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兵 丁靜雯
【關鍵詞】保護自然;低碳生活;和諧共生;班會設計
一、教育背景
近年來,環境污染、全球氣候變暖、物種滅絕等問題已經引起各國的重視。2020年世界更是不太平:澳大利亞大火燃燒四個月之久,非洲蝗災造成多國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緊張。據此,我在所帶的初二班級開設了一次以“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班會課。
二、教育目標
認知目標:熟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對相關環保知識有所了解。
情感目標:感受自然之美,激發感恩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樹立關愛地球、保護自然、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
行為目標:明確保護自然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將生態文明和綠色環保理念轉變為實際行動,并滲透到生活點滴之中,養成低碳生活的良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出一期“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主題黑板報;分組查找人類破壞自然的各類資料,小組里具有美術特長的學生負責繪畫環保漫畫。
教師準備:指導相關學生設計調查問卷;制作課件;收集新聞資料、圖片,選取歌曲MV、公益廣告視頻等。
四、實施過程
(一)感受自然之美麗
教師(呈現微信啟動畫面):請大家看這個畫面,一個小人站在一顆巨大的星球上面,這顆被蔚藍色海水包裹著的星球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這顆“藍色彈珠”反映出人類的渺小和內心的孤獨,以及地球家園的美好。
(幻燈片播放大自然美麗迷人的風景:山川湖泊、藍天白云、戈壁沙漠、冰川海洋、花海森林、鄉村田野、草原牧場、野生動植物等)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下自己的旅行經歷,說說哪些美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自然給了我們人類哪些恩賜?
(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大自然給了人類生命,給了我們美麗家園,人類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我們要懂得感恩自然、珍惜自然、呵護自然、回報自然。
【設計意圖】通過色彩繽紛的大自然景色呈現、美好的旅行經歷分享,展示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讓學生們感受生命的豐富與美好,喚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聆聽自然之哭泣
漫畫展示:四位學生分別展示以人口爆炸、環境污染、砍伐森林、獵殺野生動物為主題的環保漫畫,并由小組代表根據所查資料,用翔實的數據向全班匯報漫畫所反映出的自然遭受破壞的情況。
教師:哪位同學的漫畫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請說明原因。
(學生自由舉手發言)
歌曲欣賞:1995年邁克爾·杰克遜創作演唱的風靡全球的一首歌曲MV——《Earth song》。
教師:你喜歡這首歌中的哪一句歌詞?你看到了哪些畫面?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交流)
教師小結: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自然美好的環境哺育著人類及萬物,人類卻只顧眼前利益,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肆意掠奪自然、踐踏自然。其實,地球早已不堪重負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采用生動有趣的漫畫和詳實的數據資料,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人類漠視自然、破壞自然的嚴重狀況;通過歌曲給學生帶來聽覺和視覺上的沖擊,喚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憂患意識,激發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熱情。
(三)面對自然之抗議
教師出示三個案例:澳洲大火、非洲蝗災、新冠病毒肆虐全球。
教師:這三起新聞事件背后的原因,哪些是與我們人類活動有關的?
(學生自由發言、討論)
教師小結:雨果曾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母親,也是冷酷的屠夫”。人類破壞了自然,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就會造成自然災害頻發,人類終將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沙塵暴、海平面上升、臭氧層空洞、大量物種瀕臨滅絕等說明了大自然在反抗人類、懲罰人類。
(視頻播放中文版詩歌朗誦《大自然在說話》,這是2014年10月由蘋果公司廣告人LeeGlow為保護國際基金會創意制作的以大自然為第一人稱的一則公益短片)
自然母親
有人稱我為大自然
也有人,叫我大自然母親
我已經度過了四十五億年
是你們人類存在時間的兩萬兩千五百倍
我并不需要人類
人類卻離不開我
是的,你們的未來取決于我
如果我繁盛,你們也將繁盛
如果我衰敗,你們也會衰敗
甚至更糟
教師:如果你是海洋、土地、水、花、雨林或是紅木,你有什么樣的心愿對人類講?
(學生分組討論并發言)
教師小結:大自然有寬廣的胸懷,大自然愿意為人類奉獻空氣、水和土壤,大自然最簡單的愿望就是能與人類和諧共處,我們要看得到她的恐懼,聽得進她的建議,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僅是為了拯救大自然,還是拯救人類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對當前世界發生的各種新聞事件的解讀和討論,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大自然反抗的力量;通過觀看聲情并茂的朗誦視頻,讓學生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從而懂得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四)實現自然之心愿
教師:地球已經越來越不適宜人類居住,人類真的要帶著地球流浪嗎?
(播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公益宣傳片)
師生互動:你們怎么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怎么才能做到科學發展、綠色發展?
調查匯報:班長匯報班級環保意識調查結果(內容包括坐私家車上下學、家中實行垃圾分類、節約用電、循環利用水、單雙面打印、使用快餐盒或一次性筷子、自帶購物袋等)
知識測試: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今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什么?設立世界地球日的目的是什么?有多少參與國家?大約多少參與者?
小組討論:作為中學生,我們能為保護地球、保護大自然做些什么呢?
獻計獻策:每組為世界地球日設計一個宣傳口號;寫一份環保倡議書,并簽上小組成員姓名,然后張貼到班級宣傳欄。
教師小結: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我們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此,我國還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為綠色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向家長和身邊的人宣傳環保知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保護大自然,還大自然天藍、地綠、水清,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公益宣傳片和討論,幫助學生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環保意識小調查的結果匯報旨在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環保問題,引起思想上的重視并改正不良生活習慣;小組合作寫倡議書,能使學生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將“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落到實處。
五、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節班會課做到了靜態預設和動態生成相結合、學生情感體驗和教師價值引領相結合,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班會課的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理念。班會課的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逐步引導學生親近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但是由于內容較多、時間有限,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不夠充分,尤其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戰略決策沒有進行深入闡述。當然,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主題還包括“敬畏生命”,這也是后期班會課需要學習和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