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蕾 崔安琪


摘要:通用技術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注重實踐和創造,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與項目式學習(PBL)的教學理念一致,因此本文以“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為例,從PBL教學過程的六個環節,即項目的選擇、設計、實施、展示、評價和總結方面探討了通用技術課程中的PBL教學實踐,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師的PBL教學實踐水平和學生在PBL過程中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通用技術,PBL,教學實踐,項目評價
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體現綜合、科學與人文相統一的課程[1]。以往的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完成任務,學習主動性較差,例如:在“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的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完成實踐任務后,只是熟悉了搭建“夢想校園模型”的過程和方法,提高了搭建電路的熟練程度,并沒有真正掌握通用技術中的關于系統設計、流程設計、結構設計和簡單電路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基于對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目標的理解和對學情的分析,結合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教學模式的提倡和實施,深刻體會到PBL教學模式對于通用技術領域的教學有著良好的效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基于PBL教學模式下的各學科課程設計也越來越備受關注,PBL教學實踐過程主要包括項目的選擇、設計、實施、展示、評價和總結等六個環節[2],下面我們將以“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項目為例,從以上六個環節來探討通用技術課程中的PBL教學實踐。
一、項目的選擇
項目的選擇在PBL教學實踐中至關重要,它決定著該教學實踐活動能否被有效地實施。在通用技術課程中開展PBL教學,選擇項目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符合課標要求
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目的,從課標角度,要求在重視技術方法的同時,加強技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技術設計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符合課標要求,融合了《技術與設計2》中結構、系統、流程和控制等四大模塊的內容,是富有意義的專題性技術與設計的教學內容。本項目以知識建構為主線,將課標要求的面向生活實際,關注技術試驗、理解技術設計的文化內涵和靈活應用技術設計四個專題內容串聯起來,便于學生學習和應用。
2.貼近學生生活
PBL不僅關注學生學會了多少知識、掌握了多少技能,而且注重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否獲得情感體驗、態度生成和自我成長與發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越貼近生活的項目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校新校區的建設希望能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因此“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貼近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對學校的主人翁意識。
3.符合認知水平
學生經歷了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評價,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夢想校園的設計與制作”涉及到結構、流程、系統和控制的概念,及相關設計的思想和方法,是根據教材的安排及項目的進程依次學習的,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逐漸增加,讓學生處于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更易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術,逐步地滲透思想。
4.項目實踐可行
“夢想校園的設計與制作”在選擇材料時,主要考慮了通用技術教室工具的基本配備:鋸子、鋼角尺、臺鉆、電烙鐵、膠槍、剪刀等,確定所需的材料和電子元器件,選擇了泡沫板、502膠水、膠棒、剪刀、彩紙、彩筆、導線、電子元器件、木條、塑料吸管、麻繩、雙面膠等,材料便于購買且價格便宜,學校有合適的場地來實施項目。
二、項目的設計
確定好項目后,需要設計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在“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項目中,全面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基本情況、時間安排和項目內容,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主要包括組建團隊、收集信息、制定計劃、確定計劃、實施計劃、展示成果、項目評估和項目總結。具體實施方案見表1。
三、項目的實施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從始至終都離不開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的指導,要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完善理論知識、改進操作方法。在“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了結構及其設計、系統及其設計、流程及其設計、控制及其設計的相關知識,學習了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電焊技術和基本的控制電路的搭建等相關方法和技術,為學生順利完成教學項目打好基礎。
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提供了“項目方案設計表”,讓學生小組討論設計方案,根據現有的材料和工具,交流設計方案,比較權衡,繪制最終設計圖樣,完成方案設計表。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通過設計學習和操作學習,分解教學難點,鍛煉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以及將構思理念轉化為圖樣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項目的展示
PBL項目成果的展示是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完成作品制作后,應準備展示的海報或者PPT,從項目的設計理念、設計方法、成果介紹、優缺點分析、改進建議等方面完成展示。
在“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中,學生展示了團隊的設計理念、設計方法以及模型的結構和功能,并分析了模型的優點和缺點,提出改進的建議。教師找出不同作品的創新點與閃光點,同時給予肯定與鼓勵,展示完畢后,教師匯總評價內容,引導學生在總結評價中逐漸發展其創新能力與設計能力。
五、項目的評價
在通用技術課程中,項目的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最終產品的評價兩部分,在“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與制作”評價中,自評、互評和師評貫穿于整個實施過程。在項目完成后,教師使用五星評價法對學生的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評價表見表2。
六、項目的總結
項目的總結是PBL實施環節的反思,要分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優缺點,為下次開展PBL實踐活動提供經驗。通過對“夢想校園模型的設計和制作”實施過程的反思,認識到使用PBL教學法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學生表達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提高。
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由于學生長期處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自主能力不強、團隊合作不夠默契,小組分工不明確。在實施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小組內部分同學由于負責其中一部分內容而忽略項目整體的把握。
二是PBL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長期使用傳統教學法,容易管的太多,經常越俎代庖,生怕學生犯錯,給學生的自由度不夠,導致學生很難自由發揮。
基于以上不足,要求教師在PBL教學實踐時,要制定好行為規范和小組合作指南、設計好時間節點和任務清單,確定好評價標準和展示要求;教師要適當放手,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充分發揮小組長的領導能力,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按要求完成項目任務。
通用技術課程的主旨是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升學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使學生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人。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問題,并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不斷地解決問題,教師作為項目的設計者和指導者,應具備較高的課堂參與能力與駕馭水平,做好項目預測工作,不斷完善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顧建軍等.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
[2]岳蕾. 項目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 [J]. 中國教師,2017,(7): 39-41.
[3]孔政. 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探究與實踐——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關于項目教學方法的實施和評價 [J]. 課程教學研究,2016,(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