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霞
邢臺市臨城縣實驗小學
體育教學是一個多層次的動態教學過程,以肢體體驗、身體練習為主。以往的體育教學主要通過教師“教”、學生不斷進行身體練習、最終教師糾正學生掌握動作技術完成課程。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雖能掌握動作技術,但對所學動作的動作要領、練習步驟、生活拓展、鍛煉功能等知識點不明確,這樣一來學生的體育學習停留在為了教材而練習、為了練習而運動,課堂顯得枯燥無味。“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主要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動作技術的難易程度采用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體驗運動樂趣,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并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避免學生機械地、被動地學習。
1.對教師來說。
體育教師作為體育課的實施者,是全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掌控者,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及教材內容制定本節課的訓練目標,將訓練目標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心中有數,能夠改變師生信息交流方式,教師能夠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從而調整教學環節,越來越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關注個體差異的需求,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對學生來說。
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開展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學生是體育課的主體,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小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社會適應性,為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有著自己的獨特思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還能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適應了小學生的身心特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1.科學劃分學習小組,明確體育學習任務。
每個學生都是充滿獨特個性的,存在著個體差異,他們在身體素質、興趣愛好、運動基礎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對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學習掌握上會表現出一定的差距,這實際上是一種正?,F象,教師要對此形式正確認識。在劃分體育學習小組的時候,教師就要考慮學生這種個體差異性,科學合理搭配人員,每個小組內都有體育能力強和比較弱的學生,并且要確保各個小組之間的綜合實力大致均等,有助于實現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小組明確責任分工,發揮各自的才能,還要為每個組員提供可以輪流當組長、報告員、動作示范的機會,確保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有目標才會有方向、有動力,在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小組都應該明確學習目標,小組中的所有成員都要發揮個人的優勢,相互配合,相互幫助,最終更快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組競爭中取得勝利,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良好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以“足球”教學為例,與其他小球類運動項目相比較,足球更加講求的是整體運動能力,即團隊作戰意識。在足球“進攻”的講解時,后衛隊員要積極拼搶,中場球員要善于拿球并傳,前場球員要積極跑動,拉出空間,隨時接球打門。這一系列的進攻戰術都需要整體的配合,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2.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使學生身心愉悅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障礙跑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先讓學生練習跑幾次,通過學生親身的感知,教師可提出疑問:障礙跑與直線跑之間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需要什么技巧?然后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在得出結論后,學生進行問題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點明障礙跑的技術要領,然后為學生進行示范,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另外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習內容,靈活地運用分組,讓學生有廣泛的合作、接觸、交流機會,多進行交換角色的分組合作,使體育課既講究效果又追求合理。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對所有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小組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對體育項目的合理選擇,是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上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能完成相應的體育教學項目,使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一定提高,還能對學生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進行鍛煉,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育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