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編輯對文稿的處理,直接影響文稿的質量。實際工作中,編輯往往采用一些質量一般甚至低劣的文稿,使編輯出版的文章質量不高,影響刊物質量。本文梳理集中文稿誤判的幾種情況,并提出如何規避。
【關鍵詞】稿件;誤判;規避
引言
編輯對文稿的處理,直接影響文稿的質量。實際工作中,編輯往往采用一些質量一般甚至低劣的文稿,使編輯出版的文章質量不高,影響刊物質量。本文梳理集中文稿誤判的幾種情況,并提出如何規避。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歷,將編輯誤判原因及規避建議探討如下:
1.文稿誤判的類型
在實際編輯工作中,文稿誤判是比較常見的,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稿,誤判往往有幾種常見的類型。
一是友情性稿件。編輯在處理文稿時,不按規定程序審稿,往往存在只聽熟悉作者、同事或朋友推薦,不嚴格按規定審稿,就“果斷”簽發個人編審意見。某些編輯把手中工作,看做彼些間一種交易,我幫你編文章,你幫我辦具體事,編的文章出的書,總是在幾個固定朋友和圈子之間轉來傳去,甚至于讀者一看作者,就知道這篇文章是那個編輯具體編的或私下推薦的。
二是權力性稿件。權力性文稿就是指上級領導或單位直接安排稿件,編輯怕“傷”領導面子,日后在工作中被穿小鞋,不敢堅持原則,對文稿來源及質量不做職責范圍內的處理,甚至被強行完成對文稿的編輯處理。
三是喜好性稿件。在編輯工作中,根據自己的喜好編輯同一類型的稿件,通常不考慮欄目要求,文稿特色及其刊物的具體任務,單方面編輯處理和辦刊指導思想不一致或與欄目要求不統一的稿件。
四是效益性稿件。主觀上單純追求稿件經濟效益,組織編輯經濟效益較高的另類稿件,以吸引特定讀者群,甚至當起另類編輯。
五是教條性稿件。個別圖書編輯抱著固有思路和經驗不放,經常性不做調查研究,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總認為某些名人寫的文章就一定好,就一定可以編,某些單位的文章一定具有權威性,隨便編著應付個差事就可以發。
2.文稿誤判原因
第一,從主觀上看,每個編輯,經歷、修養、學識、興趣都不一樣,有的編輯喜歡個性鮮明的、有的喜歡深入淺出的、有的喜歡條理清晰的、有的喜歡理論深厚的、有的喜歡默守成規的,然而不同文章代表了不同個性,不同個性就吸引了不同讀者群。同一篇書稿,老編輯看中的,年輕編輯可能看不中,領導喜歡的,普通編輯不一定喜歡,不管誰看中,還是誰喜歡,廣大讀者不定認同。編輯崗位待幾年都會積累一定經驗,保留經驗不及時學習變通,就容易變成固化思維和條條框框,不愿創新、不想創新、不敢創新、不能創新,從而導致知識老化,影響了對文章的判斷能力。
第二,從客觀上看,書稿是精神文字產品,不同讀者就有不同看法,不同年齡、職業和崗位就有不同需求,文章好不好,書出來有沒有市場,不是編輯讀幾遍就能看明白。圖書編輯對書投入市場前景,只能做一種預測,是否準確客觀,還要等接受讀者檢驗。工具書、教材、專業書,讀者數量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大眾讀物,市場前景和讀者數量就很難預測。一本書的市場銷量如何,一篇文章受歡迎程度,編輯的工作有影響,但不起決定作用。編輯職業能力,不只看編了幾篇好文章,而要看整體工作情況,以及他所面對工作任務和性質與個人工作崗位是否匹配。
當然影響編輯判斷還有一些意外因素,比如上級領導的意見建議,各種關系網種種要求,都會影響對書稿的判斷與決策。
3.如何克服稿件誤判
第一,不斷提高個人知識素養。想把別人文章編好,個人知識素養首先要到位。每個編輯都要不斷豐富學識、提高修養、拓寬眼界、提升境界,不斷拓寬知識面,工作之余還要多讀點方方面面雜書,天天學習、不斷學習、時時學習、廣泛涉獵,且忌知識面過窄、過專,工作過于教條、刻板。
第二,及時召開編前會議。編前會議非常科學重要,必要時應該召集相關職業和專業人士參加,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編輯部門對所有意見建議認真歸納總結,經反復推敲討論后擇善而從,行成簡明扼要文字請示稿,請領導審定。
第三,對書稿反復精讀推敲。編輯對每篇作品都要反復精讀推敲,不斷深入理解書稿,盡可能與作者反復交流,多聽聽他們對編后文稿的具體建議。作為編輯要有超出作者的判斷能力,能在反復精讀推敲后,越過文稿缺點,看到優點,提出點睛之筆。精讀推敲書稿要既欣賞、又要挑剔,為進一步完善作品出謀劃策。
第四,多提問。編輯對每篇作品優點是什么,缺點在哪里,哪一部分讀者會喜歡?如何進一步完善書稿,通過什么方式擴大影響力?對廣大普通讀者吸引力、可讀性有幾個方面?如何提出明確、響亮宣傳口號?如何裝幀設計、定價、打動更多人關注?誰來進一步修改、完善,都要提出科學意見和建議。
第五,提高直覺判斷能力。有些老編輯見到作者、不看文稿,或只看題目和前幾行,就會很快產生直覺看法,并作出科學判斷,得出結論,盡管無法立即說清看法、判斷、結論過程,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直覺都被證明是正確的。編輯直覺能力提高,是長期堅守職業素養一種收獲。直覺判斷力能讓編輯很快進入作者精神世界,與作者共同完成文稿的錦上添花。
第六,豐富編輯“個性”。要勤思能想。勤思、能想才能有直覺、悟性產生,才能有利于形成科學思想并做出準確決策,并運用到具體編輯工作中。要積累經驗知識。經驗、知識、直覺是互通的。要提高眼力。編輯應有“市場眼光”“文化眼光”“哲學眼光”。鍛煉眼力就要邊工作、邊學習、邊總結、邊提高。編輯專業類強書稿,還要多聽取專家、顧問意見,這也是減少誤判的方法。
作者簡介:周建忠,男,寧夏《共產黨人》雜志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