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芹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幼兒教育迎來了全新的教育要求和目標,如何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挖掘更多的教育資源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田園資源作為一種生態化的教育資源,恰好能夠滿足游戲化教學的基本要求。鑒于此,廣大幼兒教育者必須要加強對田園課程建設的重視,將更多的田園資源融入幼兒教育活動中,爭取在增強游戲化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從而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田園課程
近年來,“田園課程”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和重視,加強田園課程建設,不僅有助于豐富教育資源,而且能推動游戲化教學的深入發展。幼兒正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將田園課程引入幼兒教育中,能夠使幼兒獲得更多實踐和探索的機會,有助于促進幼兒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顯著提升,從而為其今后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本文針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田園課程建設進行分析和研究,闡述了具體的實踐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一、圍繞游戲化教學確定田園課程建設目標
游戲化教學從根本上滿足了幼兒愛玩的天性,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因此,在建設田園課程的過程中,廣大教育者首先就要明確課程建設的目標,將游戲化教學的根本目的作為參考依據,以便更好地落實游戲化教學的基本要求。[1]一方面,田園課程的建設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其他教學資源相比,田園資源具有較強的生動性和開放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就要求廣大教育者必須要充分發揮田園資源的優勢,利用田園資源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以便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另一方面,田園課程的建設需要平衡理論指導與實踐教學,促使幼兒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以便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幼兒參加“保護大自然”的實踐活動,引導幼兒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撿垃圾”比賽,以此為幼兒提供更多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滿足幼兒愛玩的天性,而且能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從而更好地實現游戲化教學的根本目標。
二、根據游戲化教學選擇田園課程建設內容
田園課程的內容選擇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學習情況,這就要求廣大教育者必須要加強對課程內容的挑選,盡量站在幼兒的角度選擇合理的內容,從而提高田園課程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首先,教育者所選擇的田園資源必須要能夠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獲取知識,從而落實游戲化教學的基本要求。[2]其次,教育者所選擇的田園資源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能夠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歷,爭取在降低幼兒學習難度的同時,也能強化幼兒教育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為幼兒介紹各種蔬菜和瓜果時,可以帶領幼兒到附近的農場或種植基地進行參觀,促使幼兒直觀地感受到蔬菜瓜果的生長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聯想自己的生活經歷,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蔬果進行種植,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三、結合游戲化教學創新田園課程實踐方式
要想確保田園課程建設的順利實施,有效的實踐方式必不可少。首先,幼兒教育者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田園資源和活動空間。田園資源指的是與教學活動相關的教育材料,比如樹枝、鮮花、種子等,通過這些資源,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更多正確的認知,同時也能加強幼兒教育與大自然的緊密聯系。而活動空間是指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場地和區域,比如種植區、采摘區、觀賞區等,讓幼兒在不同的游戲區域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從而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其次,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游戲方式,比如田園勞作、田園探索、田園繪畫等,爭取在增強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3]例如,在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田園故事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幼兒在環保故事中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從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田園課程建設面臨著全新的發展目標,只有將田園資源與游戲化教學相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有效價值。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要大力推廣游戲化教學模式,充分挖掘田園資源,并將其滲透到游戲化教學中,爭取在完成教育任務的同時,也能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從而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君.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田園課程建設探究[J].綜合園地,2018(12).
[2]胡丹.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田園課程建設探究[J].素質教育,2018(3).
[3]劉瑛.學前教育均衡發展視野下的農村自然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