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美
【摘要】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小學英語課堂逐漸從傳統課堂向智慧課堂轉變,從被動課堂向主動課堂轉變,從平淡課堂向趣味課堂轉變。面對這種的轉變,英語教師應該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習得知識、掌握技能,收獲相應的情感意志等。鑒于此,本文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建議,希望能夠促進小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獲得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在傳統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非常關注對學生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引導,但在思維品質方面卻沒高度的關注,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能夠獲得卷面方面的高分,但是并沒有將英語的相關精神延續下去。因此,在學習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習過程未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思維探索,在此基礎上,本文充分汲取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相關經驗,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途徑。
一、以問題誘惑培養學生探索思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所有的學習都起源于一問。”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著學生通過質疑、善問來進行學習,以問題誘惑來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導學案的方式來誘發學生提出問題,從而逐漸培養其探索思維。
在閱讀It is more than twenty thousand kilometres long第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這一部分的內容制定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導學案。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直處于引導的地位,所以學生必定會遇到一些問題,所以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提出相關問題,比如,比較常見的有:“這個單詞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再稍微有難度的有:“It is more than…的句型是什么意思?”“‘How big …?的用法是怎樣的呢?”小學的學生正值精力旺盛的時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他們會積極地想要知道解題的方法,因此必然會不停地發問。此時,教師并不急于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將問題進行集中搜集,然后在大家將導學案完成以后再將這些問題統一拋諸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或者小組討論。待討論完畢以后,這些問題便已經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印象,甚至有部分學生已經在討論中有了眉目,能夠說清楚一些其中暗藏的深意,但是還并不能夠完全明了,此時教師和學生再一起進行商討和總結,學生便能夠恍然大悟。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教師制作導學案、學生閱讀合作完成、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搜集問題、學生解決問題、師生共同總結這一過程,誘發學生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不斷地進行新知識的探索,這樣才能夠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探索思維,為進一步形成思維品質打下基礎。
二、以思維導圖培養學生想象思維
沒有想象力,便沒有進步,沒有想象力,便難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想象思維是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養小學生的想象思維。思維導圖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新型教育工具,其通過事物的某一個契合點,讓學生圍繞它進行思維的發散,從而引出更多的相關知識,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形成想象思維。
在閱讀It is in the west第一課時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所閱讀的內容來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例如,首先確定所繪導圖為花朵形狀,然后將“map”作為導圖的中心位置(花蕊),然后在四周(花瓣)上紛紛繪制出聯想出來的與“map”相關的內容,比如,“west”“east”“south”“north”,然后再根據閱讀的內容,分別將“west”“east”“south”“north”有關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填充,這樣一幅關于地圖、地理位置的思維導圖便形成了,學生看著這幅導圖,便會主動進行聯想,主動將所學習過的知識融入到導圖之中,通過這種方式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掌握更多的相互關聯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通過想象思維來獲得更多知識的習慣。
實踐證明,思維導圖能夠通過比較形象的方式來觸發學生學習的愿望,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將有著某種聯系的相關事物進行關聯,這樣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充分激發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尋找相關,主動有形呈現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思維。
三、以多元評價培養學生創造思維
教學評價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能夠讓學生發現別人的優點和自身的不足,從而在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創新。
在閱讀There is Chinese dancing第二課時的時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并在學習以后分發生生互評的評價表,然后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同伴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了“他是否認真閱讀內容?”“他是否能夠明白閱讀中的所有內容?”“他是否能夠用閱讀中所展現出的主要句型?”“你覺得他在閱讀時聲音洪亮嗎?閱讀流暢嗎?發音準確嗎?”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與其合作同伴進行互相關注,并在關注的過程中了解到對方的長處,然后以其為榜樣進行學習,同時也了解對方的不足,并進行反思,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其次,教師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方位的點評,以便于學生對學習的過程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融合互相評價和教師評價的內容,根據自己在閱讀There is Chinese dancing時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以明確不足,尋找到學習的創造性方法。
創造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它總是需要在經過了多次論證、比較、實踐以后才能夠有所成就,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采用多元化評價即是幫助學生充分汲取創造的經驗,旨在促使其在經過了一定量的積累之后實現質的飛躍,實現創造思維的逐漸形成。
四、以對比教學培養學生靈活思維
靈活思維是英語思維品質的主要內容之一,那么,在小學英語閱讀中要怎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靈活思維呢?對比教學是比較好的途徑之一,通過對比,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開闊,能夠讓學生在接觸不同的事物的基礎上來引發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從而促使其思維逐漸變得更加靈活。
在閱讀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和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兩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中國的節日和美國的節日進行對比學習,讓學生在對比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表達情緒的時候是不一樣的,同時也明白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環境會造成不同的生活習俗等。
學生在對比之中能夠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也能夠逐漸將這些知識運用與日常生活之中,以便于在運用時能夠瞬間提取出來進行靈活運用,促使其思維得到靈活發展。
五、結語
閱讀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語言的奧秘以及文章中傳遞出的種種精華之所在。因此,英語成為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之所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相較于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巧妙運用教材,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去逐漸形成探索思維、想象思維、創造思維以及靈活思維,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佳祺.基于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J].英語廣場,2019(9):124-126.
[2]穆黎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79-80.
[3]郝淑媛.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