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怡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進入三年級,數學學習內容的計算難度的增大,“草稿本”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好幫手,草稿本記錄了學生思維過程和方法。合理運用草稿本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與學習習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多數學生沒有準備專門的草稿本,打草稿的時候隨手一張紙或者寫在手上、橡皮上、桌子上、書本角落上等現象比比皆是。學生對于草稿本的重視程度遠遠達不到草稿本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程度。
【關鍵詞】小學數學? ?三年級? ?草稿本? ?使用現狀?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221-02
下面筆者以自己任教的三年(3)(4)班為例,從我班草稿本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小學三年級學生草稿本的使用現狀
通過對我所任教的92名三年級進行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學生草稿本的準備情況調查
注釋:隨意使用草稿本是指學生有草稿本,但是不是專用的,有時用來畫畫或堂練等,有時用來當草稿本。
(2)學生草稿本的保存情況調查
(3)草稿本的規范情況
從以上調查表可以發現,第一,我所任教的三年級學生大多數都沒有準備草稿本,隨手拿到什么就在上面打草稿如在試卷邊角,書本空白的地方或者是隨手一張紙,只有小部分的學生有專門的草稿本。第二,大部分學生都沒有保存草稿本的習慣,有時檢查作業要求學生拿出草稿本來對照檢查,很多學生都找不到。第三,能夠做到打草稿工整且有序的學生很少,大部分學生都比較隨意凌亂,導致最后自己都看不清,最終答案還是錯誤的。
筆者在對所任教三年級的優秀生、良好生和普通生草稿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時發現:92%的優秀生有固定的草稿本,良好生有固定的草稿本有54.9%,普通學生僅有8.3%。另外,53%的普通學生習慣在數學書或廢紙上打草稿,有32%的普通生會隨手在課桌或手上打草稿。由此分析,越優秀的學生對于草稿的重視程度越高,數學成績也更優秀,數學成績的優秀程度與對草稿的重視程度有很強的相關性。
通過對家長對草稿利用的看法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對于學生使用草稿的關注程度比較低,只有2.5%的家長會檢查學生的草稿情況。
通過對數學教師進行訪談發現,雖然大部分數學教師認識到規范草稿的重要性,但是卻缺乏對學生規范草稿進行科學的指導與引導,缺乏監管與檢查,這直接導致了學生的不重視。
二、原因分析
1.三年級數學的學情現狀
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從口算遷移到筆算乘除法,他們逐步意識到口算已經不足以解決他們面對的計算問題。但是,學生自覺使用草稿本的習慣還沒養成,在解題過程中,學生經常口算。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對學生的口算方法進行指導,但是,因為三年級的學生思維還沒有定型,口算還不夠熟練,我們要求學生一定要多打草稿,多筆算。隨著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深入學習,計算難度相對提高,在解決計算問題的時候,打草稿是保證計算準確的必要方法。
2.三年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情況
進入三年級,學生打開少年期的大門,他們開始有強烈的獨立意識,想要獨立但是自控能力又沒有形成。由于三年級數學的難度相比于一二年級又有很大提高,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一知半解,對待部分數學題的方式是簡單模仿,沒有按照老師的建議和要求借助草稿來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道理。在學生思維惰性的引導下,打草稿的有效性就非常低。
3.教師的引導不足
在教學中,很多時候老師只關注結果,忽略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事實上,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對學生的作業規范做出明確和反復的指導糾正,但是,對于學生打草稿的規范性卻不曾提出要求。甚至,教師本身也沒有正確的草稿意識,有的學生在數學課本上打草稿,有的學生在書桌上打草稿,有的學生在廢紙上打草稿……都不加以阻止或引導。教師在學生打草稿的問題上引導的缺失直接導致學生對于草稿的認識偏差,草草了事。
4.家長的漠視
根據調查訪問得知,大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生成績,孩子的學習過程卻沒有充分了解,更不要說關注學生是否有使用草稿本。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家長會給學生準備專門的作業本,卻很少家長會給孩子準備一本專門的草稿本。由此可見,家長對于草稿本的漠視是很嚴重的。
三、改進策略
1.端正學生對草稿的認識
三年級學生剛學習筆算,對草稿本不重視,教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白正確合理地使用草稿本對于數學的學習是舉足輕重的。措施一,可以上一節主題班會課“認識草稿本”,幫助學生們轉變對草稿的傳統認識。并且,在課堂中明確:數學草稿本是在數學學習中專門用于寫草稿的本子,需要我們正確規范地使用。措施二,教師可以在測試的時候發專用的草稿紙讓學生使用,然后回收讓學生觀察對比成績優秀的學生的草稿與成績一般的學生的草稿,通過對比體現規范草稿的重要性。措施三,教師可以引入獎勵機制,對于規范草稿的學生進行獎勵強化。
2.引導學生規范使用草稿本
規范使用草稿本,就是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草稿本。首先,應該讓每一個學生準備一本專門的草稿本。第二,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草稿本,不能亂涂亂畫。第三,要求學生草稿本上應該字跡清楚,書寫端正,特別注意容易寫錯的數字,如“0”和“6”要寫清楚。最后,引導學生注意草稿本書寫的條理性,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注明題號或序號,方便復查。
3.做好監督與檢查
三年級的學生自覺性還不高,如果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監督,容易松懈。因此,教師應該與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配合,做好對學生草稿本使用的監督工作。第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草稿的使用進行規范和引導,以此同時,對有效使用草稿本的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獎勵。第二,教師可以定期抽查學生的草稿本,檢查學生草稿本的使用率及規范性,及時地發現問題并加以引導。第三,可以開展優秀草稿評選工作,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以達到鼓勵與示范作用。
4.細化獎勵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獎勵的強化作用遠比懲罰要大。對學生適當的表揚獎勵可以激發學生使用草稿本的積極性。在使用草稿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自評,小組評等方式,在班級中引入評價機制,并定期選出優秀的學生草稿在班級中展覽,在家長微信群中進行展示。并且,可以對能夠做到規范草稿的學生進行蓋印章等獎勵。對于做得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指導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