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俊/高郵市菱塘民族中等專業學校
為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全面貫徹實施《關于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 年修訂)》、《關于加強揚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新時代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既要注重知識傳授、觀念樹立,又要重視情感培養和社會實踐,引導中職學生自覺遵循道德規范,形成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的優良品質。以往的德育教育實踐經驗不斷證明,德育的實踐活動在中職德育教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是個體道德形成、發展的根源與動力,是受教育者實現道德知識內化外現的中介與土壤。因此,結合我校德育管理的實際需求,提出以“覺醒教育”為核心,全面開展構建“五三一”德育模式,試圖立足五個維度、三個層面,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維度、全方位、一體化立體德育教育體系。
學校設立志愿服務社團,通過在校師生的志愿服務,實現德育教育社區化。把志愿服務作為德育教育必要的“實踐課”,形成獨立完整的志愿服務常態機制,使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形成健全的體系,讓學生走進街道、社區,融入社會,將自己所學知識服務于社會,使學校德育課程知識內化為師生的實際行動。本學期,開展了學雷鋒志愿者服務在社區與村組的志愿服務活動、參與了文明衛生城鎮創建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了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與小手牽大手文明齊步走的志愿服務活動。這些“覺醒”志愿服務對學生都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達到了立德樹人,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德育培養目標。同時,通過志愿服務搭建了全社會參與監督管理的德育機制,形成共管共育之勢。
在激發全體教職工德育工作熱情的基礎上,成立學生干部社團,對學生干部進行系統地培養,創建學校學生日常校政值日管理的新亮點。本學期我們制定詳實的工作計劃和活動方案,通過系列培訓和拓展活動,提高學生干部的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發揮學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精神。每月召開學生干部(班干部、團干部、宿舍舍長)例會,反饋管理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商討解決的辦法,在摸索中逐漸形成合理高效的學生干部培養體系。
以班主任培養為核心的班級建設,實現班級德育管理專業化。我校對45周歲以下的班主任均列入培養對象,對老中青三個階段的班主任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本學期,我們開設班主任基本素養專題培訓3 次,組織班主任參加高郵市揚州市班主任研學提升2 次,組織班主任開展家訪,通過班主任師徒結對、優秀班主任示范課、班主任主題沙龍、外出觀摩學習、論文案例撰寫競賽等多種形式對班主任培養,以此提升班主任專業理論和專業素養,提高班集體建設、班級日常管理、弱勢學生群體幫扶教育、偶發事件應急處理。與家長聯系的方法技巧等專業能力,構建一支思想水平高、師德修養好、教育業務能力強的班主任隊伍。
成立家長委員會,開展家長一日訪校和家長學校授課活動,搭建常態化的家校聯系平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利用學校網頁與微信群,定期分享優秀家庭教育經驗;定期召開會議,開展家長沙龍,交流探討教育心得;開展走進家庭、走進學生德育導師制家訪活動與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邀請法制副校長、關工委部分老同志為家長開設主題講座,受到了家長的廣泛好評。通過這一系列“覺醒”家庭教育活動,努力建立和完善社會、家庭、學校相互配合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體系,加強了指導家庭教育隊伍的建設,使家庭教育工作向科學化、社會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以共青團組織為依托,挖掘學生個人的自身潛力,引導學生“覺醒”向團組織靠攏。以“在活動中引導人,在活動中教育人,在活動中塑造人”的宗旨,構筑團員意識教育體系。一方面堅持做好新團員發展工作,制定團員發展計劃,執行相關規章制度,在每年的五四期間、一二.九期間發展一批新團員;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團內各項活動,如通過德育宣傳欄,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宣傳先進人物事跡;通過黨課與團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三結合重大節日開展活動,清明節到烈士陵園祭掃活動,五四青年節活動,十八歲成人儀式。高效嚴謹的共青團組織凝聚學生力量,推動學生在個人原有基礎上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覺醒教育”理念的提出解決了我校學生先前“課外無事做”的德育教育空缺,“覺醒”活動的開展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學生在收獲充實感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德育熏陶。但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通過精心合理的組織,營造積極的活動氛圍,這涉及學校的人員、制度、精神文化和物質條件等方方面面。因此在“覺醒”活動中,我們首先強調全員德育。即從校長室到宿管,從班主任到任課老師,所有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全程、全方位、全員參與,評價到位。其次,每一項活動都要調查在先,研究在先,設計在先,制定好詳實的計劃與方案,保障活動有序開展。
“覺醒教育”以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因此,我校每學期都會開展常態化的系列德育活動,以活動的豐富性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1)結合“八禮四儀”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爭做文明少年、爭當文明使者、爭創文明校園”專題教育活動。(2)在學生中開展“民族中專學雷鋒 回鄉處處有真情”系列活動。(3)持續開展了“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園行”專題教育。(4)深入開展以“珍愛生命、文明出行”為主題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5)在學生中開展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6)本學期學校組織了多個興趣小組與社團,如與技能大賽有關的、與創新大賽有關的、與創業大賽有關的、與文明風采大賽有關的、與同學們興趣愛好有關的等等方面,德技并修,讓學生在技能訓練中提升素養。(7)開展法制教育,定期開展與法制有關的安全教育,邀請法制副校長作法紀安全方面的專題講座,通過身邊的人和事,讓同學們了解法律法規,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提高學生們的安全意識,最終目的每一位學生養成遵守法律法規、校紀班規、安全常規的好習慣。
德育活動評價及其研究對整個活動的優化改進起著關鍵作用。任何德育活動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后,要對教育效果進行深入的德育評價,分析它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育目標。德育評價是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途徑,多方面搜集適當的事實性材料,對德育活動及其效果的價值作出判斷的過程。我校開展的德育積分制,是多方參與的評價模式,德育積分制的運用,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加強了。校園環境優美了,教室、宿舍管理規范了。每學期都有不少學生被評為“美德少年”、省市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三創”學生。前不久,市場營銷專業的盛喬菲同學榮獲江蘇省優秀模擬公訴人、最美中職生、與全國最美中職生。
中職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民主意識增強,這就要求德育教育正視學生的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具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主體。我校通過以上構建的社會、學校、班級、家庭、學生“五維”德育以及組織管理、實施評價、評價反饋“三面”德育的立體德育系統,最終達成學生為主體的“一體”化德育培養目標,發揮學校德育教育的綜合教育力,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我校“覺醒教育”為核心的“五三一”德育模式強調德育教育需要多維度參與,德育活動需多層面支持,德育過程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與實際相結合,在活動中獲取經驗,了解本質,提升認識,改善認知,從而達到全面改善德育教育的效益,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優秀的德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