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最近幾年,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給教育帶來很大的影響,教學過程中也經常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工具,應用到各個學科中。在語文新課標中要求語文課程需要根植于現實,面向未來。語文學習以及運用領域上需要加大力度進行拓展,重視多學科的交融以及現代化設備教學手段上應用,使得學生可以在不同學習方法、課程內容滲透和交叉中提高學習的效率,對自身的視野進行開闊。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是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結合國內外現下關于信息化技術教育的現狀,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搜集資料,通過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整理,最終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本次研究主要是采用隨機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主要將小學學生、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學生發放了100份,回收了95份,回收率是95%,有效問卷是94份,有效率是98.9%;教師發放了30份,回收了29份,回收率是96.7%,有效問卷是28份,有效率是96.6%
(3)數理統計法
本次通過借助Excel軟件,對搜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并對其分析后運用到論文寫作中。
二、結果與分析
1.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信息化技術應用情況
(1)課堂信息化技術應用教學現狀
通過調查小學教師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的情況中,表示非常愿意的戰友11.4%,表示很愿意的戰友45.7%,表示一般的戰友27.7%,表示不愿意的戰友15.2%。由此可知小學語文教師愿意使用信息化技術教學的已經超過了一半,這也為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在調查小學語文教師使用信息化技術教學效果中,認為效果非常好的占有11.7%搜集,認為效果比較好的占有52.7%,認為一般的占有30.3%,認為不理想的占有5.3%。由此可知,小學語文應用信息化技術教學的整體效果是比較好的。
(2)教師收集信息資料情況
根據上圖顯示,認為教師非常全面掌握信息化技術相關理論知識的占有12.7%,認為比較全面掌握的占有51.5%,認為掌握程度一般的占有13.7%,認為不夠全面掌握的占有22.1%。由此了解到,有較少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全面的掌握信息化技術,并解決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2.學生對語文學習中信息化技術應用情況的認識
(1)學生在信息化技術環境下的興趣和積極性
根據圖8中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技術興趣情況,認為非常感興趣的占有11.6%,認為比較感興趣的占有45.7%,認為一般的占有16.2%,認為不感興趣的占有26.5%。游戲可以看出,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但是依舊有一部分學生是不感興趣。
(2)信息化技術環境下學生對語文掌握情況
根據圖11中調查的信息化技術下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掌握情況,認為非常牢固的占有13.6%,認為比較牢固的占有49.4%,認為不牢固的占有23.2%,認為很不牢固的占有13.8%。由此了解到依舊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掌握方面不夠牢固,難以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
3.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是教師缺乏教學課件設計能力,二是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習能力不足,三是學校信息技術建設不足。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小學語文教師大多數也是愿意使用信息化技術教學的,在使用信息化技術以前,教師又一半以上都能夠做好資料的相關收集工作,但是其中依舊是存在著一些教師資料準備不足的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在使用PPT等課件中,也是存在著課件使用率低,設計的課件質量比較低,不能保證適合學生水平,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2.建議
(1)提高教師教學課件制作水平
(2)引導學生進行開拓性學習
(3)加強信息化技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