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雪芹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培正中學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寫作教學的目的變成了寫出一篇能得高分的“文章”。主題是否明確,語言是否優美,結構是否完善等硬性指標成為衡量寫作效果的依據。這種結果取向的寫作,使得現在的語文課,真的變得與“寫作”越差越遠,甚至成為對抗“寫作”的怪東西了。把寫作變成應試教育的工具,而對真實的寫作不聞不問,使得學生的寫作成果不可避免地出現“千篇一律”的尷尬局面。
1.從交際語境理念出發,進行教學準備。
首先要有明確的語境信息。交際語境寫作是在真實的語境環境下通過書面語言進行交際的活動,是“針對特定的讀者、環境,為實現特定意圖的言語表達行為”。因此,教師作為學生課堂寫作教學的命題人,要明確告知文章的寫作目的、讀者對象以及具體的交際語境,為學生呈現清晰明了的寫作任務情境,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而寫,要寫什么,不至于對寫作任務產生模棱兩可的看法,影響接下來的具體寫作。
其次,教師在確定寫作任務之前,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實際需要,了解學生的寫作需求。寫作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交際的功用,學生寫作是為了滿足自身言語交流的需求,因此,寫作任務要盡可能地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長期以來,寫作命題中出現脫離學生生活的情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因此,交際語境寫作教學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寫作需求,靈活布置寫作任務。
2.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我國傳統的寫作教學,在初中階段的記敘文寫作中就要求學生掌握記敘的六要素,議論文寫作就多次強調要有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而到了高中,學生的寫作教學還是學習這些寫作知識,從而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交際語境寫作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充分了解學生,探明學情,切實地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了解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與體驗。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從學生的生活需要出發,遴選適合學生所處階段的知識進行教學,并引導學生對交際語境寫作的要素進行分析,使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長此以往,使學生能夠獨立進行語境的創設及要素的分析,逐步形成獨立寫作的能力,真正地將寫作變成自己進行表達交流的方式。
1.引導學生分析寫作要素。
由于學生長期接受以文章為中心的結果寫作的課程范式,所以,當學生開始運用交際語境理論進行寫作的時候,并沒冇很清楚地理解什么是“交際語境”,對于寫作的本質以及各個寫作要素的認識并不是很清晰,也不能很好地從文章的題目中提取具體的交際語境信息,比如寫作的目的、讀者對象、文體等。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準確快速地從題目中提取這些信息,使學生在寫作之初就能清楚為什么寫,寫給誰,如何寫的問題,形成很好的寫作思路。
2.幫助學生獲得真實的生活經驗。
為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和實踐體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在校時間,開展各種活動,如班會課上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分享會,邀請學生講一講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小事;課后作業的布置上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和父母談談心;每月組織一次戶外活動,可以是對名勝古跡、自然風光的游覽,也可以是社區送溫暖等公益活動,等等。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分享、詩詞大比武、答疑小課堂等各式各樣的小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把平時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并及時記錄,養成良好的記閱習慣,使學生間接地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
交際語境寫作以交際為目的,寫作的文體、話題、語言等都是為了特定的讀者、目的服務的,因此,交際語境寫作教學的評價除了考慮文章的表達技巧、結構布局以外,還應該充分考慮作者是否合理地體現了交際語境的要素,是否達到了交際語境寫作的目的。
進行交際語境寫作教學之初,為改變學生長久以來形成的寫作觀念,教師要從交際語境寫作的基本要素出發,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交際語境的寫作要素,在教學評價中同樣應該重視,通過對學生作文中交際語境要素的評價說明,加深學生對于交際語境寫作的理解,使交際語境寫作的交際目的在學生心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交際語境寫作作為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寫作范式,把交際作為寫作的目的,強調寫作本身是一種作者與讀者之間展開對話的過程。在寫作過程中注重讀者意識、目的意識、文體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能力,對打破傳統寫作教學中的種種弊端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為解決目前我國寫作教學理論落后的現狀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