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揚琴創新技法為增強揚琴音樂的表現力開辟了新的途徑,是揚琴演奏技法中與時俱進的一部分,它是了解一個時代的窗口,體現了當代人對音樂的追求和審美。新時代里,西方新的創作理念和聽覺審美的變化影響著音樂作品的產生,通過專業化的創作、教學和演奏三者相互影響、有效結合,使得揚琴演奏技法又有了新的補充。面對豐富的創新技法時,我們應當理智的、客觀的分析這些創新技法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表現力,以清晰的把握揚琴藝術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揚琴;演奏;技法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08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57
追求自由生動、以曲為美,講究余音繞梁、韻味雋永,是傳統音樂的審美特征,也是華夏音樂的審美情趣之一,這一審美追求影響著揚琴藝術的發展,發揮其作為彈撥樂器“點線”有效結合的獨特音樂魅力,具有直線性音響的穩定進行的同時兼具曲線狀音響的變化進行。
一、揚琴演奏中的連續頗竹
顫竹既可表達深沉細膩委婉的情感,又可營造輕快跳躍、熱烈的氣氛,可謂表現力極其豐富。在顫竹技法中,我們有左顫、右顫、雙顫、疊顫、滑顫和連續顫竹,在傳統作品中左顫和左滑顫使用的最多,右顫和雙顫相對較少,兩手交替的連續顫竹就更少,因此大多數人也只能比較熟練的掌握左顫。在新時代里,項祖華先生所提出的“左右全能”體現了揚琴技藝的發展對演奏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們需要訓練兩手可獨立、可交替、持續性地演奏顫竹的技能。連續顫竹就是一個對兩手持續、均勻顫動琴竹有更高要求的技法,這也就是之所以連續顫竹的概念雖然在傳統中有過提及,但能未有能充分展示連續顫竹特點和意義的傳統作品的原因。在揚琴第一首現代作品《覓》中,我們可以看到連續顫竹的使用展示了揚琴不同音區的音色,加大了音響對比度,使音樂更加豐富絢爛。
顫竹不僅是傳統揚琴演奏中常用的技法,也是區別于外國揚琴的最具中國特色的演奏技法。外國揚琴琴竹大多是木制、藤制,而中國揚琴的琴竹是竹制的,琴竹良好的彈性決定了中國揚琴必然產生這樣的特色技法。保留和傳承中國揚琴的特色技法是揚琴傳承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方式,是中國揚琴能在世界舞臺上立足的特色語言。
在傳統作品中,顫竹多數運用于潤飾旋律的音腔上,以增加旋律韻味。我們在保留和傳承顫竹傳統特色的同時,還需充分發掘時代賦予顫竹的新價值,進一步挖掘和使用顫竹所帶來的豐富的技法特色和音樂語言。嘗試利用雙顫、連續顫竹來表現大段長線條旋律,也可以多開發左顫、右顫、滑顫在多聲織體中的運用,并與不同技法進行有機組合等,發揮創作者和演奏者的主觀能動性,用多種思路和角度來拓寬顫竹的使用空間。
二、揚琴演奏中的滑音指套
揚琴滑抹音技法巧妙的將揚琴的余音加以控制、利用,增強了揚琴的韻味,增強了音樂詩意和耐人尋味的感染力,音樂表達更加抒情、婉轉如歌,符合了人們對于傳統音樂審美的習慣,所以在當時一經運用就深受大眾的喜愛,得以代代相傳。但是,滑音指套技法也有其使用局限。從音區上說,滑音指套僅適用于402揚琴的高音鋼弦部分,中低音區幾乎不太涉及,致使滑音指套只能在某些調式里面使用,揚琴樂器形制本身局限了滑音指套的使用空間。
雖說滑音指套技法使“直嗓子”的揚琴也能“拐彎”,但不能認為有了滑音指套,揚琴才有了韻味,像滑音指套這樣的特色技法只是為揚琴音樂的演奏錦上添花,不能亂用、濫用,不能為了追求旋律線條的曲線韻味而一味模仿古箏、琵琶的揉弦、滑音,掩蓋、丟失揚琴本身的語言特色,揚琴最終要回歸到由兩只琴竹本身所產生的演奏技法特色上來。
三、揚琴演奏中的連竹技法
連竹在傳統技法中是不允許使用的,一手連擊兩下是絕對禁止的。然而從始至終的交替演奏己不能適應現代揚琴演奏藝術發展的需要,打破這一傳統成為必然。隨著揚琴藝術的發展,連竹的優勢開始逐漸顯現。連竹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音樂語言。不同的竹序安排能帶給音樂不一樣的律動,提高了揚琴化的技術語言,豐富了揚琴的表現力。
運用連竹是實現“順竹法”理念的重要手段。傳統竹法僅限于使用單一的“左竹法”或“右竹法”,隨著揚琴藝術的發展,這種簡單、單一的竹法原則已不能滿足揚琴演奏技藝的發展需求。揚琴“順竹法”理念指出:揚琴演奏應以準確表達音樂內涵為出發點,根據揚琴音位排列的規律,順應音樂表現的需要及當代揚琴音樂創作發展的趨勢,以“順”為主,因曲制宜。在現代揚琴音樂作品中,演奏技術難度大幅度提升,通過大量使用同音連竹、異音連竹,可以避免演奏中不必要的交叉和大跳,降低了演奏的技術難度,使音樂表達更加“順”暢。
連竹豐富的表現力使其成為現代揚琴演奏中極具特色的演奏技法。在擁有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同時,也對揚琴兩手的獨立性、主動性與協調性提出了更高難度的技術訴求,再次體現“左右全能”對于揚琴演奏的重要性。
四、結語
總之,揚琴的發展與樂器、音樂作品與演奏的發展密不可分,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樂器是演奏技法的載體,不斷豐富的揚琴演奏技法對樂器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動了揚琴形制的改進與變革,中國揚琴要力求在繼承傳統精髓的前提下能適應現代音樂文化發展的趨勢,集民族化與個性化、科學化與規范化、現代化與多元化于一體的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