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文
高校是培養大學生成才的主要場所,起到對大學成長型人才的各個方面進行培訓和指導的作用[1]。為了適應當前地方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大學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及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的需求,高等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和積極加強大學生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以自我導向、自我調節、自我壓力、自我追求的目標和藍圖激勵大學生。以當前社會人才需求為基礎,以全面發展為目標,遵循計劃慣例,增強學習動力,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并為順利就業和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2]。高校在探索和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優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策略和方法,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基于OBE理念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一種基于學習成果理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它更好地反映了“以學生為導向”的理論,基于學習計劃“產出”來追蹤職業投入過程和投入約定,刺激和激勵大學生緊跟社會發展趨勢,針對職業成就、發展目標、計劃任命,不斷促使自己積極進步,為順利就業和創業的職業規劃指導奠定堅實的基礎。
OBE理念是一個面向學生為主體的概念,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下,它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成功,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能夠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成功地體現在動力、學習、訓練、表現和能力的培養上[3,4]。因此,引導大學生基于OBE理念,建立職業生涯規劃實踐體系的內涵包括五個層次的漸進意義:第一,對于成功的激勵措施,確定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目標,并且逐漸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第二,要因材施教,學生之間存在基礎知識、動手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個體差異,要采取合理的手段是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我,并且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關學習目標、實踐訓練以及人際交往等計劃,從而可以約束或調整學習與實踐能夠按照計劃執行;第三,技巧評估,指導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遵循職業規劃,并完成定制的學習和實踐目標,評估完成學習和實際任務的熟練程度,將膚淺的認知轉變為真正的理解;第四,績效責任,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自制、自我評價和自我完善;第五,以能力為基礎,職業生涯規劃的實現是基于職業能力的逐步提高。
OBE理念針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實踐系統的概念,逐步緊密聯系了成功激勵、不同個體、復雜評估、績效責任和能力標準五個環節,從而構成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踐系統,形成了成就鏈、標準鏈和成果鏈密切結合的有機系統,在堅持以學生為本位的理念基礎上,充分動員和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反映他們內在的成長就業和創業精神。基于激勵機制指導大學生成長,在就業和創業精神指導方式上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大學生自我認知太過片面,沒有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是回答“我是誰?”的問題,這是回顧求學經歷和審視個人特征的過程,但是在此過程中,一些大學生一般過于主觀,同時又受到自卑和傲慢等個人特征的影響,導致自我認知和客觀性不足,嚴重影響了后續目標職業的判斷。其次,是自我知識過于單一,認知方法過于簡單。有些學生可能認為職業規劃是他們自己的工作,因此他們在規劃中過分強調自己的判斷和分析,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建議和意見。
首先,盲目選擇就業目標。在選擇就業的方向和目標時,許多大學生更加關注工資待遇、就業地點、社會地位和工作聲譽。“低門檻”“待遇高”“名聲好”“環境優越”等在一些大學生的擇業觀中已成為必不可少的詞匯,這必然導致大學生的就業目標過于盲目。特別是一些大學生缺乏自我判斷的能力,其職業選擇容易受到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其次,就業目標與現實脫節,對自身能力沒有清楚的認知。一些大學生在選擇就業目標時過分理想,無法充分理解目標行業的需求,缺乏對自身能力的考慮,導致就業目標不現實,最終不能實現自己的規劃目標。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輔導員應該有意識地滲透相關知識和理念,讓學生能夠盡早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內容和本質內涵,學生在掌握相關職業生涯規劃內容后。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緊迫感,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規劃意識,盡早找到大學學習生活中的學習方向,制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首先,在大一新生階段,輔導員要向學生傳授OBE理念,主要體現在日常的課下交流以及課上知識拓展等方面,這樣一來,既能將傳統教學灌輸式的知識傳授變得生動有趣,還能充分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并能夠盡早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制定相應的規劃,為后期針對性的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輔導員能夠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不同個體的職業規劃,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學業輔導,能夠大大提高職業規劃的教學效果。其次,對于學生而言,必須進行早期計劃,以便輔導員可以進行早期教育,才能將個人計劃和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在進行教育活動時,輔導員應詳細說明職業規劃的含義、對學生的幫助以及與就業規劃有何不同等。這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職業規劃的關注,還使他們能夠完善自己的學習任務。
在OBE理念下,高校要不斷完善和改革當前職業規劃教育體系,并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在大學整個課程體系中要不斷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以便不同年級的學生都能夠學習和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應該注意的是,大學不同年級的教學側重點也應該不同。例如,在大學一年級時,輔導員應該主要以普及知識為主,讓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基本的了解和概念,并介紹和傳授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基礎理論知識,以便學生能夠認識自我并運用OBE概念進行規劃。許多學生對自己一無所知,并且自我認識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在規劃過程中出現方向錯誤,可能會對后期的職業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輔導員可以利用OBE 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并清楚地定位自己,然后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為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工作中,輔導員能夠起到主導作用,因此必須增強輔導員的能力,以便順利進行職業教育。首先,學校要在原有師資隊伍的基礎上擴充隊伍,積極引進相關職業規劃的人才,這些教師具備豐富的職業規劃理論和技能,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積累職業經驗,提高職業教學效果。其次是完善組織結構,一般高校都設有就業指導中心,但都是形同虛設,一方面是缺乏相關的專業人才進行指導,另一方面是學校和學生不重視職業生涯規劃,因此使得就業指導中心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每個部門都可以配備專門的老師來指導學生,如果學生遇到專業問題,他們可以去指導中心咨詢老師,以協助職業生涯規劃教學。
基于OBE理念下輔導員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踐系統的構建,需要結合學校的情況和學術條件,結合學科優勢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專業人才的需求,編制大學生學習成果的藍圖,建立可量化、可衡量和可追溯的大學生培訓標準,能夠切實地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上的領路人和開創者;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實踐崗位中落實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上的開創者;在大學生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著眼于企業和大學生的需求,利用大學生的學術和專業能力培訓狀況,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軸,引導大學生分析職業生涯規劃實踐的效果,并不斷調整自己的發展計劃,當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上質檢員這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