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藏吉
(黃南州職業技術學校,青海黃南 811399)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更多全新的教學方式,逐漸出現在各類教學工作中,并促使民族地區現代教育工作不斷深化。其中,以舞蹈課中的翻轉課堂為主,此種教學方式,最早來源于國外,并在信息普及與資源分享的充分條件下,逐漸融入更多課堂教育中。此種全新教學理念,打破以往常規教學方式,更符合當前社會發展與教育變革要求。以民族地區中職舞蹈教學工作為例,在基礎、重復舞蹈教學工作中,中職學生舞蹈學習積極性較差。這也意味著,應引入全新教學方式,借助翻轉課堂這一全新教學理念,轉變以往師生角色,最大限度調動中職學生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進而解決以往中職舞蹈課堂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理念,最早源于西方美國,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譯為“顛倒課堂”,在國內教育工作不斷優化過程中,這一全新教學理念,起初在國內是以“高效課堂”的形式出現,后來被“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完全替代,被引入國內的現代教育體系中。翻轉課堂是綜合性的教學研究方式,重新打破教學的空間和時間、主體與客體,激發學生對教學項目本身的自主能動性,打開所有學習的渠道和資源,教師是助推者,是過程中的教學服務者,學生可以借助多元的信息化技術,為翻轉課堂開展提供良好環境與平臺。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再占據主導位置,多以“指導者”身份出現,并針對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與此同時,師生均課借助慕課[1]、互聯網平臺以及視頻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師生有效互動的完成教學項目,借助引導與協作方式,使學生在實踐與互動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民族地區中職教學工作中,舞蹈教學方式,不同于一般課程內容。其他課程教育工作,主要以理論為基礎,而舞蹈教學工作,則以理論與肢體動作為主。在舞蹈教學工作中,應將音樂與舞蹈相互融合,這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因此,在當前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作為中職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舞蹈動作與技能,并以提升中職學生整體素能為基礎,以此提升學生舞蹈表現形式與能力。在舞蹈學習中,基礎性動作具有較強規律。但是,在不同舞蹈學習階段,又存在一定差異。這也意味著,在舞蹈教育工作中,作為教師,應創新不同講述方式,并結合動作與視頻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建立示范,引導學生自主體會,更好地感知不同動作與規律。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不斷思考、探尋,以更為直觀的方式達到舞蹈課堂教學目的。
以黃南州職業技術學校為例,我們召入的舞蹈專業及幼教專業的學生,因民族地區本身的教師教學資源薄弱,大部分民族地區中職學生,基本沒有舞蹈基礎。而在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在舞蹈分解動作的講解過程中,很多中職學生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課程教學起點不能太低,但又不能完全從基礎抓起,為解決這一問題,民族地區的中職教師,多為學生分段、分層次地講解基礎知識和相關舞蹈理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職學生舞蹈理論基礎,卻難以提升中職學生舞蹈基礎,特別是涉及理論部分,很多學生對舞蹈教學中的專業術語的消化都成為教學方面的障礙。民族地區中職學生難以接受模塊完整的舞蹈培訓課程,甚至難以跟上舞蹈教學的基本進度,使使教學工作呈現惡性循環。
就國內中職舞蹈教學工作加以分析,在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多以教師為核心部分,很多中職學生,在舞蹈教學工作中,甚至形成被動學習習慣,難以與教師主動交流。再加上,在舞蹈基礎性動作講述中,學生只能借助大量重復式基礎動作講解,去理解教師所講述內容。但是,由于學生性格與思維方式不同,對舞蹈動作理解存在較大差異。此種舞蹈學習方式,難以激發中職學生舞蹈學習積極性,為解決中職舞蹈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在中職實際舞蹈教學工作中,應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不斷激發中職學生舞蹈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夠結合自己對生命、對美學、對地域文化的認知進行舞蹈表達上的調整,最終達到中職舞蹈教學升級的目的。
