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助力中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為祖國孕育出更多高水平的運動員,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亟需尋找科學的發展出路。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以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中歷程為研究入口,通過分析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改革的必性性,提出了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改革發展的實施路徑,旨為今后中國體育競技事業發展,提供更多的高水平運動人才。
關鍵詞:中國? 高校? 高水平運動隊? 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9(c)-0017-03
Abstract: In order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and breed more high-level athletes for the motherland, the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rgently need to find a scientific way out for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so on, tak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high-level sports team development course as the research entra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reform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iming to provide more high-level sports talen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competitive cause.
Key Words: China; University; High level sports team; Development path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加快了經濟發展的步伐,體育界也在積極探索新型經濟性競技體育發展模式,中國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開始應運而生。但是,雖然目前中國的競技體育事業發展得很是出色,但是在中國競技體育發展的背后,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貢獻并是很大。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現今只有像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正在成為學校品牌建設的閃光點,其他大部分校運動隊仍然處于所在學校的學術研究之陰影下,沒有受到學校的重視,其發展一直不前。
1? 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歷程
1986年,《國家體委關于體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大專院校設立高水平運動隊,其意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既能攀登競技體育高峰,又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該決定表明體教結合制度下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方向,是為中國競技體育培養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后備人才。次年,原國家教委發布文件確立了首批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的51所試點院校,于是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工作,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拉開了序幕。
上述政策制定以教育體制服務競技體育的更好發展為初心,再加上中國競技體育從一開始專注其政治價值并獲得了舉國認同,從而導致了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難以擺脫“競賽至上,金牌為大”的理念束縛,忽略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這種競技體育形式的其他價值,至今這種觀念也未能得到改善。然而,上述文件的發布距今已過了30多年,新時期中國競技體育的價值已經不再單純是“爭金奪銀,為國爭光”。中國高水平運動隊雖以競技體育為終極歸宿,但是其還承載著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雙重責任。本質上講,學校體育是其根基,競技體育是其果實,但是如果根基不穩固,果實一定不豐碩。
2? 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改革的必要性
中國競技體育發展歷程中雖有以政治價值為主、關注技術水平的經歷,而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改革與發展,會必然要求轉變,以符合世界競技體育發展基本趨勢競技體育本身的“公平競爭”和“強身健體”之本源價值開始顯現,其在自然維度上是“奪標育人”之價值,在社會文化維度上是“公正原則”和“團隊合作”之價值。
通常來說,競技體育具有美學價值,能夠體現力量之美、智慧之美和意志之美;競技體育具有教育價值,能夠塑造個體拼搏的精神、培養個體遵守規則的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競技體育具有經濟價值,能夠通過門票、轉播、旅游等形式的體育產業發展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競技體育具有政治價值,能夠增強民族自信、促進民族團結、助力國際外交。有學者曾提出,教育價值才是競技體育的起點和歸宿,是其本質價值,它關乎中國運動員的終身發展和廣大青少年的健康,乃至還會影響整個民族的安危。如果忽視教育價值將會把競技體育發展引入歧途。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人指出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競技體育方面表現平平,其水平難以和“舉國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專業競技運動員相媲美,致使這種辦隊模式失去了前進方向和發展目標,處在一種極為尷尬的發展狀態。時至今日,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整體競技水平仍然難以匹敵國家隊職業運動員,盡管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立,也為祖國培養出了一些奧運會選手,但是還是很難稱其為合格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所以為了能為今后中國競技體育事業發展進行有效的助力,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亟需要進行積極的改革與創新。
3? 中國高水平運動隊發展改革的實施路徑
3.1 制定好發展目標定位
中國高水平運動隊要想獲得優質的發展,就要先制定好清晰的發展目標定位,要根據當下國家教委和國家體委的文件精神,以培養較高運動技術水平的運動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大批具備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特長的群眾體育骨干為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的重要任務。當然這并非是讓運動隊的每一位隊員,都可以去參加全國性或者世界性比賽。其實也可以通過創辦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等形式,去帶動全體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工作能力等,這也是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發展中的應有之意。
3.2 利用學校體育引領群眾體育
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乃至體育產業的發展,都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引領息息相關,所以當前僅是依靠挖掘競技體育的價值,并不能使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完成其發展的使命,學校體育的價值也不僅僅是完成競技使命,作為學校體育中的一部分,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對大學體育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也負有不容置疑的責任,培養學生健康體質和引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也是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應該完成的命題。與此同時,群眾體育的發展也能為競技體育提供優勢人才基礎,并且大學也負有為社會服務的職能,群眾體育也是當前中國高校競技體育應該服務的對象。只有學校體育搞好了,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才真正成為了有根之木、有源之水。而群眾體育搞好了,全民的體質健康水平才會全面提升,只有相互促進協同發展,中國的競技體育事業、學校體育事業、群眾體育事業才會枝繁葉茂。
3.3 加大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
運動員和教練員提升是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競技水平的關鍵,所以當前高校要不斷提高對運動員的獎勵,以激勵運動員參與運動訓練的決心,為國家競技體育儲備更多的體育后備人才。同時還要盡可能地提高教練員的經濟待遇,要多為教練員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可以把訓練成績與高校職稱晉升掛鉤,以促使教練員能夠積極地對運動隊進行有效的訓練,以有效促進校運動隊的健康長足發展。同時還要積極打造與創建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品牌,利用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4? 結語
雖然目前在我國全國內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有很多,但是多數都普遍存在很多的發展問題,亟需要進行有效的完善。當下應制定好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目標與發展定位,要充分利用好學校體育引領群眾體育的發展,去大力改善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才能有效促進中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與發展,為國家培育出更多、更優秀的高水平運動員。
參考文獻
[1] 竇海波,孫輝.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問題及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19(11):84-91.
[2] 刁薇.我國普通高校發展高水平羽毛球運動隊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22):245,247.
[3] 翟惠生.新時期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政策發展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2(6):8-12.
[4] 趙建峰,張殷波,李建英.基于多尺度的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空間分布和均衡性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8,33(3):191-196.
[5] 陳松.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演進階段劃分與發展趨勢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8(1):111-115.
[6] 張莉,楊波.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國際化發展的創新實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7):23-27.
[7] 張春合.大學辦高水平運動隊的目標和價值[J].體育學刊,2016(3):34-38.
[8] 王健.中美高校競技體育差異透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8(12):28-31.
[9] 黃卓,孫中亮,陳圣逸,等.美國高校運動俱樂部社會募捐問題及啟示——基于倫理的價值與實踐策略的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2(4):13-19.
[10]龔德明,吳汛,張圣潔.普通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隊“體教結合”和諧發展機制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6):36-37.
[11]王倩,劉虹.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中的問題和發展建議——上海市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與管理論壇綜述[J].世界教育信息,2020,33(3):13-17.
[12]張春合,劉興,吳瑛.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效益的影響因素[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5,39(3):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