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成/曲靖師范學院
高校學生干部既是受教育被管理的對象,也是學校教育管理中最基層組織的具體實施者,是學校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力量。他們不僅在學校教育管理、學風建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起著學生管理工作者、科任教師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實際學生工作管理的過程中,常常有信息丟失,信息傳達滯后,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傳統方式建設和管理已跟不上時代步伐,因此,信息暢通機制的建立尤為重要。
學院學生工作領導小組是學院學生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學校與學院班主任、學生干部和的橋梁和紐帶,促進班級、班主任與學生干部隊伍及學生的信息暢通,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工作體系和運轉機制,才能較好的適應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促進信息暢通是新形勢下學生工作領導小組服務大局的客觀需要,也是學生工作領導小組履行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扶人職責,維護學生權益、進一步推進學院學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信息暢通機制的建立有利于開展學生工作,確保及時完成學院學生就業、學生活動、講座、獎助、貸款等常規工作通知的上傳下達;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團建搭建平臺;為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緊急傷害事件、學生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公共衛生安全等事件的預警、研判、干預等贏得時間和空間,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學院網站為學院對外對內宣傳的重要平臺,網站為學生學習、生活、就業提供服務,但傳統的網站架構的模式在互聯網app等各類工具軟件的沖擊下相對學生的關注度已經不夠。學院網站最大的功能變成了不了解學院情況基礎下對外宣傳窗口,而對學院學生自身來說,一是內容更新相對滯后,且內容單一,交互性不強。二是網頁內容可能相對枯燥,對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吸引學生眼球的有較高質量的內容不多。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過程中,將學生經常需要使用的工具、與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與網頁綁定,提高瀏覽量,養成學生瀏覽學院網頁的習慣。其次是不斷拓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搬到網站,增強網頁與學生的交互性。
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為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在自媒體更新迭代的過程中,微信公眾平臺被譽為自媒體意識覺醒時代的產物。而微信公眾平臺的訂閱號以其個性化、碎片化、交互性、群體性、傳播性占據優勢。學院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傳播工具,實現師生互動,共同打造學生平臺。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其工具的交互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相應第三方接口的接入使學院網頁與公眾平臺進行融合,一方面在工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干部寫新聞、視頻編輯、H5頁面宣傳制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貼合了學生實際,激發學生探索新媒體的熱情。
(1)充分發揮QQ和QQ群的即時通信效用,暢通信息溝通渠道。QQ和QQ群最大的特點體現在工具的交互性,為師生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的即時性互動交流提供便捷,文件傳輸、騰訊文檔在線功能加持、騰訊課堂等功能的開發,同時QQ及QQ空間為班主任、輔導員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學生思想、生活狀況,加強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回答和解決大學生提出的問題提供平臺支撐。
(2)積極嘗試微信和微信群新功能,多樣化、多方式推送即時信息。微信和微信群作為QQ和QQ群后時代的產物,同為一家公司出品的平臺,差別在于前者為功能性更偏向于生活,用戶圈子多半為親人、朋友,相對更私密一些。后者傾向于虛擬,則更適合于社交,且QQ空間為用戶提供照片數據分組上傳功能,更為便捷。
學生干部隊伍的信息暢通機制,包含建立從學院書記、副書記、院長、副院長、年級輔導員、班主任、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學生宿舍舍長、學生自律委員會成員的信息暢通機制的建立。在架構上,橫向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整體;縱向上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形成干部聯絡的對應。如班級生活委員隸屬于學生會生活衛生部,班級體育委員隸屬于體育部等等,使學生會與班干部、學生社區干部形成整體。網格化的架構模式使信息暢通更為暢通,及時傳遞學生工作信息,也為輿情的防控把握方向。
學生個人信息的提取作為班主任接新生的一項長效機制,在新生開學的第一周,學院輔導員會把學生信息卡交由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完成學生信息的采集。在采集內容中,包括了學生的家庭情況,主要的生活來源,學校所在地的親人電話,直系親屬及電話。信息的采集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學生的幫困助困有現實的參考意義。二是在處理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件時可以立刻聯系上學生家長。很多高校實現開發軟件,接入后臺數據對學生實
行管理,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學生總會忽略填寫一些重要的數據和內容。在學生基礎數據把握的情況下,由各學院自然班級推選學生干部,學生干部中挑選對媒體感興趣,責任心較強的學生加入到學院信息傳遞員的隊伍中來。這類學生實行干部管理的雙軌制,一邊承擔班級的工作任務,一邊承擔學院的工作任務。
選拔的學生,由學院組織培訓,培訓內容從QQ群等班級管理的方法,延伸到photoshop制圖軟件、pre、剪映等視頻制作軟件、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抖音等影響力較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媒體平臺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保障學院信息暢通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時,為學生增長技能提供平臺。
保證信息暢通,在實際的學生工作研究中,輔導員利用信息媒體手段如QQ、釘釘建立了班委群,班主任群。班主任建立班委群,學院學生工作的通知分年級形成文件共享,加入騰訊在線文檔,多人協同完成表單填寫,大幅度提高了學生常規事務工作的效率。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利于激活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便于大學生產生協同學習的觀念,開闊大學生的視野,節約學習時間,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網絡成癮、人際淡化,網絡的隱蔽性也容易造成網絡犯罪。因此在學生干部隊伍中,開展網絡安全和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在收集和提取必要信息時對學生較強網絡安全教育,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數據的報送不通過網絡進行報送,加強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多形式的開展網絡在線活動,促進學生自覺樹立網絡安全與道德意識、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利用網絡學習文化知識和加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創建文明健康的網絡風氣。
每年評選優秀通訊員、優秀班委,給予優秀學生干部表彰。鼓勵他們在將來的工作中再接再厲。鼓勵同學們傳、幫、帶,為學院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作出貢獻和力量。
學生干部隊伍的信息暢通,在政策宣傳和思想工作做到親切、有人情味,以德服人、以情服人、以理服人,做到與主流思想不謀而合,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榮譽感與歸屬感。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真正做到意見建議有人聽,牢騷不滿有處訴,困難問題有人幫,及時化解矛盾,增進團結,促使學校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