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春明 劉娟
摘? 要: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傳授職業知識、提高職業技能、培養職業素質,以期學生畢業之后能快速地適應社會各行各業的工作需求,從而達到學有所成的教學目標。因而,相比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更重要的目標,基于此,筆者以電子信息專業為例,就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之間的關系及對策進行簡要探析。
關鍵詞:職業教育? 職業學校師資提升? 職業學校隊伍建設? 學生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a)-0136-03
Abstract: The training goal of vocational schools is to impar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e vocational skills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quality,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walks of life and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achieving success after graduation.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he 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a more important goal.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take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improve; Vocational school team build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1? 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現狀與學生實踐能力之間的關系
《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由此可見中等職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而職業學校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與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教師的能力結構對學生實踐的影響
現如今,職業學校電子信息專業的教師多為高等院校本科以上的畢業生,一般在畢業之后即與學校簽訂聘用協議任教,缺少在社會上和行業內工作的經驗,甚至部分教師的相關資格證在任教過程中考取。因而,教師的能力結構上更側重于扎實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相對薄弱,教師實踐經驗的匱乏難以滿足學生實踐能力發展的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出現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不過關,在畢業之后難以適應本專業的工作需求。
1.2 教師專業領域對學生實踐的影響
據統計,職業院校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教授的專業科目并不是自己求學階段學習的專業方向。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對專業的設置不盡相同,專業的培養方案也有很大的差異,在電子信息專業的設置上尤其明顯,有的專業名稱間相差幾個字在培養目標上卻有很大差距,有的專業名稱差異很大,但培養目標卻相類似,由此造成的“教非所學”現象。另一方面,職業學校教師所學的專業領域和學生的專業需求不相匹配,部分專業教師供大于求,部分專業教師供不應求,導致職業院校的教師所教科目與自己的專業方向不相符合。教師“教非所學”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對所教專業的不熟悉難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榜樣,在學生的專業實踐中難以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學生將花費更多的精力摸索自己的專業發展道路。
1.3 教師企業實踐經驗對學生實踐的影響
教師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能對學生的實踐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能夠提前預測學生在專業實踐中可能會犯的錯誤,防患于未然,并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完成社會實踐,提早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以適應市場和企業的專業需求。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在面對教師企業實踐時經驗缺乏,會選擇和企業合作,臨聘企業中的技術骨干給予本專業學生技術指導。由于中等職業教育管理體系和人事管理的諸多硬性要求,相關人員的待遇難以落實,福利難以保障,企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合作頻頻受阻。現如今中等職業學校更多的是采取企業技術員兼職的形式對該校學生進行相關專業實踐的指導。
1.4 教師知識老化對學生實踐的影響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形勢呈現日新月異的發展,加上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了知識的更新速度。而中職教師一般身兼數職,繁重的工作壓力,使得在專業知識方面難以跟隨時代潮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就造成學生專業學習落后于市場的發展。理論對實踐起到指導作用,落后的理論知識難以適應當代社會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致使學生畢業之后的專業信息和時代的要求之間產生差距,難以滿足市場崗位的專業需求,給學生的求職造成困擾,給企業的招聘帶來麻煩,影響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應該提升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專業素質過硬、專業能力過強、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
2? 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與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對策研究
中職學校的招生對象多為在初中階段成績不理想、基礎知識不扎實、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將各方面發展不太理想的學生培養成符合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實踐能力夠強、專業技術夠硬的專業人才,對職業學校而言是非常嚴峻的考驗。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是完成這一艱巨任務的關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2.1 以實踐為基準,注重職業學校教師的人才引進
自教師公開招聘政策實施以來,教育領域吸納了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通過在招聘細則中對教師專業方向、工作年限、學歷學位等的各項規定,大大提高了教師隊伍的專業性。除此之外,職業學??梢愿鶕拘5奶攸c,針對性地實施多項人才引進戰略,組建一支高層次、高標準、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2.2 跟市場接軌,加強師資隊伍培訓
現如今,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的培訓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一是繼續教育,中職教師在學校的支持下或自身強烈的學習意識的驅動下接受繼續教育。二是學校組織的培訓,為了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院校也會適時組織教師培訓。三是國家、省市的培養方案中組織的定期的教師培訓,一般安排在暑假或大的節假日時間。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前提是教師親身實踐或通過講座、培訓等多種形式了解市場、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實踐要求,如學??梢圆欢ㄆ谄刚埓笮推髽I資深的工程師或技術員對教師進行培訓或者舉行座談會的形式,密切教師與市場之間的聯系,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做準備。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和企業合作,在暑假或寒假安排教師到企業內跟崗培訓,一方面,可以讓教師更真切地感受到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方向,切實體會到指導學生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接觸到先進的技術和發展前沿的第一手資料,教師與時代接軌,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適應時代、市場的發展需求。
2.3 創新性地改革師資隊伍構成,保障學生實踐能力長足發展
中等職業學校的師資隊伍應從專業方向的結構分布、年齡結構分布、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比例分布等多方面進行創新性的改革,鼓勵教師在自身專業領域之外,輔修其他專業方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學校適時調整年齡構成,保障老中青教師的分布比例,給予年輕教師更多的成長空間,為學生實踐能力的長足發展提供保障,控制好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比例構成,積極吸納社會行業的專家、資深工程師、技術員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做好兼職教師的管理工作,保障學校教學活動的平穩運行。
以電子信息專業為例,要想組建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首先要完善師資管理體制,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一是至少配備一名專業帶頭人,對其學位、職稱、工作經驗均做出相應的要求,而且是電子信息專業行業內的資深專家學者,有豐富的電子信息的實踐經驗,并且能根據市場的要求快速、準確地調整學生的培養方案和創新性地改革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方式。二是骨干教師若干名,骨干教師除了學位、職稱、工作經驗地必要要求之外,還應具備能獨立完成至少一門專業課的教學并能帶頭完成至少一門課程的設計,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行業實踐經驗。三是復合型教師和兼職教師,這兩類教師首先要滿足學位、工作經驗等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能夠勝任電子信息專業的教學工作,在學生的實踐中能適時地給出針對性的建議。同時完善職稱晉升的標準,激勵教師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
3? 結語
中等職業學校的高效發展,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關鍵。通過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研究,從人才引進、師資培訓、教師體制改革等多方位入手加強中職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中職教師的綜合素質,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中職學生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是我國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趙靜.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
[2] 李鵬.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實踐能力提高方案探討[J].亞太教育,2016(7):243.
[3] 李曉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能力培養初探[D].東北科技大學,2019.
[4] 高宏宇.關于中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9(21):77.
[5] 陳國松.中職學校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現狀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8(19):45.
[6] 韓霞,倪永霞.淺談中職學校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