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輝
摘 要:小學生語文學習中良好習慣是在長期的養成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養成認真寫字、愛預習、使用工具書、朗讀、背誦、記日記的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良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事,并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而一個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它需要一個人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在生活獲得卓越的成就。
一、養成認真寫字的良好習慣
漢字由筆畫組成,書寫必須按照筆順筆畫,一絲不茍。書寫漢字時需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首先,執筆姿勢和坐姿要正確,眼睛與紙面的距高要符合用眼衛生的標準。其次,低年級語文教材要求按筆順描紅,書寫在田字格內,字必須橫平豎直,疏密勻稱,比例合理。對于一個字而言,橫是橫,撇是撇,筆筆到位,一點也不含糊;對于一行字而言,字距、行距要寬窄一致;對于一篇文章而言,是由一個個字認真地書寫組成行,再由一行行字組成段,再由段組成篇,每個字都要嚴格按照“認真”二字去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寫好漢字的積極性,教師在指導低年級學生寫字時,學生在一行字中有一個字寫得好,就可以在這個字的右上角畫五角星,有幾個就畫幾個,每星期根據五角的多少評選小紅旗,學期評選優勝者,這樣做就增強了學生的好勝心。如果堅持認真地寫好每一個字、每一行字,持之以恒,就養成了認真寫字的好習慣。
二、養成愛預習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每次老師強調要預習課文,但是很多學生卻不知道應該怎么預習,總覺得預習的環節可有可無,即便預習也是讀讀課文、念念生字,根本沒有達到預習的真正目的。那到底應該怎么預習呢?語文課本上的內容是學生學習的范文,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要使小學生愛上學習,首先就要先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在預習前,教師要有明確的要求,遇到生字新詞,學生自己查閱工具書來解決,千萬不能生搬硬套。一篇課文放在面前,要想充分理解課文,學生首先必須流暢地閱讀課文,所以在預習過程中,首先要認真閱讀課文。其次要依據課文指出生字、詞。最后,結合課文內容,在確定理解字詞含義的基礎上,學生根據新詞去寫片段,這樣做既調動了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又培養了他們自學的能力。
三、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使用工具書也是讀書寫作、學好語文的重要方式。學生在預習和閱讀中遇到生字詞、不懂的成語,要養成隨時查閱的好習慣,力求及時理解。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都應該有《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成語詞典》。所以小學教師要提倡學生經常使用工具書,養成使用工具書的學習習慣。
四、養成朗讀、背誦、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在小語教材中都安排了朗讀、背誦的課文,所以應該要求學生每天利用晨、晚讀時間,朗讀或背誦一篇課文,讀音要清楚、響亮,不讀錯一字,不讀漏一字,不添讀一字,不倒讀一字,抑揚頓挫,語速適中。在以朗讀、背誦為主的學習過程中,還要讀優秀作品、精彩的句、段等,從讀中悟,從悟中寫,利用日記的形式寫下來,天天讀,天天記,持之以恒,積久成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作能力。
總之,要想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必須遵循小學生由不自覺到自覺、在由簡單的重復模仿到熟練基礎上,還需學校、家庭教育相結合,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教育,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為自己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丕強.淺析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7(2).
[2]楊寅.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的影響探究[J].成才之路,2015(16).
[3]陸英.將良好習慣內化為語文素養:談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06(12).
[4]羅祖宏.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J].四川教育,198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