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周正平
將德育融入初中英語課堂中,和英語課程教學的內在培養目標有較高的契合程度,同時,也能夠通過語言的教學向學生傳遞積極正面的價值,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教師要善于挖掘利用課本中的德育素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讓德育在教學中有更大的融入空間。此外,教師要多和學生展開有效的溝通,帶給學生積極正面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說教。
首先,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有效利用一些相關的教學素材和資源,通過語言點的教學滲透向學生實施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英語教材中很多學習內容都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緊密關聯,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有助于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教師在對這類文本做分析時,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課文中包含的語言點,加強對學生綜合學科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做適當的教學延伸,創設一些好的交流討論話題,通過問題的探析讓學生建立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
比如在教學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how to keep healthy”為主題進行寫作或演講,并在課堂上展示。在寫作以及演講的過程中,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將更加深刻,他們使用語法和詞匯的能力也會得到鍛煉。最為重要的是,這樣的訓練過程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讓學生認識到膳食合理的重要性,學生在生活中也會積極踐行這些內容。
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來優化英語課堂,提升課程教學的綜合實效,這也可以為德育的滲透帶來很好的推動效果。教師可以在講到一些特定的教學主題時,可以做合適的教學延伸,多從網絡上搜集找尋一些教學補充資料,通過引入這些內容拓寬學生的認知范疇,并為課本中的知識教學提供依據。這樣的教學組織方式能夠讓德育在課堂上有良好的融入空間,打造高質量課堂,促進預設課程教學目標的良好實現。
以Unit 5 Wild animals 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為了凸顯知識的重難點,教師可以提前在網絡上搜集大量和野生動物相關的圖片素材,還可以給學生呈現一些優質紀錄片的片段。當學生看到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在大草原上漫步時,很難不被這樣的畫面觸動。這時教師再給學生呈現部分人類為了牟利,采取各種不法手段獵殺野生動物的畫面。學生看到這些內容后會開始反思人類的行為。這樣的教學呈現方式不僅實現了高質量的導入效果,也激發了學生內在的積極情感,讓學生產生了保護環境、關愛動物的意識。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為了強化學生語言能力的鍛煉與培養,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交流情境,并且鼓勵學生多進行口頭交流表達,利用已有的語言知識進行溝通互動。這樣的活動方式既是對于課本中語言點的鞏固,也能夠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有一些深入的思考,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語言點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創設一些討論話題,讓學生在討論話題的過程中既能鍛煉語言能力,也能夠獲得一些積極正面的價值引導,讓德育在課堂上可以有良好的滲透效果,同時實現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素養的教學目標。
比如,在教學了Unit 4 Finding your way 這一單元的內容后,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英語知識為外國人指路,也可以為學生創設問路和指路的語言交流情境,用課桌擺出道路,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路標牌,如醫院、超市、飯店等,然后讓學生分組扮演問路人和指路人。教師通過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將英語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會給學生提供更好的語言交流氛圍,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鍛煉與提升。同時,在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相應地融入問路時的一些禮貌用語,比如應當用“excuse me”作為問路的開頭,讓學生掌握良好的溝通方式。這樣的活動過程能夠很好地實現語言教學的目標,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將德育要素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