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國
摘? 要:在教育模式的發展前提下,體育教育也逐漸拓展自身的教學領域,按照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為目的進行教學任務的落實,在終身體育學習的視角下,需要對現有的高校體育改革進行進一步的創新與完善,從教學思路進行更新,是今后體育課程發展必備的過程,這樣的改革模式直接影響到今后學生的發展及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武術教學是其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終身教育模式在高校武術教學的更新與發展已經變成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師急需研究的關鍵問題。本文對終身體育視角下的高校武術教學革新思路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終身體育? 高校? 武術? 教學? 革新
中圖分類號:G85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9(c)-0212-03
Abstract: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model, sports education also gradually develop their own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students' life-long physical training for the purpo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tas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nnovate and perfect the existing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update the teaching ideas, which is a necessary proc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future. Such reform mode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tial arts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mode in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study urgently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sports.
Key Words: Lifelong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novation
終身體育指導,就是學生在一生中接受的各項體育鍛煉、體育培養,并且持續在這樣的模式下更好地貫徹終身鍛煉的思想。終身體育指導具有十分突出的完整性,也是學校在按照體育教學的整體思維下進行的進一步教育思想落實[1]。現階段,由于生活壓力不斷增大,這樣就會導致整體的體育鍛煉意識比較薄弱,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也沒有得到激發,這樣不僅會影響到體育基礎知識的積累,也會影響到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所以,在現階段需要時刻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對自身的發展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
1? 終身體育指導武術教學的關鍵意義
現如今,高校武術教學中需要更好地推進終身體育的觀念,并積極引導學生,終身體育指導教學有著關鍵的教學意義[2]。首先,武術本身就在中國有自身的基礎,社會包容性也比較強,運動強度也能夠按照自身的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整,所以,這樣的活動能夠在現有的生活中更好地得到長期堅持,并逐漸形成比較良好的運動習慣[3]。這樣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不僅能夠得到生理與心理方面的雙重鍛煉,還能夠為今后的自我防護提供更好的保證。再加上高校的學生本身還在身體成長的階段,有效地進行鍛煉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生本身的健身知識,并積極激發自己對于健身的興趣程度,讓自己的體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2? 終身體育視角下武術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模式
2.1 改進高校武術教學現存的教學方式
從現階段的高校武術教學中能夠看出,教師的教學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知識的講授,這樣的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將講授的中心放在學生的技能提升方面,沒有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武術課程的興趣[4]。所以,改進高校武術教學現存的教學方式是今后的一項教育發展趨勢,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綜合性的能力提升中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不斷優化武術教學的效果。
并且,由于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需要專業性的體育人員進行正規的教學與傳承,才能夠使各個高校在培養學生武術技能的基礎上實現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盡可能防止出現由于不標準的教學而影響到學生身體狀態的后果[5]。所以,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需要對高校的武術教學提出全新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武術教學的專業性,將正確的武術技能得以傳承與發展。
2.2 加強教師對武術教學課程的認知
學生在高校的首要責任就是進行知識學習,學習的關鍵應該從學校與教師的視角出發,提高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更好地增強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對于日常學校組織的相關體育活動與體育鍛煉,需要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去完成,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參與度及積極性,想要提高最終的教學效率,高校需要將對武術教學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改進,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重要性[6]。
比如,相關高校的教育部門需要加強對學校領導與教師方面的思想引導,讓教師認識到體育武術教學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通過先進教育思想的傳遞,讓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認識到武術教學與文化專業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體育課程能夠更好地緩解學生在課程中的壓力,使其有效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舒緩自己學習的負面壓力,更加有效地讓學生避免心理狀態問題的產生[7]。學生在校的時間遠遠高于日常在家的時長,假如長期處于壓抑的學習環境,會降低學生對文化專業課的學習興趣與最終的知識學習效果,而武術運動可以更好地調整學生的情緒與狀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鑒于此,教師樹立對武術課程正確的認知至關重要。
2.3 兼顧武術技能與素質教育的雙重教學特點
就武術教學來說,將技能與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要求進行進一步落實,不斷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對武術的課程產生自己的興趣,還能夠更好地讓教師落實素質教育的內容,并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體育情操。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素質培養中感受到武術帶來的特殊魅力[8]。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借助現階段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武術的電影鑒賞,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武術的魅力,有效地掌握武術帶來的精髓力量。
2.4 不斷優化武術自身的課程結構模式
在高校體育的活動中,教學課程的結構模式的設定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本身課程教學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因為,這樣的影響意義具有穩定性的前提,所以,教師需要對整體的教學模式進行重點關注,采取積極有效的手段落實素質教育的內容,而在課程的教學中,結構模式的設定又是重中之重。高校武術教師需要按照實際的課程本身的最終教學目標來提升武術教學課程中實踐性的要求,對整體的武術課程有更好的優化升級[9]。
高校武術教師要能夠從現階段的情況出發,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從終身體育的視角下對當前的武術教學進行進一步的細節完善,從中找到不合理的內容,并有效地進行課程結構的優化升級。將科學、有效的課程結構進行完善,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參與程度,并按照學生對武術課程的需求情況進行課程內容的設定,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投入到武術課程的學習中,不斷提升最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并達到武術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10]。
除此以外,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現代教學方法的展現,同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同,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來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武術知識的學習。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來說,需要采用新時代的教學方法進行日常教學,以此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3? 結語
由于武術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那么從現有的教學模式出發,不斷進行教學內容的提升與完善已經是武術教學必然的發展趨勢。終身體育鍛煉是一直以來素質教育的基礎性內容,教師能夠從現階段武術教學的問題出發,逐步改進與細化,以此來提升武術教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在在校期間就了解到終身體育鍛煉的意義,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陳鵬,張麗麗.新時代下高校武術課程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20(17):37-38.
[2] 張小淼.BOPPPS教學模式在高校武術教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2):78-79.
[3] 韓雪.“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2):214,216.
[4] 王俊峰.高校武術文化教學的發展研究——評《高校傳統武術教學的發展與實踐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20,40(5):85.
[5] 王俊峰.高校傳統武術教學的理論及方法探究——評《高校傳統武術教學的發展與實踐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20,40(4):85.
[6] 郭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武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202,204.
[7] 秦麗.“從游”理念下高校武術教學實踐探索——基于口述史研究方法[J].中華武術(研究),2020(1):87-91.
[8] 安林繼.高校武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缺失及對策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142.
[9] 項瑞根.高校武術與民傳專業學生散打教學能力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
[10]段超.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發展對策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9.
[11]陳洪江,霍鵬翔.終身體育視角下的高校武術教學革新思路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2):215-216.
[12]王家忠.當代高校武術教學的改革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95-98