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新課程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革,我國越來越重視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因此小學體育教育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上加入了合作訓練模式,合作訓練是一種新式的教育模式,此種教學模式不僅僅要求教師看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學習情況,更加注重了學生間的合作能力。教師通過增加合作訓練來增加學生的協作能力。通過闡述合作訓練的本質,進一步探討將合作訓練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
關鍵詞:合作訓練;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合作訓練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的授課方式發生了改變。通過合作訓練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小學體育教學更加多樣化。小學體育中的合作訓練是通過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體育活動的訓練,小組中每個學生之間應該相互協作,使小組中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合作訓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教師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使合作訓練充分發揮作用。
一、小學體育教學的問題
從中國開始教育時,體育也隨之而來,但是由于小學體育的教學模式一直處于傳統方式,其教學理念也是相對落后的。因此,目前階段的小學體育處于初級階段,許多問題都還存在,如小學體育老師對于體育教學不夠重視、教師不以學生為主體等,這些問題使得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的體育教育。
二、合作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將合作訓練應用在小學體育上應主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合作訓練教學理念、有效的合作訓練氛圍、科學的合作訓練活動、加強小組合作、積極進行教學評價。
1.合作訓練教學理念
合作訓練教學模式的實施與教師的質量和教學觀念有直接的關系,加強合作訓練教學理念能夠充分發揮合作訓練的優勢,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者的作用,只有教師具有先進的理念才能使合作訓練得到發揮。小學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改進自身的先進性,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合作訓練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該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加入合作訓練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老師一直處于一種講授和示范的狀態,學生進行自主操作。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不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能充分溝通。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推進合作訓練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與老師的溝通。其次,教師通過合作訓練教學模式來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引學生進行深入學習。
2.有效的合作訓練氛圍
將合作訓練應用于小學體育中需要注重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入合作訓練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訓練,加強教學的興趣性,使學生積極合作學習。教師應該改進教學態度,讓學生能夠處于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學習,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合作訓練需要進行合理科學的分組,并且以小組為單位參加體育活動,使每個小組中的學生都能夠發揮自身優勢,教師在面對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時必須公平對待,在指導時需要有所側重,讓學生能夠得到提高。
3.科學的合作訓練活動
為了保證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教師需要進行科學的合作訓練活動,將合作精神融入每一個訓練活動中,讓合作精神成為學生學習體育過程中的精神力量。教師應該認真分析體育的教學任務、教學指標等,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考慮學生的分組。小組分成后,教師需要對小組成員的分工進行確定,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使每一個學生在互助中得到進步。
4.加強小組合作
由于小學生的成長氛圍和學習氛圍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差異性,因此教師需要考慮這一前提條件,在教師進行分組之前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認識。如:小學生的體育特長、小學生的性格、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根據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分組。
5.積極進行教學評價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不注重教學評價,課程上完后沒有課程檢測的階段,隨著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教師開始意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教師不僅應該提高教學質量還應該重視自身的教學問題。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課程的不斷改革,目前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樣性的方式進行教學。隨著體育在大眾心中地位的增加,教師也越來越注重教學質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加入合作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模式,能提高小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力,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小學教師應該加強合作訓練的教學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改革,增強學生的合作訓練能力,使學生間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加強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溝通。
參考文獻:
[1]楊飛.探索合作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9(25):172-173.
[2]楊遠生.探索合作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9(14):112.
作者簡介:林偉俊(1986.02—),男,漢族,籍貫:福建廈門,大學本科,二級教師,研究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