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婷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如何激發初中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做一個概括和整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當前生物學教學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把思維導圖應用于校本課程的教學環節當中,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概括歸納能力。本文重點闡述思維導圖學習法,在本校初中生物教學應用中的效果,并探討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思維導圖;效果;初中生物
自古以來,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路人,在教學中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傳遞知識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必要任務。但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隨著學段的增長,信息時代不斷發展,學生需要識記和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學會把對不同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歸納整理,顯得尤其重要。在近兩年生物教學過程中,筆者堅持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并且把思維導圖學習法適當應用于校本課程的教學環節當中。本文就思維導圖學習法的教學效果做重點闡述。
1生物學科思維導圖的含義
我們的大腦生理結構(神經元呈放射狀),決定了我們在學習和思考的時候應該遵循“中心—四周”模式。我們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都符合“中心—四周”模式。二思維導圖是將“中心—四周”模式運用到學習和思考中的高效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與以往所用的概念圖有所區別,思維導圖側重于思維模式的訓練和思路的整理,而概念圖側重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生物學科思維導圖,則是把生物學科知識,結合于思維導圖的制作當中。要求從“中心”到“四周”發散的時候,不能漏掉重點知識。對于中學生來說,學會用思維導圖學習法來學習,必定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思維導圖法的教學效果
2.1提高學習成績是直接體現
隨著學習任務的不斷加重,初二的學生需要記憶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生物作為非中考科目,自然不能占用學生太多的課后時間。2016年的11月開始,筆者開始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期末備考階段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經過最后半學期的練習和熟悉,期末考試成績大有提高。上學期初二生物期末統考,全級均分排全鎮同類學校第二名,相對之前提高了兩個名次。
除了全級均分的提高,針對個別學生更是如此,以下是學生用了思維導圖學習法之后的感想收集。A學生;“一開始我都不知道老師為什么要我們畫圖,但是畫著畫著我覺得生物很好玩”。B學生:“我畫了生物課本中眼睛的思維導圖,不但明白了眼睛的結構,還搞清楚了近視和遠視的原理”。C學生:“生物書第五單元第一章,竟然要學習11種動物,幸虧老師教我們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它們歸納在一起,我現在知道了11種動物的進化順序了”……真正喜歡思維導圖的學生,成績進步都比較明顯。
2.2學生創造力、動手能力、綜合整理能力得以提高
筆者一開始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時,基于我校學生的能力有限,擔心學生捉不住本課的重點,同時不能準確認識思維導圖的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等關系,筆者指導學生按部就班,要求他們畫出常規的、老師認為“標準”思維導圖(如上圖)。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才發現像這樣特別注重畫圖的細節,反而會限制學生的創造。
在另一個班級,筆者稍微提高了教學要求,告訴學生思維導圖就是從中心向四周發散進行創作,把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畫上去,但是要注意邏輯關系和構圖的美觀。
由此可見,經過長期的練習,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均以提高,并且會形成良性循環。對于部分學習無方法有喜歡畫畫的同學,思維導圖法正好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圖畫的好,得到老師的表揚與同學的關注,還可以增強自信。
2.3思維可視化——利于了解學生在邏輯上存在的問題與錯誤
思維導圖的第三個作用效果——思維可視化。在教學過程中,當教師講完了一個知識,如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自以為講得很清晰的時候,學生做作業卻錯漏百出,又不知道他哪里不懂,這時就會比較迷惘。但是,分析學生畫的思維導圖,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學生是在哪個知識點出現誤解。
實踐證明,思維導圖法引入課堂,籠統來說是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本質上是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和知識綜合整理能力,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思維導圖是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素養的重要途徑。
3思維導圖教學法在生物課堂運用時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3.1教師要避免出現急于求成的思想
不打好基礎就建不起高樓。在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的時候,讓學生做思維導圖,結果是學生會自由發揮,畫出五花百門的作業。并且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思路養成習慣,后期再去修改就很困難。在保證不干預學生創造力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養成習慣非常重要,該做的規范也要有的。準備工作有:①教師自身的研修。②上思維導圖第一課,強調思維導圖的要求。如線條的顏色、粗細大小、各級標題的邏輯區分等。③面批學生作業,及時提出改善措施。做好這三點準備工作,方能放手讓學生去創作。
3.2教師容易忽略評價
思維導圖的作業當中,很難判斷作業的而優秀等級,容易造成虎頭蛇尾,忽略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對于成績一般主動性不強的學生,不評價不批改的作業,效果不明顯。因此應當重視對學生的評價。針對思維導圖這種靈活性比較高的作業,評價要有引導性和激勵性,給予正強化。引導學生喜歡思維導圖這一方法,通過評價,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由一個核心點發散開來,再發散進行下一級支線的設計,如此層層遞進,以此來實現對信息的梳理和記憶。思維導圖學習法,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有利于提高學生成績,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力、知識的綜合實踐整理能力。同時思維可視化,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漏洞,有針對性進行個性化輔導。但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好準備工作,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參考文獻
[1]李曉鵬.中學生思維導圖學習法[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2]吳舉宏.思維導圖及其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教學,2010,6(12):17-18.
[3]高士民.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優化初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01):173.
[4]朱鳳蘭,吳紅漫.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學,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