家庭背景及成長環境對于個性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一個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為人處事的態度或多或少帶有原生家庭家風的烙印。近年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但家風建設卻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視,甚至不少家庭或者家族之中優良家風的傳承上出現了斷層的現象[6](326)。輔導員應充分利用與學生家長打電話、網絡溝通及家訪等形式,讓更多的家長認識到優良家風的重要性,主動踐行優良家風,創造和睦的家庭環境,使優良家風的傳播面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地發揮原生家庭家風家教的育人優勢。同時,輔導員在與學生談心談話時,更要注重了解他們家庭,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引導他們學習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優良家風的正面影響,抵制不良家風的負面影響,通過家校共育、多措并舉,學生受到更為全面的家風教育。
四、結語
大學階段正是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更是決定了未來社會的價值走向。因此,培養青年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十分重要。優良家風所傳承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做人做事的態度、為人處世的風格直接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并將決定其一生的工作態度和生活方式[7](107)。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下,我們更應重視優良家風,傳承優良家風,弘揚優良家風。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是有責任、有義務研究好、踐行好、傳播好優良的家風,引領青年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人生價值和理想信念[8](108)。
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落實新時代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包括輔導員在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大力推動傳承和弘揚包括優良家風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更好地促進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參考文獻:
[1]王福山.家風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一性及現實途徑研究[A].余斌,佘遠富,主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叢(第5輯)[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8(02).
[3][清]陳宏謀,著.五種遺規[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
[4]師曉娟.基于優良家風傳承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
[5]張東明.周恩來的十條家規[N].人民日報,2015-04-21(18).
[6]張俊國.習近平的家風觀略論[A].當代中國研究所,編.張星星,主編.新中國治國理政歷史經驗:第十七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8.
[7]師曉娟.基于優良家風傳承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
[8]王倫剛.將優良家風家訓融入大學生“三觀”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濰坊學院學報,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