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湖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核心素養的推進,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解讀文本教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本解讀是一項基礎而復雜的重要教學技能,需要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它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文本的價值等。當前,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目標正在經歷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走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刻變革,核心素養中對文化品格的培養已引起更多教師的關注,人文情懷是文化品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懷是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本文通過核心素養理念和新課改的指引,研究分析優秀小學英語教師的課例,結合小學英語文本解讀的策略,分析其中培養小學生人文情懷的方法,培養學生綜合人文素養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理論基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深入開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設計理念,熟悉教材的編排特點,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資源,這些是教師有效利用與開發教材的前提。教材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主要憑據,解讀教材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全面地解讀教材文本。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展創新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在英語文本解讀中培養小學生人文情懷的課例及分析
在小學英語課程中,教師對文本進行全面而準確的把握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證,在文本解讀中將文本中的顯性或者隱性信息賦予人文性。
[課例]以下是“綠城之秋”劉飛雪老師執教六年級讀寫課Module 6 Unit 1 A postcard from New York.的教學片段。
T: Ms. Smart, Sam, Amy and Laura, they are all English. But Laura is living in New York. Daming is from China, they are living in China. So, maybe Laura wants to……?
(將Laura 頭像與Ms. Smart, Sam , Amy 頭像相連線,用簡筆畫在線上畫飛機)
SS: China.
T: She wants to……?(學生疑惑). Lets listen what else does Laura want to do?
(點讀Do you like China? I want to visit China someday. )
……
T: Now lets look at this(呈現Sam and Amy, Daming, Laura的關系圖), Sam and Amy are Damings friends, Daming is Lauras friend, so she sent the postcard to them. She wants them to be her…….
SS: Friends.
T: Yes. She wants them to be her friends.
[課例分析]《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形成跨文化意識,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劉老師解讀此教學片段時,首先以繪制形象直觀的世界地圖幫助學生理清了目前都居住在美國紐約的來自英國的勞拉和來自中國的大明是好朋友,而同樣來自英國的薩姆和艾米現在在中國居住的人物關系,加強了國際友情的聯系。其次教師詢問為什么勞拉想要來中國,引申出中國優秀的文化吸引著勞拉,一方面培養小學生文化自豪感,另一方面更加加深了對國際友情的尊重。最后引導學生挖掘“勞拉為什么想和薩姆和艾米成為筆友”隱含的背景信息,通過層層信息的解鎖,學生了解到大明向勞拉介紹并展示了很多有趣且優秀的中國文化并以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把培養小學生尊重國際友情推向了高潮。
三、關于在英語文本解讀中培養小學生人文情懷的建議
為了實現小學生的有意義學習,為了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文本所埋藏的人文情懷,教師首先要掌握解讀技巧,完善語篇的背景知識,注入文本情感,剖析文本內涵,挖掘出文本隱含的信息,披文入情。小學英語教師若想更好地通過多種文本解讀的手段達到培養小學生人文情懷的目的,應努力做到解讀文本背景,抓住背景中缺失的信息;解讀文本中的情感素材,升華文本主題;解讀文本內涵,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感悟文本,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懷。
課例中,劉飛雪老師對文本背景的解讀,抓住了“勞拉為什么想和薩姆和艾米成為筆友”這一缺失的信息,以世界地圖形式將文本背后缺失的顯隱性信息逐一找出來,學生能清晰地理解與文本內容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理清了文本背景信息,豐富文本背景的同時增加學生的背景知識儲備,使學生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學會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潛移默化間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懷。
結束語:
本文通過研究分析優秀教師課例,總結得出: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掌握文本解讀的技巧,具備獨立解讀教材和文化敏銳感的能力,以多種文本解讀手段去滲透文本中隱形的文化和情感,注重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英語學科日常教學中,注重生活與課堂的融合,注重挖掘并有意識地在教學滲透人文教育,逐步引導學生自主解讀文本,獲得文本的創新,讓學生獲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