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嬌龍
摘要:機械質量管理是機械安全的基礎把控,近年,機械質量安全事故頻發。對機械質量管理及基礎管理要求越來越嚴格和緊迫,本文主要對機械維修質量因素分析及應對策略做論述。
關鍵詞:機械維修;質量因素;應對策略
引言
機械是工程施工的主要影響因素,針對其展開保護和維修十分重要。通過對機械的養護,不僅可以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減少企業的成本支出。在我國,機械的護養已慢慢推出了相關的策略,但還不能完全避免問題的發生,這便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其展開不斷的研究,總結出一些比較先進的經驗,對機械護養和維護工作進行整改,進而使得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促進路橋施工水平的發展。
1新時期機械維修質量影響因素
首先是機械維修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較低。從現階段的機械推廣情況來看,機械在維修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較低,跟不上時代發展和技術要求,導致機械的維修效率普遍低下。很多維修人員并沒有接受專業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大多的維修師傅都主要以原有的經驗為主,他們在技術和文化素養方面普遍較低,很多維修人員并不能做到持證上崗,維修技術含量較低,技術得不到有效更新,不能夠與現代機械的發展相適應。具體的機械維修過程中,很多維修人員對機械的內部構建形式分布形式不是很了解,安裝拆卸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經常存在安裝拆卸過程中硬件零部件遭受到損壞,甚至在使用過程中引發安全事故。其次是機械維修經營效益較低。目前,一大批先進的機械得到了很好的推廣應用,但是與機械相對應的是機械技術推廣還不是很到位,人們對機械使用技術達不到熟練程度,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機械出現故障的概率。
2機械維修質量提升策略
2.1加強維修管理工作
提高機械維修的有效性,保證機械正常運轉,減少和消除機械的安全隱患,還要加大對機械管理工作力度。首先,機械監管部門應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對機械的巡查力度。其次,建立有效的機械技術普及推廣機制,在掌握前沿機械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的推廣工作。第三,機械部門還要設立專門的信息化機械維修和保養部門,能夠以各種有效的方式傳遞機械保養的常識。第四,加強機械隨意改造的督查,消除機械管理使用的中的隨意性大問題,對私自改裝機械人員進行處罰,保證機械合理使用。
2.2完善維修保養方法
首先,應當引導機械用戶購買較高技術含量的機械,注重在維修的過程中積累同型號機械的維修保養方法,配置專業的維修機械與工具。其次,根據機械維修保養的需要建立有效的機械檢查體系,根據機械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維修與保養操作方案。第三,建立機械的觀察機制,推廣機械運轉情況登記記錄表,促進機械人員及時的記錄機械異常情況,促進機械人員按在操作前按照相關程序進行機械檢查。第四,注重及時更換微小部件,在全面檢查的基礎上注重發現機械的細微問題,以便于消除機械隱患。
2.3提高對焊接操作的控制力度
在進行機械焊接維修過程中,焊工需要明確關鍵焊接位置,并根據這些位置信息來控制焊接工作,保證焊接維修工作的一次性完結。在焊接過程中,最主要的兩個位置分別為接頭與焊縫根部,所以,為了確保焊接維修工作的質量,需要針對不同的部分利用不同的焊接技術,同時在焊接前還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在焊接位置的坡口開創可以通過碳弧氣刨,在坡口開創完畢后,還要保證工件焊透,以此來保證之后的焊接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在焊接過程中,不能僅僅關注橫向或縱向自由收縮,需要保證兩種方向都能夠自由收縮。所以在焊接維修時需要有明確的焊接流程順序。若是在焊接順序上出現了錯漏,那么可能會使得焊接縫在橫向或縱向的收縮受到約束,從而導致殘余應力的提高。在進行相近焊縫的焊接過程中,需要根據收縮量由大至小、拘束力先大后小的流程來焊接。
2.4對機械的維修養護技術及時進行更新
在網絡平臺的快速發展下,機械的維修人員、生產廠家和專家都能夠直接地進行溝通,進而可以及時掌握機械的最新動態。從不同角度入手,完善機械的維修保護工作,在這之中,生產廠家應及時掌握機械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造,使其變得更加先進;施工企業也應該經過不同途徑掌握機械的使用方法和功能,防止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操作而對機械產生不利的影響;機械維修人員則要通過相關平臺對機械維修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了解,進而使自身的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2.5制定嚴格統一化的機械維修質量規范
在機械維修工作開展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當前生產實際,遵循現代發展規律前提,科學有序的開展機械技術推廣工作,要依據當前生產,實際機械擁有情況和先進機械的推廣情況,技術的應用情況,合理配置機械維修點。明確機械維修質量規范,制定嚴格的維修質量標準,規范機械維修操作行為,這樣能夠避免因為維修質量界定模糊而引起的糾紛事件,確保機械能夠發揮起應有的生產能力,帶動現代化發展。在明確具體維修質量規范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對維修點的監管力度,要構建一套科學嚴謹的監管體系,要從維修點的資質審定、維修人員技術考核、維修質量監督審查等諸多環節明確具體的規范要求。
2.6機械使用及相關質量控制
機械現場管控機械合理使用,將對機械整體安全性造成直接影響,同時也是改變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與機械生產效益息息相關,具體內容如下。(1)以機械操作規范為基準,科學執行各項操作行為。(2)嚴格落實機械維修保養。(3)將機械定期檢查工作落實到位,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采取可行處理措施。其次是大型機械調遣的質量把控。落實大型機械調遣質量管理是提高機械調遣效益,大型機械調遣質量管理細則體現在3個方面。(1)供方選擇,選擇信譽良好且資質相配的合格供方。(2)落實方案的人員資質、質量措施和安全措施等管理工作。(3)落實調遣過程的監控等。
2.7采取精細化管理,提升機械的保養維護質量
在機械的維修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采取精細化管理的方式,來提高電子機械的維修質量。在當前信息化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電子機械的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在日常的維修管理過程中,對維修人員的素養以及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開展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檔案維修管理制度,提高各部門之間的配合與溝通。并且操作人員需要做好相關的指導,讓他們能夠充分了解器械機械的使用方法,從而降低機械發生故障的幾率。
結語
總之,我國的工程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機械的比重也在持續增加,保證機械的完好性,加強機械的維修和養護工作水平變得越來越重要。單位應制定并完善機械維修和養護的機制,完善人員的管理制度,不斷引進培養技術人才的方式,全方面提高機械的維修和養護工作,從而保證機械的正常使用,充分發揮出機械的功效,創造更多的效益。
參考文獻
[1]陳莉.機械安裝項目管理質量控制措施解析[J].中國機械工程,2019(11):36-37.
[2]邱剛.關于機械安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探究[J].河南科技,2019(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