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霞
摘 要:翻轉課堂是近年來教育教學的一個熱門研究點,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研究這種教學模式,希望從中找到高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語文課程來講,翻轉課堂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是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立足小學語文教學,首先分析翻轉課堂的內涵與適用,然后提出具體的構建策略,希望能夠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一些啟發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語文;內涵;適用;構建策略
翻轉課堂是一種起源于美國的教學模式,近年來隨著國際教育的互動加深,這一教學模式也傳入國內,引起了很多教師的關注,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新課改的要求,轉變課堂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而翻轉課堂,正好就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模式,其與新課改的要求不謀而合。所以,就需要對翻轉課堂加強研究,找到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路徑。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與適用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和傳統教學模式相對應的概念。傳統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展開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在課外進行預習、復習和練習這些學習活動。翻轉課堂,就是利用微課視頻,翻轉了師生的教學功能,將學生的學習放到課堂上進行,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師講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從目前實際來講,翻轉課堂在很多教學活動中都有運用,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講,也需要將翻轉課堂利用起來,這樣能夠將學生自身的學習動能發揮出來,刺激學生在課堂上展開學習,強化其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掌握。
(二)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中的適用
翻轉課堂是以微課視頻為載體構建的,通過視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翻轉課堂具有顯著的適用性,這是語文教師需要形成清楚認識的。首先,翻轉課堂以微課視頻為載體,現在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都已經普遍運用,不僅僅是教學,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廣泛的運用。所以從基本的技術和設備來講,具備了使用微課視頻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條件基礎。其次,小學語文課程的內容構成較為基礎,很多課文都具有故事性,也有對應的多媒體素材,能夠通過微課視頻來呈現教學內容,這樣可以通過翻轉課堂來進行教學。最后,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講,現在的小學生生活在信息化時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各類信息設備,對此也充滿興趣。在課堂上利用微課視頻構建翻轉課堂,就可以實現教學活動的信息化構建,符合學生的興趣,能夠刺激學生有效參與。
二、小學語文構建翻轉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設計用于翻轉課堂的學習微課
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以微課視頻作為支撐,因此要實現翻轉課堂的有效構建,就需要事先設計合理的學習微課,為翻轉課堂構建做好準備。具體來講,學習微課的設計,需要秉持幾項基本原則。第一,趣味化。小學生學習容易受到自身興趣的影響,因此在設計學習微課的時候,就需要融入一些趣味化的素材,比如卡通動畫、電視電影等,設計趣味化的微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多樣化原則。微課的設計,不能千篇一律,需要體現出多樣的變化。這樣才能讓翻轉課堂的構建體現出多樣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三,微課設計要與語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選擇的素材和微課形式,都要和課文內容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翻轉課堂的構建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以學習微課驅動學生課堂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的核心要點,就是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改變以往教師教學為主的模式。所以,在正式教學中,就需要以學習微課驅動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具體來講,可以立足課堂教學的具體環節,對微課實現多樣化的利用。首先,可以通過微課創設課堂導入,在正式學習前,引入趣味微課,以此導入課堂教學。其次,在課堂導入之后,轉入到學生的自主閱讀。這一環節,就可以通過微課來展示課文內容,讓學生觀看微課,對課文內容形成認識。在學生觀看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把握其中的要點,可以適時暫停微課,將其中的要點予以解析,增強學生的理解認識。
(三)做好總結評價升華翻轉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核心主體,課堂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戲份弱化。但是,有一個環節不能忽視,那就是總結評價,這是需要由教師把控的關鍵環節。在學生通過微課完成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尚且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學生對課文理解存在的不足,予以針對性的講解,這樣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讓翻轉課堂教學得到切實構建。
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逐漸表現出一些問題。將翻轉課堂運用起來,能夠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發展。語文教師要關注到目前教育趨勢的發展,結合實際構建翻轉課堂,讓小學語文教學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劉容.翻轉課堂中語文教學資源建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4).
[2]鄢慧敏.淺談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8(11):194.
[3]李敏.淺談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