在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需要借助多元形式的音樂,輔助舞蹈教學工作開展。只有這樣,舞蹈動作與音樂才能更好地契合在一起,使舞蹈動作緊跟音樂節拍,更好地展示不同舞蹈動作內涵。但是當前舞蹈教學工作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多以示范為主,更為關注舞蹈技巧。此種關注舞蹈技巧現場如不能得到優化,勢必會影響舞蹈工作編創能力,只能進行機械化學習,難以與音樂相互融合,最終影響舞蹈教學工作開展。因此,在當前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應引入全新舞蹈教學方式,不斷優化以往舞蹈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生的樂理基礎,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不能就舞蹈談舞蹈,對音樂的延伸表達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應該充分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打開多元世界的音樂之門,探尋采集多元的音樂舞蹈編創形式,幫助學生樹立編創舞蹈自信,從小作品開始,慢慢培養學生的編創能力。
為解決中職學生舞蹈基礎薄弱問題,作為中職教師,筆者認為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合理設計教學模塊。例如,在藏族傳統舞蹈的舞步教學中,應借助互聯網信息平臺、各類藏族舞蹈的教程教材展示,為學生尋找藏族舞步基本的步驟與相關肢體協同的視頻。有條件的學校,應在中職舞蹈教室配備多媒體設備,多借助慕課等的教學方式,將藏族舞蹈的關鍵要素分解展示,并將很多資源的整合時間交給學生自己,限定時間進度讓他們協作完成,最終在舞蹈教室自我呈現,如此才能很好地將“翻轉課堂”的模式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們自主自發地參與到教學工作中。在以往中職舞蹈教育工作中,更加傾向于理論教學的方式,特別是教師自我的“一言堂”“滿堂灌”,此種教學模式,難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在具體教學工作中,作為中職教師,應創新以往教學方式。例如,在以往舞蹈教學工作中,多借助提問方式,了解中職學生舞蹈練習與掌握情況。但是,此種教學方式相對單一,難以激發中職學生積極性。因此,在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應不斷優化以往教學方式。首先,作為中職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以比拼方式,對中職學生舞蹈技能、理論、實踐進行考察,并對表現優異小組進行精神與物質獎勵。必要時,可以定期組織年級舞蹈比賽,選出最為“優秀”舞者樹立典型,在校園內營造良好舞蹈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契機,以此提升學生表現能力。其次,在翻轉課堂中,可以將學生比拼過程記錄下來,并在課上,對比拼進行評析,引導中職學生主動點評,并在比拼回放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中職學生找到不足之處后,作為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引導,借助多樣化教學方式,不斷強化學生動作記憶與理解能力。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學生不足之處得到完善,舞蹈專業水準得到大幅度提升。最后,應借助小組學習與綜合評價方式,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引導小組學生互幫互助,互相指出存在的問題,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在當前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如果應用傳統舞蹈教學方式,只能交給學生標準動作,為學生講解理論內容,勢必會阻礙中職學生編創能力發展。因此,在當前中職舞蹈課程中,作為中職舞蹈教師,應為學生選定主體,并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將舞蹈主體任務下發。并引導學生,借助小組力量,融合不同舞種,將舞蹈主體內容完美呈現,以此提升中職學生舞蹈想象力、創新力,提升中職學生舞蹈綜合水準。例如,在青海藏族區域,結合藏族舞蹈“顫、開、順、左、繞”等特點,以此為主體,為學生布置舞蹈編創任務,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在展現舞蹈基本功、技巧的同時,應結合自身所學,編創更多舞蹈動作與內容,充分遵循中職學生主體地位。在中職舞蹈實際教學工作中,應借助不同互動方式,不斷提高中職學生舞蹈表達與編創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借助小組合作方式,構建更為高效編創環境。最后,在舞蹈編創完成后,可以將學生編創舞蹈發布于網絡平臺,并在網絡平臺進行投票。而在網絡投票與互動系統中,學生不僅能發現自身不足,更能發現“競爭者”優勢,進而更好地在互動交流過程中,分享舞蹈編創成果,分析舞蹈學習經驗,借助翻轉課堂[2],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最大限度提升中職學生舞蹈綜合素養。
在當前中職舞蹈教學工作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應結合民族地區中職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借助全新教學理念,合理應用翻轉課堂,不斷創新中職舞蹈教學方式,最大限度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翻轉課堂價值與效率,大幅度提升中職學生舞蹈水準,提升舞蹈編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