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曼曼/湖南文理學院國際學院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的是提供給學生一些萬能的套用模板,這個模板里有可靈活搭配置換的詞匯和句型以及寫作固定框架等,這種寫作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弊端,主要體現在這無法培養學生真正的寫作思維與凝練信息的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西方語言知識以及文學、文化的深入分析和解析,長此以往降低了學生的英語寫作素養和寫作能力。
本研究主要基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問題和現狀基礎上,對英語寫作的診斷式教學模式進行探究。這種綜合診斷式的寫作教學方法研究一方面能夠使得寫作教師可以對授課學生的對象、寫作教學的主體內容和方法以及寫作教學方式的客觀診斷,另一方面,更能促使教師自身能對自己的教學實際行為進行較好的診斷。它往往能超脫于停留在問題表明的診斷,這包括實際教學環節中遇到問題的處理和解決方法,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體現在它診斷問題的預先性,即是通過對教學中的一系列現象可能會引發的一些問題提前做出研判進而主動提前地解決問題。這樣做的一大好處是能最大化地改進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效果和學生寫作能力的有力提升,從而提高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質量。更為重要的是,研究過程中,大學英語寫作診斷式教學的系統研究能助推大學英語寫作研究領域的理論深度和水平,對相關寫作教學理論提供新的有益借鑒。它操作性強的系統設計以及完備的條件保障能有效提升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理論性和實效性。這種診斷式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和模式研究能較好的解決傳統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寫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等一系列的現實問題,有助于改善這一局面。
Silva & Brice(2004) 、Juval & Paul(2013)、Heike(2014)等研究者對寫作過程的教學以及與各個主題的教學模塊實現有機融合進行了深度研究,為學界提供了一個較為廣闊的研究視角和可供借鑒的研究語料。Majid,Moussa & Ehsan (2014)、Amidreza (2014)對學生在四個不同階段的寫作任務中的實際表現進行了綜合的論述,包括總結性的、圖標式的、圖片式的以及話題式的寫作任務。Abdolreza (2016)、James & Jeroen (2014)、Thanyapa & Watcharee (2014)研究了泰國學生在新聞寫作方面的問題和綜合寫作能力分析。Huseyin & Pelin (2015)、Mohammad & Hussein (2013)等學者對EFL學習者在段落和文章的流暢度上進行了對比的分析。
近年來,國內研究者對英語寫作及寫作過程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蔡基剛(2011)、陳瑤(2013)、李航、劉儒德(2013)等眾多學者對寫作課程的設置與有效教學方式與策略進行了探討。馮蕾(2013)、劉榮君、王娜、鄒妍詢(2013)等分別利用寫作激勵法和有效寫作教學的設計等角度探究了如何降低學生在寫作任務完成過程中的焦慮和心理障礙。閔菊輝(2013)分析了寫作連貫在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了學術英語寫作教學與評價體系的相關方法。
學者們就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效果和水平,但在診斷式寫作教學策略研究方面還夠深入。
大學英語寫作的診斷式教學策略研究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旨在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提高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總起來說,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目前的問題還十分突出。經筆者分析,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表層問題,另一類是深層次的問題。表層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大學寫作教學的傳統模式方面,例如教師的寫作教學觀念十分陳舊,沒有真正有效的將能培養實際寫作能力和技巧等傳授給學生。此外,教學手段也主要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背誦那些固化的模板和套話,來應付各個主題的話語寫作。這樣幾乎導致學生形成一種被動的、僵化的寫作思維,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寫作過程中不知如何去謀篇布局,不知如何去拓展深入話題的寫作等[1]。深層問題則包括大學英語寫作教師的語言文化、文學、社會等綜合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寫作教學過程中,沒有形成一種真正跨文化的對比與文化互鑒的意識,對西方的思維和有關內容缺乏批判性的思辨,甚至還非常陌生,不知如何展開切入等。而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提出的這種大學英語診斷式教學的基本理念是,須從一位醫生的角度去診視病人并更為重要的是,要根據病人的病灶來對癥進行英語寫作教學的綜合診斷與評判,其基本理念主要是寫作教學過程中師生要充分地雙向互動、教師要積極地發現和診斷學生在寫作方面體現出的問題,同時積極地有效診治問題,同時還須認真地對診斷進行批判、分析和反思,不斷地提升診斷效果。
這是診斷式教學過程的核心環節。教師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擺在首要地位的是教師要深入研究新時代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主要特征和各個實踐的步驟,切實地建構出一個行之有效的綜合寫作課程系統。這個系統往往涵蓋這門課程的總體目標、整個診斷式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每個環節的診斷式教學形式與方法以及教學第二課堂的管理與實際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大學英語寫作診斷式教學的實施路徑上,主要包括四個環節:首先是設立寫作的每個教學步驟,這樣往往能最大化的突顯出大學英語寫作診斷式的具體操作形式和指導方法。這些教學步驟通常涉及教學作為寫作的教學主體,在收集調查問題、初步診斷癥狀、實施診治和糾偏以及驗證效果等步驟[2]。接下來是寫作方法和有效策略的習得,進而切實真正提升教師的診斷式教學的針對性和效果。那這主要涵蓋學生的寫前策略、以及寫作過程中和最終的完善階段。最后一點是教師一定要充分結合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點,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從學理上不斷挖掘大學英語寫作診斷式教學的理論深度和構建,輔之以一系列的多種方法,例如觀察法、問卷調查法、隨堂測驗法來不斷促進和補充大學英語寫作診斷式教學的效果。
這個環節旨在形象地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內涵與大學英語寫作的診斷式教學策略的運用過程、實施策略與大學英語寫作的診斷式教學進行動態結合并對其進行效果檢測與價值判斷,從而不斷完善大學英語寫作的診斷式教學方法。這具體涉及到大學英語寫作教師須在寫作診斷式教學過程中,在檢測標準上,初步設計出了教學診斷目的的檢測指標、教學診斷主體的檢測指標、教學診斷對象的檢測指標、教學診斷條件的檢測指標、教學診斷實施的檢測指標和教學診斷結果的檢測指標等[3]。在方法上,教師可采用課堂觀察法、作業測驗法、自我報告法和作品展示法等具體的檢測方法來優化教學方式,進而不斷提高診斷式教學效果。
本文對高校的大學英語寫作的診斷式教學進行了全面細致研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診斷式教學的實施策略和要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方法、教學管理與教學評價等,以期能逐步提高大學英語的寫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