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戈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小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小學生處于快速發展的啟蒙時期,這一時期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培養主要集中在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是體現其學習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擴展各種新的教學模式以便于培養學生對創新能力這方面的意識,從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思維,進而提高其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能力;習慣培養
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主題。教育需要創新,教學方式需要創新,學生學習方式也需要創新。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課堂的教學模式還是單一的“灌輸式”“機械式”,這種狀態下的教育限制了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發展,一定程度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從拓寬閱讀,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知識;依靠信息化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善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敢于創新三個方面,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教師要拓寬學生的閱讀,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知識
思維的培養離不開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離不開學生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要著重提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對于日常知識的積累,從而了解更多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神州謠》這一課的時候,盡管這一課主要是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但這并不妨礙教師對于本節課知識內容的拓展。教師在教學完本節課的重點之后,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上臺來講述一下他們了解的那些關于神州的故事。這時候知識豐富的學生會講《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故事,教師通過讓學生將這些故事講述出來,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小學生之間的知識存儲最大化,學生能夠通過其他同學故事的講解,了解更多與神州相關的故事,從而擴寬了他們這方面的知識,對于他們今后寫作水平、閱讀水平的提高將會有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要依靠信息化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現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到今天,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成為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主流。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課堂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后,學生的思維將會得到無限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大象的耳朵》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很多都沒有見過大象,教師如果單純地對著課本進行講解,小學生很容易聽了之后就開始迷惑、開始走神,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對于大象的耳朵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時候,教師可以依靠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大象從現實的生活中搬入小學語文的課堂中,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通過PPT的播放,讓學生對大象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對大象的耳朵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對“耷拉”有一個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不會困難,教師的教學也更加容易。
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敢于創新
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對于學生思維的引導。一個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課堂教學知識,還要能夠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提升每一個學生的特長,通過對學生特長的提升來達到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培養小學生成為一個勤于思考、敢于提問、勇于創新的人。
例如,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知道與“雷鋒”有關的事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要向學生重點說明:什么是“雷鋒”;“雷鋒”不是單單的一個人,而是包含著各種各樣千千萬萬的那些樂于助人的人,他們可以是環衛工,可以是路上的交警,也可以是教師,甚至是小學生自己。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引發學生思考:“這些人有著怎樣的共同點?”語文教師以這種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相信這樣的課堂教學一定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學生也更容易掌握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細節,通過這些細節了解更多的與學生有關的事情。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離不開教師的培養,教師是小學生打開知識門窗的一把鑰匙,是一盞指引學生方向的明燈。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引導學生思維上的創新,從而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創新意識,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國元.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學周刊,2020(3):64.
[2]宋秋萍.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幾點做法[J].黑河教育,2019(11):46-47.
[3]薛偉,韓如軍.略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29-130.
[4]羅質彬.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