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晴/山東現代學院
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通知》(教高[2011]2號)要求,已有三屆本科畢業生的新建本科高校,需要參加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簡稱“合格評估”)。合格評估是教育部為檢測高等院校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設置的標尺,一共分為7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39個觀測點(民辦高校增加1個觀測點,合計40個),適用于境內所有辦學性質的本科高校。
民辦高校建校時間短、師資結構不完善,在迎評工作開展初期處于不利局面。因此民辦高校必須自上而下齊心協力,才能做好迎評工作,通過合格評估。建議民辦高校從上層建筑、基礎設施、規章制度、思想態度等幾個方面著手準備,全力做好迎評工作。
辦學定位包含辦學指導思路、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等多個方面,是學校辦學的靈魂內核。受財力和物力制約,很多新建民辦高校都是在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之后開始著手合格評估工作的。此時距離第一屆本科畢業生招生已有四年時間,這段時間內,國家的教育政策與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可以已做出調整,最初的辦學定位可能無法完全與辦學現狀匹配,因此需要根據辦學實際,重新分析學校專業布局,調整新專業申報方向,凝練辦學定位,保證合格評估時的辦學定位完全符合學校發展現狀。
教學是學校育人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民辦高校體制與公辦高校不同,大部分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或由董事會直接領導。董事會認真履行機構職責,充分發揮作用,在學校上層建筑準備中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還要充分發揮黨委會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證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參與學校重大事項決策。董事會應主動把合格評估放在首位,密切與黨組織的聯系,按時召開會議商討教學事宜,解決重大辦學問題,為學校發展提供方向指導和決策支持。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開展育人工作的重要依據和基本綱領。民辦高校的教師普遍穩定率不高,人才培養方案不是修訂不及時,就是修訂過于頻繁。建議教務部門根據國家教育政策要求適時修改培養方案內容,主動適應時代需求。已開課年級、已修學分,可予以保留;未開課年級,按照新方案進行培養,正好可以體現“以評促改”的評估原則,展現出流動的向上發展趨勢。
民辦高校只有學費收入,沒有教育事業費撥款,因此在學校建設經費上經費有限。同樣秉承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董事會和校領導高度重視提升學校辦學條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迎評階段,簡化校內財政審批手續、加大校園基礎建設經費投入,重點建設優勢學科和優勢專業,保證教學基本設施都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要求,同時依據專業發展規劃,分批次分專業,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滿足多層次教學需求。
教師離職率高,幾乎是所有民辦高校的通病,且任課教師頻繁變動極度不利于開展長期教學工作,高校應把建設重點放在穩定教師隊伍上。教師離職伴隨著教學配套資料缺失和日常教學秩序波動,對于不同專業教師缺口,高校要根據具體情況一事一議。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比率一般在50%左右,如何保證青年教師保持穩定的教學質量,也是合格評估考察的一個重要指標。除聘請校外教師和企業行業一線指導教師之外,還需逐步引導外聘教師培養本校教師,大力發揮“老帶新”“導師制”“傳幫帶”等制度優勢。教務處應根據本校實際,圍繞青年教師培養培訓,制定制度,提供平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
根據專業規劃和設置情況,合理安排院系布局,保證每個專業擁有一支有一定數量的發展趨勢良好的教學(科研)團隊。根據課程合理設置教研室,按照需求制定教研室人員編制。每年學校都要根據學科發展規劃分析優勢專業與優勢學科,根據主干課、專業課、選修課設置不同標準,優先配置核心課資源。同時利用多媒體資源大力發展課程建設,引入虛擬教室等現代化教學模式。
在每一名本科生的教育階段,實驗教學、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這四項實踐教學內容缺一不可。民辦高校底子薄,實踐教學的課時分配與實踐機會可能比公辦高校少,但必須盡最大可能為每個學生安排實踐教學課程與實習實訓。主動與企業行業單位聯系,加強校企合作與產學研合作,鼓勵教師利用橫向課題資源與企業對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環境,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
教務處是一所高校最重要的職能處室之一,教務處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教育學或管理學等相關專業學科知識背景,同時熟悉各項教學規章制度。教務處能否正常運行,決定一所高校的日常教學工作是否可控。民辦高校建校時間短,制度落實不到位現象時有發生,正好以合格評估為契機,“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查缺補漏,完善教學運行各項制度,為學校的長期穩定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
高校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包含多個方面,比如教學檢查、聽課評課、教師評教、學生評學、期末考試等。民辦高校教師流動性大,甚至有教師不滿一個學期就離職,此時就需要有完整的質量監控體系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合格評估以教學為主要監控對象,教學質量沒有保障的高校,不具備合格評估參評資格。在合格評估籌備工作伊始,教務處就應安排專人梳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文件,聘請校外專家審閱指導,保證教學工作有序開展,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運行良好。
教學工作由全體教職工協作完成,校領導負責對教師進行統籌管理。合格評估是新建本科院校都要面對的事情,結果不理想,將會面臨減少招生計劃、停止招生等問題。學費收入是民辦高校的唯一收入來源。沒有學生就沒有學費收入,學校運營無從談起。校領導和董事會要時刻不忘“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時刻為學生著想,為學生提供最舒適的學習環境和最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全方位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忘辦學初心,才是通過合格評估的根本所在。
教師除上課之外,還需要提供教學過程性材料,注意原始材料的存檔收集。過程性材料,一旦錯過就無法再補,資料一定要妥善保存。民辦高校教師,除教學和科研工作之外,一般還需要承擔行政事務,因此教師要調整好心態,分清主次,把合格評估的優先順序放在首位。只有上下一心,才能事半功倍。
為迎接合格評估,所有高校都會組建迎評工作小組,全程負責評估工作指導、文件精神學習、搜集材料、質量監督等工作。每天面對大量文字材料和各種評估問題,迎評隊伍必須要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熟悉業務知識和評估文件,在1-3年的時間內以平和的態度面對合格評估迎評工作的各種問題。
對民辦高校來說,合格評估是一次決定“生死”的考試。民辦高校也應該腳踏實地,謙虛謹慎,結合自身特點,吸收兄弟院校先進經驗,全員通力合作,確保合格評估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圓滿完成合格評估任務,把學校建設成更高水平的民辦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