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英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第四中學
時代不斷在進步,社會不斷在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注重和提高,每一位教師的肩上都身負重任。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專業歷史素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轉變從前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把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新型教學方式相結合,運用創新多元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積極性,將“死”歷史講“活”,從實際情況出發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搭建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的改革下,傳統老舊的教學理念已經被取代,但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新型的教學方式并不沖突,反倒是各具特色,教師要將兩者互相結合、互相補充、靈活運用在高中歷史的課程中,將歷史知識簡化,給予學生學習動力和信心,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概念圖和主線梳理法結合運用,概念圖是常見的教學方法之一,在歷史教學中經常會用到,以直觀、形象、簡易的方式將知識結構與聯系一目了然的呈現出來,對學生知識構建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而主線梳理法可以用以分析整體知識結構于框架,從而將知識進行串聯互通,通過某一主線知識延伸出若干不同的知識點,將兩種方法充分結合運用,在幫助學生避免出現遺漏知識點的同時,又促使學生對相關歷史知識有深刻理解。
例如,在開展洋務運動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靈活的運用概念圖與主線梳理法,加強學生對這部分歷史知識的認識。首先教師講解歷史背景與相關事件,再配合相關問題逐漸深入探究,利用多媒體課件或板書描繪出知識概念圖,直觀將相關事件之間的聯系展示出來,接著根據知識構成利用主線梳理法來引導學生從主線入手,從洋務運動的萌芽期、開端期、催化期三方面進行拓展,洋務運動思想萌芽期中可以聯系到林則徐和魏源,再到“開眼看世界”的想法和“師夷”思想的提出,從洋務運動的開端期中可以延伸出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和恭親王留守北京事件,從洋務運動的催化期中可以延伸到太平天國運動和創辦民用企業。在合理運用多元化教學之下,幫助學生將歷史知識融會貫通,互相聯系,將會大大提升課堂效率。[1]
新課程實施最注重的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尊重并滿足學生需求,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過來”。首先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其中開展角色扮演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學生參與度與專注力較高,課堂氣氛較活躍,在了解歷史的基礎上體驗歷史,感悟歷史,加深學生對歷史的印象。但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將“演”放大化,而忽略了史實和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陶行知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要想構建高效課堂,真實的課堂不可或缺。教師要明確課堂活動的主要目的,及時拋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能力的養成,主動確立方案、開展探究、總結結論,在實踐體驗中總結反思,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享受探究的成就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感性認知的同時,培養對歷史知識理性思考的能力,組織開展有效的課堂,讓高中歷史課堂發揮出真正的實效。
例如,在“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這一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經濟危機發生時美國政府如何決策”這一問題時,學生對于枯燥的政治歷史沒有太大興趣,但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效果極佳,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選擇兩位學生代表代表分別飾演其中的胡佛總統和羅斯福總統,真情實感的宣讀就職演說,給群眾講述自己將如何應對經濟危機,在演講結束“總統”向“群眾”拉票,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總結他們的對策與結果,這樣有趣的課堂沒有一個學生不投入,既加深對這段歷史知識的記憶,也為之后的內容做好了鋪墊。[2]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構建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迫在眉睫。教育有法而無定法,教師需要根據學生需求制訂教學方案,將傳統教學方式與新型教學方式互補運用,采取多元化課堂教學,不斷的優化課堂教學,簡化高中歷史的難度,用簡單易懂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歷史教師多動腦、多用心,將歡樂帶進高中的歷史課堂中,才能更好地構建出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最終保證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有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