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媛媛
摘 要:通過基于不同情境下的體驗式朗讀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在創設不同情境下指導學生體驗情境,以達到促進學生朗讀能力提升的目的。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情境和在不同情境中體驗人物的表達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朗讀的熱情和興趣,提高朗讀的效率。
關鍵詞:情境;“體驗式朗讀”;課堂效率;運用
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跟錄音讀,一起朗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但僅僅是為了讀而讀,流于形式。使用簡單的朗讀教學形式應謹慎,而在不同情境下的體驗式朗讀應值得關注,使學生有體驗,使朗讀有效率。
一、小學英語課堂中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重視度不夠
培養學生正確的朗讀能力非常重要。但是,教師對朗讀不夠重視。小學英語教學中,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重難點的設置都是圍繞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型。如:牛津譯林版英語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教學目標的設定:(1)能聽懂、會說、會讀單詞snack bar,a cup of coffee,a glass of juice,a glass of milk,a hamburger, noodles,a sandwich;(2)能聽懂、會說、會讀,會說日常用語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What about you? Anything else?(3)能正確地理解并朗讀對話內容,并能初步運用本課所學的詞匯和日常用語進行點餐。雖然也有朗讀對話內容的目標,但是未說明具體明確的朗讀要求。僅僅是要求學生會讀而已,表明教師對朗讀以及朗讀的要求不夠重視。
2.課堂時間分配不夠
對于一節新授課來說,教師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新詞、新短語以及新句型的教授上。對于文本朗讀,花的時間很少。幾分鐘的朗讀并沒有取得效果,并且學生興趣也不高。課后,再問問學生學到了什么?很多學生都答不出所以然來。其實,朗讀是最好的理解文本的途徑,但是大部分老師都不愿意花時間朗讀。
3.對學生指導性的要求不夠
對于學生朗讀,小學英語老師并沒有太多的指導。筆者發現在新授文本差不多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會安排happy reading這一環節,給出幾種朗讀方法,讓學生來挑選,僅僅要求學生讀,并沒帶著學生理解每句話的語氣,理解語篇的意思,沒有帶著學生進入文本情境。就算學生讀得再好,也沒有把文章真正的內涵、人物當時的語氣語調讀到位。
二、體驗式朗讀的概念以及重要性
在不同的情境中,帶著學生理解情境,體驗句子、語篇中的內涵,朗讀的效果就會更好,效率也會更高。
1.體驗式朗讀的概論
朗讀即reading aloud,看著文字,念出聲音。而“體驗式朗讀”是根據朗讀材料或教材內容設置具體的情境,使之自覺進入朗讀材料的意境之中,看著文字,有感情地念出聲音。
2.體驗式朗讀的重要性
朗讀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一種輸出形式,那么體驗式的朗讀則是學生表達自己的更好方式。體驗式朗讀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對語篇的理解更為深刻;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語句以及語句之間所表達的情感;可以使學生對文本內容更感興趣。體驗式朗讀還可以激活課堂氛圍,讓大部分的同學參與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朗讀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三、體驗式朗讀在不同情境中的運用
英語中的情境是指一種生活場景。面對不同的情境,學生通過體驗其中的內涵,再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聲音傳遞畫面,這也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效果和課堂效率。
1.在對話式情境中的運用
(1)小學三四年級段
小學三四年級主要還是簡單的對話。需要學生體會人物之間的對話,并大聲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如: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5 Look at me的cartoon time部分,出現這兩句話“Its ... red. Red?”教師在備教材時,要充分考慮到說話時的背景,說話的語氣語調。在課堂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要讓學生體會到Bobby媽媽的生氣以及生氣時說話的表情、語氣、語調和動作。也要體會到Bobby的爸爸當時的心情以及說話時的表情、語氣、語調和動作。在體會完之后,我們就可以安排學生朗讀。這時朗讀的效果會更好,學生也很感興趣,把Bobby媽媽的生氣和Bobby爸爸的尷尬等語氣表情做得也很到位。
(2)小學五六年級段
五六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對于朗讀有點“厭倦”,不喜歡朗讀,這就更需要老師運用文本上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文本內在的含義,讓學生體會到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語調、表情和動作。這樣能大大地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也能提高朗讀的效率。如: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中,Miss Li讓Yang Ling帶著新同學Nancy參觀一下學校。在學習語句的時候,要帶著學生體會看見新同學的那種好奇和開心,也要體會到新同學來到陌生的學校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好奇、小心和開心的心情。從語句之間體會,那么,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讀出那種復雜的心情。
2.在獨白式情境中的運用
小學隨著年級的升高,英語也越來越難,文章也越來越長。在學習這種沒有對話的長篇文章時,英語老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學生有了信心,戰勝心理的恐懼,才能更好地學習文章。其次,教師可以從主題方面來幫學生拓展知識,吸引學生,讓他們對文章產生學習興趣。最后,教師應從文章的結構出發,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化整為段。一句一句地來學習和理解,最后串句為篇,整體再來理解一下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所有的工作做完之后,再讓學生來朗讀,表達的效果也會更好。
四、總結
小學是學習英語的開始,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包括朗讀的興趣。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朗讀,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朗讀的快樂,朗讀的興趣。這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孩子也在快樂朗讀之中收獲頗多。
參考文獻:
[1]蔣金媛.如何做好小學英語朗讀教學[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2).
[2]黃俊卿.重視小學英語朗讀教學,體驗語言的美[J].學周刊,2014.
[3]趙俊杰.小學英語要多朗讀[J].教育教學論壇,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